词条 | 莒南石刻 |
释义 | 概述莒南县地形属鲁东南丘陵区,山地占地表总面积的13.47%,丘陵占65.51%。境内有众多由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构成的山岭。片麻岩、花岗岩、正长岩、大理岩、紫红砂岩等石材资源丰富,为石刻工艺和石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远古时期,我县域先民就已广泛制造和使用各种石器。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和我县博物馆的文物中,就有我县各地出土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商周时期的石镞、石坯、石镰、石斧、石刀、石凿等文物。 莒南县石刻源远流长,石刻在人民的生活、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石刻也成为我县人民祖辈流传的一种工艺。由于历代动乱破坏,石刻的某些史料已经失考。建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莒南石刻又焕发了新的生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石刻业更是蓬勃发展,成为我县经济园地中开出的一朵艳丽的新葩。现在把我县的石刻按照特点分别缕述于后。 马鬐山石磨马鬐山为鲁东南名山,此地居民的石刻历史悠久。山顶上唐代就建有庙宇,后经历朝几度兴废,至今遗迹尚存。庙宇廊庑皆为石刻,连窗子都是整石刻成。山顶庙前有一石磨,为和尚磨面所用。这个石磨是用一整快山石琢成,磨的下盖、磨盘、磨腿连在一起,是此地石匠的一件杰作。 山上及山麓有多处名胜古迹系石刻之作。如:马鬐山祈雨显应碑,立于元顺帝至正6年(公元1346年),为状元邹惟新撰文,晋宁路总管段励书写,昌邑县教谕蔡茂和篆额,石匠刘渊、刘温、陈用刊刻,文笔与刻工都极精彩。石刻古迹还有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猱头的龙凤摩崖石刻:“龙凤辛丑年(公元1355年)鸡山陈元帅此山下寨”十四字。宋代农民起义领袖李全、杨妙真夫妇遗迹——马鬐山摩崖二处:“斩大将王仙处”和“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四娘子此山下寨”,在寿星洞西刻字大径尺。这些石刻均出自当地石匠之手。 李全、杨妙真曾以此山做为根据地,建立过农民政权,并在山上山下建立城堡、宫殿,规模宏丽,当时城垣殿堂皆为当地石工打制石料建造而成。1958年城子村深翻地时,曾在村西地里挖出一根石柱,据考是李全当年殿前的明柱之一,该柱6棱,直径50厘米,长4米多,后被群众截断修桥用了。抗日战争时期,还多次挖出过石鼓等石器。 马鬐山下的各个村庄历来流传“靠山吃山,指山打磨”的民谚。虽然他们也从事刻碑雕柱等工作,但主要从事的还是打磨。因为古代没有机械加工,广大群众吃的面粉、煎饼全靠用石磨来磨,这是人们居家过日子一日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具,家家必备。每家又要有大磨(专磨面粉用)和煎饼磨(推煎饼糊用)两种,所以用量极大。马鬐山石坚硬粗涩,是天生打磨的好材料。明清以来,马鬐山石磨驰名鲁南苏北广大地区,几乎无家不知,无人不晓。出石磨最有名的村是城子和小窑,另外还有穆家官庄和五龙山前。 过去群众把打磨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每盘磨卖十几元钱用以养家糊口,补贴家用。手艺好的匠人打得多,卖得快,收入就要比一般群众多。因此,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就逐渐增加。据传说,在城子村,最早是姓季的石匠家传打磨手艺,后来姓董的石匠学会了,又世代流传下来,但会这种手艺的人还不很多。大约到了1936年,我们这地方发洪水,过蚂蚱,遇上大灾荒,这年村民们就靠打磨卖几个钱买点玉米维持生活,全村打磨的人一下子增加到100多人。 建国后,这儿的人们把打磨当作一种副业生产,一种增加经济收入的途径。从50年代到70年代前期,打磨进入一个十分兴盛的时期。城子村80%的人都加入了打磨的队伍,老婆孩子都下手,帮着砸磨边。冬天农闲的时候,村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晚上还要挑灯干,没有一个人站街头闲聊。他们打的磨卖到郯城、邳县、莒县、沂南等地。生产一度十分红火。 打磨有一定的技术和诀窍。从选料、做坯、成型、凿槽、合膛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打磨要讲究三线对直,合膛要求能下,推得匀,既不粗,又不细。合膛如果合不好,粮食就下不去,或者下得过快,磨得太粗。好的石匠打出来的磨就好用,粉碎粮食质量好,倍受用户欢迎。石磨用过一段时间,就要把磨膛、磨齿修理一次,这叫“錾磨”,这算作一种跟踪服务。磨卖到哪里,“錾磨”服务就跟到哪里。城子的磨,一盘能用五十年左右,可供两辈人使用。 城子和小窑的石匠除打石磨外,还做碾(包括碾台和碾砣子)、碓臼、碌碡、石砧、石供桌等,也从事雕刻墓碑、纪念碑还有古代的贞节碑。民国年间王京善、许平都是有名的刻工。建国后,董传儒、孟宪成曾为周围县乡刻碑30多座。 在长期的实践中,匠人们总结了许多开山打石的经验。在古代没有铁楔子之前,开石用木楔子。方法是:先在石上打一溜沟,下上木楔子,再倒上水,木头泡水后膨胀,就把石头撑开了。这个方法最早由季姓匠人使用。打磨的能工巧匠,建国前的有季春风、季春玉,合作化时期有王松仁、孙成祥、董加松等人。受群众欢迎的“錾磨”名手有董仕礼、赵京合、徐宽、董仕俊等。 从70年代始,碾米磨面逐步实现机械化,石磨停止生产。1992年,石磨有了新的用途,东南亚、日本、南朝鲜纷纷前来订货,石磨生产又出现好势头。 石沟石刻岭泉乡徐家石沟村,出产石材是有名的,刻碑工艺更是远近知名的。该村之所以叫“石沟”,就是因历史上开石成沟而得名。石沟村开石、刻石的历史相当久远。有案可稽的是明朝崇祯年间已有石沟村人刻的墓志碑了。 石沟村周围十几公里内,有丰富的石材资源,这种石材属沉积岩,耐酸耐碱,坚而不脆,韧而不软,属优质碑刻石料。如村后大桥铺设的桥面就是这种石板,宽50公分,厚30公分,2米长的跨度,20吨重的大卡车可以在上面轻松行驶,可见次石质之坚固耐久。 优质石材给石刻业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到清朝乾、嘉年间,石沟石刻开始兴起,至同、光年间进入盛期,石刻家、书法家不断出现,石刻和书法艺术都曾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碑刻远销本省各县和周围数省。清末、民国年间,社会动乱,石沟的石刻业仍能坚持不断,代有传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刻碑可以赚钱养家糊口,以资生计。再一个原因是出于对祖传技艺的热爱,不忍舍弃。 经过一代代人的实践,石沟石刻匠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取得了相当的造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他们的杰出才能于1944年5月在全省闻名的抗日模范村渊子崖建立“抗日烈士纪念塔”时充分地体现出来。该塔由当时的县长王子宏亲自指挥,由石沟村著名石刻家、建筑师徐聚一精心设计。全塔皆用石沟红色水成岩条石砌成,造型美观,气势雄伟。塔基周长18米,塔身高9米。塔座、塔身共3层,塔尖3层,层间皆系飞檐雕石。塔身为正六边形,由6块大型红色碑石筑成。6块石碑上都凿有抓手和 空槽,互相勾连,紧紧抓住,十分牢固。塔内是空的,建筑时采用土囤法,吊线采用中间吊线法,塔尖有一只石雕和平鸽,建筑表现了设计者和工匠们非凡的智慧和创造才能。6面石碑上分别镌刻着党和政府领导人陈士榘、谢辉、高赞非等人的题词以及242位烈士的英名,刻工由当时石沟村刻石高手徐选一担任。字体镌刻清晰流畅,不亚于名家手笔。 石沟石刻的传统产品除碑碣外,还有石狮、石鼓、石桌、石凳、门匾、门牌、碓臼、蒜臼等装饰品、日用品、工艺品。这些产品深受广大用户欢迎,销路越来越广,以销往黑龙江、安徽、江苏等省和日本等国。 当然石沟的石刻以各种石碑为主,包括各种墓碑、纪念碑、村志碑等。其大小、型号不一,各式各样、多姿多彩。1986年,石沟村碑厂承包了全县1000多块村志、镇志碑的制作,为全县村镇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石沟的石刻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开辟市场越来越广,生产技术越来越精,机械化的程度也不断提高。过去开石、打坯、成型、磨光、刻字、雕饰各道工艺全靠手工,费时耗力进度慢。现在有些工序已采用机械操作,工效大大提高,如过去仅磨刀一项就很不容易,常常把手磨出血来,半天磨不了几把,现在用砂轮几下就磨好了。过去磨平一个碑面要几天的工夫,现在用磨光机十几分钟就磨得又光又平。 现任石沟碑厂厂长、农民企业家徐民广同志是石沟碑刻业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石沟石刻的带头人,同时他也是石刻的行家高手。他本身就是家传石刻艺术的传人。他的祖父徐光路生于咸丰2年(公元1852年),清末秀才,文学和书法造诣很深;其父徐选一,为当地石刻高手。徐民广同志是地方石刻专家,技术全面,刀法精工,书法亦有较好功底。他兄弟5人,都是石刻好手。最近,徐民广已把儿子徐恒西送到北京美术学院专学雕塑,以便把石沟石刻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石沟石刻后继有人。 有一点需附带提及:刻碑离不开书法,好的书法才能刻出好字。一块碑的好坏,首先要看字体书法水平高低,所以石刻工匠首先要有书法和文字知识。好的石刻家同时也应是对书法和文字有一定研究的人。你到石沟村每一个石刻匠的家中,都会发现他们的家中都悬挂或张贴着古今书法名人的墨迹,形成一种幽雅的文化氛围,也正是这种文化氛围造就了石沟的石刻艺术和石刻艺术家。 坊前石雕坊前乡古来有打磨的历史,真正的石雕是从1968年开始的。 1968年春,县多种经营办公室组织各公社多办去胶东一带参观学习,在掖县(今莱州市)滑石雕刻厂,一种小石雕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县委办公室的王维祥和县多办的安维甫知道坊前、坪上、厉家寨一带有一种带红绿花纹的玉石名叫莒翠玉,可以搞石刻,便萌发了搞石刻出口创汇的念头。 第一个石刻厂的厂址选在毛主席批示过的王家坊前村。村里第一次选拔了12名有一定手艺的社员动手搞石刻,当时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仅14岁。 1968年9月,这几个人带着自家的锤、錾来到村里的两间草房里。王家坊前石雕厂——莒南县第一家石雕厂诞生了。 当时的老师是竹墩村在集市上摆摊刻木质图章的65岁的朱正谱。刀子、凿子等雕刻工具由老铁匠王同全按特定要求打制而成,石雕原料就是王家坊前本地产的莒翠玉。 半个月后,第一件石雕产品——一个长12公分,宽10公分,高7公分的坐狮由朱正谱雕刻成功。3个月后,工人们参考图案、照片,摹仿着又创制出了卧狮、笔筒、蟹灰缸、镇纸石等12种新样品。 1969年春,在广州交易会上第一次陈列了莒南县王家坊前村农民制造的石雕样品,外商首批订货价值4500元。自此以后,每年的春、秋广交会上,都有坊前石雕陈列,成交额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使王家坊前村人受到极大的鼓舞,把凿抡锤者一下子增加了五、六十人。 1971年6月,莒南县商业局外贸组成立,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石雕与重晶石等矿石的生产与出口。王家范作为王家坊前村150多名石雕工人的代表,经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推荐,担任了外贸组唯一的一名石雕技术员。至此,全县有了一个统一的石刻组织。合同签订、生产安排、质量验收、出口销售等得到统筹管理。 为使莒南石雕向高档次发展,1971年秋和1972年7月,县外贸两次组织技术人员到浙江青田、山东掖县学习小石雕技术,又从江苏省赣榆县请来美术造诣颇深的照相师蒋祖安给职工上课,丰富工人的艺术知识。技术很快提高,石雕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产品品种数量增加了几倍。1972年秋季广交会成交额达16万元, 1974年春,莒南县第一次派人参加了广交会,以便了解市场行情,组织产品创新。王家范在广交会上发现大石灯很抢手,于是决定带人去福建泉州、厦门等地,参观学习大石雕技术。历经周折,他们终于把大石雕的一些技术学到了手,创出第一件大石雕样品——春日型石灯。后来,在省外贸公司等单位帮助下,样品越创越多。小石雕品种达100多个,大石雕品种达20多个。这一年,是莒南石雕的品种、质量迈出关键一步的一年。1974年仅石灯一项,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第一批就订货15万元。 1975年3月,由于石雕生产的归属在工业局和外贸局之间三次变更,以至石雕生产受到损失,延误了交货日期,在省外贸选样会上,产品被拒绝送交广交会。此后,石雕生产陷入停产状态。 1977年4月,县外贸局设立石刻组,王家范任组长。负责全县的石雕生产,产值开始回升,当年即达11万元, 1978年秋,县外贸公司经理安维甫与王家范带队去北京故宫等地参观学习牙雕、玉雕、石雕等工艺技术,回来后创出100多种新样品,在秋季广交会上一炮打响,订货12万元。1979——1980年,产值达19万元。 1981年5月,日本石材商木本信夫来做生意,为莒南石雕拓宽了外销渠道。木本信夫主要转手经营石灯、石塔、墓碑、石狮等大石雕。产品经他加工整形后销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这次日商订了春日型、织布型、陆角雪见、水钵石灯四种货样。4个月后,样品制造出来了,质量很好,但由于造价太高,木本只付了1900元样品款,没有订货。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品种,1982年1月底,王家范组织80人一边训练,一边创新,又创出120个新品种。最大和最贵的样品都是这时创造的。4月份的春季广交会上,木本信夫一次订了200个大石灯。 1983年12月,为适应莒南石雕日益发展壮大的需要,王家范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对全县400余名技术人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培训,为莒南石雕的大步前进准备了技术力量。 坊前石雕以特种工艺石雕为主,品种繁多,造型别致,做工精美,创作题材广泛。现在总计有3000多个石雕品种,分两大类: 一、建筑石雕,俗称大石雕。形体壮硕健重,线条流畅。主要有石狮、石塔、石灯、佛像、石龟、水钵等。这类石雕多用大理石、花岗岩、红砂岩等雕成。不久前,据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统计:石灯数莒南品种最多(达100多种),出口量最大。 二、工艺石雕,俗称小石雕。这种坊前石雕玲珑剔透,千姿百态,做工细腻。主要有山水花鸟、花瓶、笔筒、砚台、人物、动物等。石料多用莒翠玉、白云石、蛇纹石、紫丝石等。 另外外商把石雕分为三大类,即:①旅游区点缀风景用;②家庭摆设和庭院装饰用;③坟墓用。 坊前石雕所用的石料还有费县、平邑、五莲、日照和江苏赣榆等地的各种优质石料。 石刻第一村王家大庄石刻柳沟乡王家大庄石刻厂是莒南县石刻业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发展快,技术高,质量好,在村办石刻厂中规模最大,被山东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誉为“山东石刻第一村”。 王家大庄地处丘陵地带,向来土瘠民贫。1972年,王家坊前村支部书记王继亭来到这里,见村里是破旧的草房,野外是裸露的岩石,群众生活贫苦,于是决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时过不久,由王家坊前村出人,出技术,出工具,出资金,出原料,帮助王家大庄办起了石刻厂。连柴油机、砂轮、石料都从王家坊前送来了。并选派技术员王家法、王维升常年住在这里传授技术,指导、帮助组织石雕生产,当年净创利2400元。1973年又帮王家大庄拉上电,安上了电动机。从此,王家大庄的石刻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1980年创利2万元。 1984年,新任支部书记王家俊对石刻生产进行了统筹安排,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并把在涝坡乡石刻厂工作的王家信聘请回来当了村石刻厂厂长。石刻生产出现一派新气象,当年产值8万元。1985年产值15万元,赢利3万多元。1986年产值70多万元,创利8万元。1988年产值达到100万元,创利20万元。吸引了两个县5个乡镇53个村的188人前来打工,从事石刻生产,可谓盛况空前。现在村石刻厂从业人员达300人,拥有7个分厂,年产值达150万元,已成为大规模的石刻生产厂家。 王家大庄石刻厂实行了科学的管理,严密的组织。技术要求高,操作要求严,产品质量好,雕刻工艺水平先进,产品供不应求。王家大庄石刻厂生产的石灯笼、塔类,造型美观大方,形象古朴典雅,气度雄伟宏丽,在国际上颇享盛名,倍受客商青睐。他们的杰作——40尺13层塔,是由17名技师,费时两个多月,用1000多个工日精心雕成。这件巨雕目前已成为石雕塔的世界之最。日本横滨“云波之光”大教堂的20尺春日型大石灯也出自该村农民雕刻家之手。 近几年海关和国外客户对王家大庄的出口商品已免去检查手续,成为放心出口物品。 王家大庄靠石刻业带动了全村的经济腾飞。近几年来村里投资100万元进行农田水利建设,配备了农田水利设施,安上了自来水。又投资158万元进行了村庄改建,现已有270户搬进了新式农家住房,占全村总户数的92%。群众自豪地说:“真小康,假小康,进村首先看住房。”1993年全村农业产值100万元,工业产值300万元,林果业产值50万元,年总产值450万元,人均分配1300元。 莒南石刻的蓬勃发展王家坊前搞石雕的成功经验在各级政府的宣传推动下,很快在全县得到推广。 1969年,坪上区东辛庄、路镇区芦家林、路镇二村开设了4个石雕厂,1970年又发展了莫家龙头、大坊前、坪上区的上峪子、西辛庄、七里沟、团林区的南泉子、北泉子、大店区的史家坡子、路镇区的猛虎崖等9个厂点。这些厂点的师傅都是由王家坊前派技术人员担任,无私地传授雕刻技术。 1972年,柳沟公社王家大庄石雕厂在王家坊前村帮助下成立。在技术员王家法等人的指导下,该厂成为全县又一重点厂家,其质量连续十几年处于全县第一位。 1983年,坊前乡办石刻厂、普天寺、大山公社、麻峪子等石刻厂相继出现,石雕生产甚至扩展到日照等地市。 1984年12月以王家坊前为基地建立了莒南县石刻厂,王家范出任厂长。在各级政府及外贸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莒南石雕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1985年以后,产值每年递增100多万元,1992年,产值达1500万元。该厂现已拥有固定资产330万元。 1991年12月,县外贸石刻厂与日本木本石材株式会社、山东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合资兴办了莒南鲁日石材工艺品有限公司。 1992年,是发展经济的大潮中,莒南各地石雕厂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如莫家龙头村一年中由1个厂发展到16个小厂。至1993年8月,全县共有国有厂、乡办厂、村办厂、合资厂、股份厂、个体厂家等100余个,从业人员3100多人,技术人员120人。以坊前乡为中心,覆盖柳沟、坪上、朱芦、厉家寨、团林、大店、十字路、涝坡、文疃等10个乡镇。 莒南石刻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培养、造就、锻炼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有: 王家范,1950年生于王家坊前村,中共党员,经济师,莒南石雕厂主要创始人之一,擅长山水、花鸟、烟缸等器物雕,技术全面、娴熟。现任莒南县外贸公司副经理、县石刻厂厂长、鲁日石材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1991年由王家范设计,孙成森雕刻的燕子花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王维升,1953年生于路镇二村,16岁从事石雕,以创作石灯笼、含球大石狮、教师、寿星等作品见长。现任县石刻厂副厂长。 孙家修,1941年生于路镇芦家林村。从事设计、创新20多年,设计的产品精细、古朴,深受客户欢迎。现任县石刻厂副厂长。 莫学宗,1950年生,莫家龙头村人,以雕刻鼎炉、熏炉、花瓶驰名。现任县石刻厂副厂长。 陈维亮,1951年生,坪上镇西辛庄人。以马雕著称。所创作的捌马、群马、跃马、唐马等100多个品种,栩栩如生。现任县石刻厂副厂长。 王家法,1953年生,王家坊前村人。擅精雕细刻葡萄山、花果、梅花等。现任县石刻厂副厂长。 另外还有王家波,擅山水雕。王丙述以花鸟见长。葛洪善,以创作印泥盒雕著称。孙家业,芦家林村人,擅精雕细刻各种微型飞禽走兽等小摆件,创作300多个品种。王奉龙,所创作的“嫦娥奔月”、“三打白骨精”等50多个品种为独具匠心的艺术珍品。王奉柏,以创作砚台、文具见长。史兴金,大店镇史家坡子村人,擅印章雕、烟具雕。王家忠,擅大花瓶雕。王奉和,从事石雕产品包装24年,有独到的包装技术。孙运健,坪上镇铁牛庙村人,出色的企业管理者,现任县石刻厂第一副厂长。莫柴宗,雕刻技术全面,莒南石刻总公司副董事长。莫西长,莫家龙头石刻厂厂长,石刻高手。王奉字,擅长刻石狮、笔筒,现任王家坊前村石刻厂厂长。王奉述,擅雕山水、人物、石狮等,现任莒南县台属联营石刻厂厂长。 石雕生产过程中,手段不断改进。过去完全靠手工操作,现在已实现半机械化,用上了切割机、角向磨光机、空气压缩机、冲击钻、风动手提雕刻机、电磨机等,效益大大提高。过去打制雕刻一件日本“丸雪见”要用40天,现在只需一星期。过去,雕刻过程中选料、定型、打坯、刻刀、磨光、打蜡等多道工序实行流水作业,现在技术提高了,可以一人完成。特别是定型要讲究比例、对称、刻刀刻错就无法纠正补救,这两道工序最难掌握,现在大部分工匠已操作自如。 现在,莒南石刻已成为全国四大石刻基地之一,在江北数第一,规模最大,人员最多,品种最全,出口量最大。 莒南石刻已销往全国各地,如黑龙江、新疆、广东等地。对外销往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丹麦、新加坡、韩国、香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创汇350万美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需求,石狮、人物、属相等产品在国内市场投放量增加,丰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1985年,莒南县被省外贸局列为“石刻产品生产基地”。1986年以后,作为莒南石雕总汇的莒南县外贸石刻厂,连续6年在全省同行业100多家企业中名列出口第一位,被山东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授予“出口创汇先进单位”。1991年12月,莒南石雕被国家经贸部授予“出口商品基地优秀产品奖”。 1993年5月,坊前乡成立了“石雕工艺品开发总公司”,县委、县府提出建立以县外贸石刻厂为龙头,以坊前为基地的农村十大市场之一——坊前石雕工艺品市场的规划。9月,县委、县府决定成立莒南石雕工艺品集团公司,负责协调全县加工厂点的有关产销事宜,旨在使石雕成为我县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把我县建成更加完备,更加先进的石雕生产基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