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亻革族 |
释义 | 亻革族(亻念做rén),中国官方称为“亻革家人”。是位于贵州的少数民族,已被“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18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 历史溯源后羿后裔说一说 武丁射日天柱山林深如海,祖先一亻革家以捕猎为生。那时的人死了不兴埋葬,都是放在高崖上让鸟兽啄食完为止。武丁三兄弟的祖先死了,但是这三兄弟舍不得将自己的老人喂鸟兽,于是三兄弟发明了弩箭,守在祖先的尸体旁,不许鸟兽来啄吃。只要见鸟兽飞来,他们就射箭,为此他们三兄弟射杀了许多鸟兽。也是从那时起,亻革家人开始用弓箭寿狩猎。 不知从哪年开始,亻革家人学会了耕种田地,可是好景不长,天空上出现了七个太阳,把大地晒得像火一样烫,人们不敢出山洞,实在要出山洞,只好用头顶着石板或树皮。再后来,石板和树皮、田地都晒裂了,人们难以生存,于是大亻革家聚在一起商量,人们选中武甲和武乙制造弩箭,武丁爬到杨柳和马桑树上去射太阳。 先人们花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得巨弓一张,巨箭一捆,武丁也找来粗藤做弓绳。一切准备好后,武丁爬上杨柳和马桑树,但却站不稳。因为那时的杨柳和马桑树都是又高又直,没法站。武丁急中生智,把巨藤一头捆在杨柳树尖,一头捆在马桑树尖,拿树当弩,等着太阳出来。清晨云开雾散时,七个太阳排成排从大山后露出睑来,说时迟那时快,武丁搭上巨箭,射中了前面六个太阳,只剩下第七个满太阳慌忙躲回山里去了。武丁下得树来,发现杨柳弯了腰,马桑低了头,原来是老天发了怒,罚杨柳树弯腰和马桑树低头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杨柳都是弯着腰,马桑都是低着头的。 武丁射下了六个太阳,满太阳很悲伤,不愿再出来。没有白天,人们的日子又无法过了,于是,请了马,又请牛,最后请了公鸡才把满太阳请出来。 二说 传说远古时候,天上的七个太阳把石板都晒炸了,住在南方树林中的一群人没法生活,就召集各部落的首领开会,选中三个高手去射太阳。说好谁射的太阳最多,谁就做大亻革家的首领。并分别奖给帽子、篮子和撮箕。 第二天,三位穿着铠甲的高手来到预定的地点,一口气射下了六个太阳,首领忙命令收箭,留得最后一个太阳。当他们一齐去认箭时,红箭射下了五个太阳,被认定是亻革家射中的,另外一个是两箭同时射中的,于是,亻革家奖得了太阳帽,汉亻革家和苗亻革家分别得了篮子和撮箕。 过了许多年,各个部落又开始发生争夺,由于亻革家人口稀少,打不过人亻革家,原来的王位也被别人霸占。亻革家首领说,既然王位都被别人霸占了,留着一个帽子还有什么用呢?首领便把帽子送给孩子玩。为了纪念射日的丰功伟绩,后代人才用银子打成箭式的簪子,佩到太阳帽上,并流传下来。 祖先亻革家人向来就坚定地说自己的祖先是从江西或南京来的。从他们现居住的黔东南位于全国的版图上的方位上看,江西也好,南京(进)也好,都位于贵州的东部。这是其一;其二,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作为水稻民族,对太阳的崇拜是自古都有的;其三,如果亻革家先祖果真与上古时期的后羿有着渊源关系,后羿射太阳不就是在东边的扶桑之地吗?而亻革家武丁射日的祖先传说中也有抚桑树一说。而东部沿海地区也有横放、首朝东之民俗。除了民族之间文化的流动和传播,没有其他解释,难道只是巧合。 僚族说1950年,费孝通教授到黄平访问调查,公正地将反的爪“犭革”改为人字旁的“亻革”字。1952年,他在《新观察》12期发表文章,十分肯定地称“亻革兜是一个民族,是少数民族中之少数,是僚族的后代。”过敏涛同志写的《论古“濮”、“僚”的兴衰和亻革兜、仡佬的形成与发展》一文认定:亻革族是古代濮、僚民族的直接后裔,是濮、僚当之无愧的直接继承者。 革职说革家自述史云,其祖先原当差于皇亻革家苑囿,饲养禽兽。皇帝得一金猫,异常喜爱。某日皇帝来看猫,见猫喜与狮嬉,命猫同笼,然猫终为狮啮毙。皇帝大怒,司其事者匀革职差,命往各地另寻金猫。人祖先率亻革家人奔走四方,久而不获,遂不复寻找,避入深山。后人自称人,即革去职差之人。后又将革人合为,称亻革家。 将军说革家祖公原居江西省,是一名勇猛大将,因战功赫赫,获得皇帝奖赐一身战袍。六百多年前,他被征调入黔。为让后代铭记祖先的荣耀,他让女儿仿照战袍制作铠甲式披肩,并腿缠绑带的。 苗裔说现在革家人不愿意承认。 革家廖氏迁徙歌《革家祖先从哪里来》的口传迁徙路线为:梗面架长—麻哈麻栗—麻哈独神—兄猛寨弄—卡里将故—常大嘎兄—翁省嘎亏—更我嘎杷。 分布地域革家约五、六万人,自称“哥摩”(革语),革家的分布,主要在黄平、凯里、麻江、关岭、瓮安、福泉、镇宁、兴仁、黔西等地,以重安江两岸的黄平、凯里最多,黄平县有2.1万人,占全国亻革家人口的43.2%。主要居住在重兴乡和附近的重安镇、黄飘乡、谷陇镇、崇仁乡、新州镇、浪洞乡的89个村寨,黄平亻革家第一大寨的是枫香寨有700多户、3700多余人,第二大寨是塘都寨400多户、2000余人。”还有望坝村等。居住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境内的有近万人,主要居住在龙场镇麻塘一带,麻塘是最典型的寨子之一,有98户,450人多人。光绪四年(1879),革家人高贵富、罗廷相、罗文海等20人“勒石定章”立碑于龙场泡木寨,刻有“新寨、干岩、杨家山、老鸦山、华界、洛棉、流水、鱼洞、高帮坡、老鹰岩、一碗井、干田、小泡木、杉木坳、马坪、看牛坪、下院、江禾”18寨和头人姓名。 国家认定1950年10月,奉党中央、毛主席之命,中央民族慰问团西南分团团长费孝通先生率领慰问团来到贵州慰问各少数民族,其间到炉山(今凯里市)、黄平两县进行慰问。在黄平,费先生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族的意见,也听取亻革家的意见;同时,他还带领慰问团团员,深入亻革家作实地调查。费先生在向党中央、毛主席写的民族工作报告中,附有亻革家的专题报告(即附件13:亻革兜族)。这个报告明确认定:“亻革兜是位于黔东的一个民族”。整个报告总计968个字,称亻革族14处,称亻革兜族2处。这是一个经过实地调查研究,作出科学认定的报告。还要提到的是,这个报告是经过当时苏振华、杨勇两位首长主持的贵州省委讨论批准以后才上报的。 1951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印的《中国少数民族简表(补充本)》中,把亻革族(当时写为亻革兜)列为当时中国已承认的54个少数民族之一,排名第44位,在瑶族之前、仡佬族之后。书中明确记载:“仡兜族,居贵州省黄平、炉山、施秉、福泉等县,农业经济,操仡兜语,现有人口3000多人。”(见该书第59页) 逆转1956年,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在编印并公开发行的《贵州省少数民族分布地图》中,明确标明亻革族居住的地域,图例栏内写明为亻革族;序列排在仡佬族之后、瑶族之前。这同《中国少数民族简表(补充本)》的排列顺序完全一致。 亻革族民族族称的逆转,是1956年开始出现的。1956年6月,黔东南建立民族自治州,在建州召开的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亻革族被说成是“没有承认的民族”。亻革族的人民代表提出了强烈的意见,有的代表拒绝在主席台就座。经请示,贵州省委第一书记、省长、省祝贺团团长周林同志作了明确指示:一是承认现实(是一个民族);二是会后补办承认手续。以后,由于批判地方民族主义,批判“没有民族找民族”,补办承认亻革族手续被压了下来,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 上世纪的60年代和80年代,国家曾先后两次对亻革族进行识别调查。1964-1965年,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门力量,到黄平、凯里两县对亻革家进行识别调查。调查中出现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种认为亻革家可能是一个单一民族;另一种认为亻革家可能是“苗族的一支”。两种意见未及研究统一,由于进行“文革”,识别工作被迫中断。1981-1982年,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民委的指示,在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以黄平县为重点,凯里等县配合,再次全面地开展对亻革家的识别调查工作。经过调查,大量确凿的事实证明:亻革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是贵州的一个土著民族。黄平、凯里两县的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四大班子”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按照民族构成诸要素,亻革家民族特点突出,完全具备单一民族条件。据此,两县人民政府分别具文上报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并要求转报国务院审定批准,承认亻革家为单一民族即亻革族。黄平、凯里两县人民政府根据调查作出的科学结论,依法具文呈报上级政府,要求承认亻革家为单一民族,是完全符合法律要求的。但是,由于人为设置障碍,特别是个别人滥用手中的权力,置国家宪法、法律于不顾,采取阴倒搞的作法,先后强制性地把亻革家的族称改变为所谓“苗族(亻革家)”、“贵州亻革兜人(苗族)”。这是强加在亻革族人民头上的奇耻大辱,它激起了5万亻革家人民的强烈民族义愤和坚决抵制。在权力压制面前,亻革族人民没有被征服、被压垮,而是勇敢地站起来,以大无畏的民族精神,顽强地为民族生存命运反复不断地奋争,并在奋争中朝着光明的道路前进。 历史总是向真理的方向发展的。在人类跨入21世纪的时候,在亻革家人民的面前初露出一幅民族生存有望的光明前景。2003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出(2003)公(治)118号“批复”。这个批复是对贵州省公安厅关于亻革家民族成员居民身份证民族项目填写问题的请示而发的。批复称,经商国家民委同意,对亻革家居民身份证民族项目的填写,按照“凡已按照少数民族对待的仍按少数民族对待,填写民族成份时原来怎么填写仍怎么填写”的原则,“采取一种过渡办法,可填写为‘亻革家人’”。同时明确,过去该部的规定,与本批复不一致的,可按本批复修正执行。尽管“亻革家人”这个称谓还未实现亻革家人民渴求的“亻革族”称谓,但是它作为一种“过渡”性称谓,亻革家人民是理解的,也是能够接受的。特别是“批复”明确地把“苗族”的称谓从亻革家人民的头上“修正”掉,这是公理的伸张、政策的开明,大得民心。 批复引述了对待识别民族“在填写民族成份时,原来怎么填写仍然怎么填写”的原则。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声音,它充分体现了党在民族工作上,特别是在解决待识别民族族称问题上坚持我们党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执行这一原则所采取的新的决策措施。 民俗生活生产生活革家是水稻民族,水稻耕作与其他民族相差不大。 革家的工艺,主要有蜡染、刺绣、织花、银器、石器、乐器和竹器编织。蜡染革家蜡染历史悠久,以图案均匀、疏密相间、花纹别致、风格独特著称于世。曾在日本、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地展出,1988年9月和11月,革家蜡染制品在北京又分别荣获“首届长城民俗民间艺术节”荣誉奖和“全国乡镇企业商品出口展销”银杯奖。同年12月,革家的蜡染文物在美国旧金山展出,深受赞誉。 一、刺绣革家刺绣多用于蜡染服饰作配,针法有平绣、盘绣、插花绣、挑绣等。纹样有几何纹样的蝴蝶鱼鸟,刺绣花卉等,多以红色为主。 二、蜡染蜡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印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缬”一起构成了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 黄平的亻革家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并使其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头巾、围腰、窗帘、衣服、裙子、旅行包、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床单、包袱、书包、桌布等都以蜡染做装饰,就连背孩子的背带也是染得精巧细致的蜡染。黄平亻革家蜡染的图纹组合,主要以线条、几何图形、民族信仰、图腾为主,更多的则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花、鸟、虫、鱼、兽,还有就是神话或民间传说。 银饰银饰是革家民间艺人加工制作而成。银匠艺人多在塘都、枫香两寨。银饰工艺复杂,以板项圈为例,项身雕刻有三龙抢宝和四鱼四鸟。项身下中央吊有一块圆银盘,盘内有卧龙戏水,盘下垂吊九把各不相同的刀、剑、戟、矛。两侧还分别垂吊四十八串各不相像的狮、虎、鱼、鸟、蝴蝶、喇叭、响铃。银饰中的纹样则多与蜡染纹样相仿。银器革家银器为革家传统工艺,多是妇女服饰中的装饰品。分未头饰、颈饰、手饰的部分,头饰:有发簪、银摸额、耳环。颈饰:有戒子项圈、空心项圈、大螺蛳项圈、板项圈和银盘链。手饰:有板圈、螺蛳圈蒜叶圈、龙头圈、蚕图、毛虫圈、蚯蚓圈、空心圈等。 革家乐器有芦笙、木鼓、唢呐等,工艺十分讲究。 革家竹器编织手工艺品,有晒席、睡席、鱼篓、提蓝、箩筐等。重安是重兴乡的望坝、鬼冲、芭茅冲(瓦角)等材盛产革家竹器,久负盛名,有“竹编之乡”美称。铁器革家有从事打铁的工匠,加工斧头、镰刀、薅刀、柴刀、锄头、钉耙、菜刀、家庭织补机等等。 木工革家有许多人从事石器加工,能加工石碑、石桌、石凳、石擂、水碾、石磨等。能架设石拱桥。木工能建造美观的木房等。 民族服饰服饰是民族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就革家服饰而言,据史书查考,早在行泰两汉,就有“椎髻斑衣”的陈述了,而今革家妇女头顶绾的椎脊形状发髻(高十二厘米,直径五厘米)和上身穿的蜡花衣,可与“椎髻斑衣”互为印证。到三国、唐、明、清、民国历代,史籍累计不鲜。清代段荣励的道光《清平县治》卷五就有“兜……妇人髻高,缠以花带……。女子带花帽帽边贯以珠缨,前面相交后拖一幅,女子上帽下裹,均带海巴,头巾对角方巾为之……衣块裙脚皆绣花……。”爱必达的道光《黔南识略》卷十二亦云:“兜……妇女绾髻,束花布一条,两端披与肩齐,衣盖膝,刺绣于胸袖间,昔称佩刀挟弩之风……。”而在清乾隆《镇远府志》袭传绅纂本皆有类似记载。这些记载,较完整地展现了革家衣冠的形状特征。千百年来,革家妇女衣冠服饰几无多大变化。在形制上长期保持稳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固然与适应自然环境、劳动生活离不开,而民族的风尚和民族心理素质则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革家衣冠服饰,分便装和成装两种,盛装是用用手工精巧制成的蜡花绣花衣。包括红缨珠帽、发髻、花冠帕、蜡花衣、贯首衣、围裙片、围腰片、百褶裙、红绑腿、袜子、“高钉刺衲帮”鞋等;便装则轻便、朴素、大方、实用美观,不论田间劳动生产或者山野采集,肩挑都十分方便。 革家女性的衣冠,要认红缨珠帽、花冠帕贯首衣(又名盾牌或背牌)、蜡花衣、围腰围裙片(布)和百褶裙,都贯穿着蜡染(蜡花)花纹图案。红缨珠帽、衣裙与红绑腿,俱有刺绣花纹尤以朱红色为其明显特征。蜡花呈白,刺绣显红,红白相映,这些就是家衣冠的最大特点,也是芋空这个稳定民族共同体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的不同之处,是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载入历代青史,美名流传。 亻革家银饰,主要分头饰、颈饰、手饰三类、耳柱、戒指项、空心项、螺蛳项、板项、手项、响铃项、螺蛳镯、蒜叶镯、蚕镯、毛虫镯等种类,银饰款式固定,图案也比较统一。主要以星辰、太阳、龙、凤、虫、鱼及部分植物图样与蜡染图纹组合。图案或有金属硬模打印,或以手工雕刻,物像造型夸张生动。银抹额,为一条薄银片,上印凸形太阳、星晨等图,佩戴时,弯成弓形,与发簪相配,形似弓箭。抹额上的太阳纹,与汉代日光铜镜上的图案如出一辙。戒指项,为仿戒指造型颈饰。板项,形如一轮仰挂的弯月,中间大,两头小。板项中心雕火球,两旁刻双龙、四凤、四鱼,正中下端吊一银盘,上饰盘龙,两旁悬挂狮、虎、刀、矛、响铃、唢呐等物。女子戴在颈上,与头上银饰日、月辉映。亻革家银饰,主要分头饰、颈饰、手饰三类、耳柱、戒指项、空心项、螺蛳项、板项、手项、响铃项、螺蛳镯、蒜叶镯、蚕镯、毛虫镯等种类,银饰款式固定,图案也比较统一。主要以星辰、太阳、龙、凤、虫、鱼及部分植物图样与蜡染图纹组合。图案或有金属硬模打印,或以手工雕刻,物像造型夸张生动。银抹额,为一条薄银片,上印凸形太阳、星晨等图,佩戴时,弯成弓形,与发簪相配,形似弓箭。抹额上的太阳纹,与汉代日光铜镜上的图案如出一辙。戒指项,为仿戒指造型颈饰。板项,形如一轮仰挂的弯月,中间大,两头小。板项中心雕火球,两旁刻双龙、四凤、四鱼,正中下端吊一银盘,上饰盘龙,两旁悬挂狮、虎、刀、矛、响铃、唢呐等物。女子戴在颈上,与头上银饰日、月辉映。 亻革家佩戴银饰,有严格的年龄之分。女童一般只带饰有菩萨片的童帽。六七岁至生育以前,无论亻革家境贫富,均须佩发簪、抹额和戒指项。子女长至七八岁,母亲方卸戒指项。为祖母方去抹额,为曾祖母始卸发簪。亻革家妇女按年龄佩戴银饰的风俗,与古代生殖崇拜有关。在原始时代,弓箭是男女交合的象征。弓箭造型的头饰,是属于少女和有生育能力的母亲的。当了祖母,不再生育,就不必再佩抹额(弓)。成了曾祖母,已无性欲,故去发簪(箭)。生殖崇拜的遗俗,在亻革家祭祖时至今尚有体现,如以前身女阴拟物预测是否兴旺。这种习俗,也是亻革家银饰艺术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饮食习俗革家人生活以大米为主食,喜吃糯米、辅食小米、玉米等。客人在饮食方面的招待十分殷勤,以诚相侍,讲究礼节,吃饭时候,请长辈客人到席上中间座,长老的主人交叉在两侧相陪。客家(汉族)说“家礼信多”,实不虚传。“劝饭”和“包肉”是他(她)们的传统习俗,很有民族特色和浓厚的乡气息,是家人形成的稳定性的共同体特点,值得探讨。 (1)“劝饭”吃饭之前,请客入席就座,主人摆设酒杯斟酒,同时添上一碗饭存放席上,第一碗饭和第一杯酒交与长辈主人供奉阻先.主人用一双筷子挟住荤菜之类的熟食品盖在饭面中间,将筷子插入饭中直立。主人念念有词或默默祈祷祖先,请祖先先饮先尝,并用一只倒头的筷子蘸酒弹几滴在桌面上,或画个“X”;或弹几滴在地面,以示对相先的怀念。然后,对客人说:“对不起大家,来的高高兴兴,可惜没有什么招待,就这样,请大家吃饱饭”的客套话;客人也以“我们是空手来,操劳主人家了”敬答。喝酒的客人,同样拿起筷子,将一只倒头蘸酒,先弹几滴之后再喝;吃饭的就在桌子上端饭。接着主人拈菜敬客人,一人拈一筷……。随后,按客人的吃完先后,继续挟菜相敬。对长辈或尊贵的客人,以鸡、鸭相待的,要以心肝用刀切成片块,每人一片以待;以鸡头、鸭头先敬客人,表示主人的深情厚意,如果客人婉言谢辞,主人过意不去,对此,客人就用筷子挟(接)或伸手用手板心接,主人谢绝,一定要客人张嘴,不许放在豌内或席上,这更是待客人的笃厚敬意。吃饭时候,不论场合、规模大小,都后讲究“劝饭”、“劝饭”是主人家的姑囡或儿媳,窥视客人碗中的饭将要吃尽时,说声“公公、太太、叔伯或哥弟,帮你添饭”,双手去接客人的碗添饭;有的另拿一个干净空碗,在饭具里添满一碗饭,趁客人不防备的时候,吃不饱饭,要盛情招待—劝饭,使客人快吃完饭,又给盖上一碗、两碗、三碗……,紧随着拈肥肉、倒菜汤在饭中,立马用干净筷子将饭菜搅拌均匀;有时两三个人聚抢客人的碗添饭,对年轻人逃跑的还直追合围,其意要客人吃尽吃饱,直至客人吃不去饭才算尽了情谊。 饭毕,碗内有意识地留下几粒饭在碗中,就把碗放桌子上,以示长食有余。而右手仍握紧筷子,站起来拈菜的一端对准左板心,先向桌席上长者吃饭的人逐一呼唤“公公或叔伯,得罪你们!”等语,喊到哪里,左手板心遮住的筷子一端也同时移到哪里。而正在吃饭的人点头应声“乐座”或“慢请”,表示回敬。吃毕饭的客人才把筷子放在桌上;有些主人按排有人接过碗筷(待洗刷)。谈笑风生,洋溢着热烈的气氖。 (2)“包肉”革家妇女走亲访友,不论什么喜事和场合人小,吃饭时除“劝饭”待客外,“包肉”带回家很有民族风味。举行宴会,宾主欢聚一堂,作陪的女主人,从筵席中端起盛肉片,一片一片的分与宾、主座位前的桌面上,每人一小堆(坨)。分好后,吃饭便是蔬菜之类和菜汤了。饭毕,女主人备好包谷壳叶或大菜叶将分在桌面上的肉片包扎好,按人名下一人—包作为礼品带回家中与儿孙分享。这种“包肉”的民族传统习俗,是祖太或母亲对儿孙宠爱的心情体现。它提示这种习俗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猎取野兽和生活资料集中消费的产物,是母权制鼎盛时期的遗迹。它反映母性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作过伟大的贡献,也反映今人依赖古人,子女依赖父母的社会意识,是对偶婚阶段私有制的萌芽,在母系社会里,妇女在经济生活中占主要的地位。而“劝饭”习俗,表明在原始社会母权制下,实行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社会产品,是母系氏族的遗痕象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一定的条件下,久而久之,形成人们共同体的习惯,就自然显出这个民族特点,因而沿袭成规,成了人们交往情谊中的美德和礼俗。 居住民俗亻革家喜聚居于壑谷和高山之腰,房屋多为三间式木瓦房,村寨居住多则几百户,少则几十户,革家民居多呈木瓦结构,有四周墙壁象用锅底灰涂抹的院落,家家户户都贴着红春联如“田野纵横千嶂里,烟火人家半山中。”有的人家也有两层小楼,庭院甚宽。正房以厅堂为中心,这是家人平日吃饭、休息和待客的地方。厅堂东侧是卧室,右侧是小客厅,设有火塘,为冬天烤火取暖和吃饭、待客的场所。厨房很宽,锅灶甚大。从前村民用一根根竹涧从后山引来泉水注入水缸,免了挑水之劳,如今已用上清纯的自来水了。楼上一般是仓库和姑娘的闺房,干爽清净,便于她们会友。楼下是放置农具的杂物间和牛圈。农家爱牛,牛圈和厅堂大门门框都插着驱邪祈安的菖蒲。厅堂,正墙贴着“天地君亲师”神位,下面还设有土地神牌位,与各地农耕民族的信仰习俗相似。奇异的是,在“天地君亲师”牌位右上方,挂着一副小弓箭。弓用桃枝弯成,弦是棉线,5支竹箭张挂在弓弦上。它们都用红绿棉线缠绕,显得五彩夺目。 社会民俗1、社会关系民俗革家在历经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完整的自我组织体系,建立了严密的阴、阳两系家族社会管理结构。 在革民的意识里,人类社会生活是由阴、阳两系组成的。社会里的人是有灵魂的。活在世上的人,他和他的灵魂生活在阳的方面,死去的人,生命不在人间了,他的灵魂则已转到阴间方面生活去了。为了使人们能在阴、阳两个层面过着正常的生活,要相应地建立一套组织管理系统来加以管理。这就是阴、阳两系产生的思想基础。 阴系组织,是以阴族长为总领组成的。阴系主要成员的产生,采用蛋卜方式,由祖宗神明裁定。阴系组织由阴族长、芦笙师、查盎、常典等成员组成。阴族长要由威望高、通晓族史、家族人等拥护的人担任。阴系组织的任务,是担负组织领导家族阴事事务管理,主要有: 一、组织领导大、小祭活动;二、传授家族史;三、传授家族芦笙词曲;四、阴系其它事务。 在阴族长的总领下,阴系成员分工执事,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管理阴系各项事务,确保家族历史世代相传,特别是对于死去的前人能在阴间各有归宿,以求得他们保佑后代子孙发达,家族兴旺,社会安宁。 阴系组织的基层结构,按“查计查甲”即五个支系、五个房系来建立。同阴系组织相并立,建立的是阳系组织。阳系组织以阳族长为总领组成。阳系组织的人员由家族大、小房长及相关人士组成。阳系成员产生的方式,是通过召开家族有代表作人物参加的会议,民主协商推举决定。阳族长要由辈份高,寿延高,威望高,通晓家族事理,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士担任。阳系的任务是担负管理家族的现实生活事务,主要是: 一、管理经营公有财产;二、制订推行族规族法;三、调解社会家庭纠纷;四、应对外事突变、保卫社会安全;五、家族其它日常事务。 在阳族长的总领下,阳系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共同对家族事务尽职守责。在清代以前,阳系组织实际上担负管理家族生产、生活和保卫社会安全的两种职能。比如,在清代以前,枫香寨廖氏家族建立有“革团”的民间军事组织,团首由阳族长兼任,它的任务是平时维持家族社会安全,战时应对外部入侵。说明阳系组织在管理家族事务中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阴、阳两系组织,在枫香寨廖氏家族事务中,具有独革立的支配领导地位,权威性是很高的。在组织关系上,阴、阳两系是平行的,各自独立行事;但重大事务即有分工,又有合作,不是截然分开,互不联系。比如家族的大祭祖,要由阴、阳两系共同商议决策,共同组织领导,协调一致,全程实施,使大祭祖一举成功。正因为阴、阳两系在职能上各司其职,大事密切协作,小事各负其责,从组织上保证了家族事务健康有序地进行,并有利推进家族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 革家作为一个弱小民族,从不向困难和挫折屈服,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沧桑,始终顽强的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性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实属罕见。而在这其中独特的阴、阳两系组织不能不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生礼仪摆解轰亻革家有一大特点,就是一个人从生到死,从头到脚,其习俗都与射太阳或崇拜太阳有关。亻革家人生头胎孩子,不论是男是女,都要开坛喝揭坛酒,亻革语称“摆解轰”。其内容就是进屋的客人与主人家的家长一起唱古歌,唱完后再用竹筒喝揭坛酒。古歌的内容就是起源歌。其中唱的主要是武丁射日,祖先打虎和从江西朱氏巷迁来等。这种新生儿的唱古庆贺仪式如同西方国家的新生儿洗礼仪式一般隆重和庄严。 在亻革家,“摆解轰”比任何习俗节日都隆重热闹,为全家庭、全宗族乃至全寨人共同高兴而庆贺的大事。在举行“摆解轰”中,首先是赶来庆贺的娘家亲戚朋友将鸡、肉和衣物、背带当面送给婆家亲家,并同庆贺,唱一些吉利的歌。还要在进门前表演“四马送子”等习俗,即用稻草扎的4匹马(两公两母),由妇女们骑着吹着哨儿嬉闹。其表演的动作很原始,也很“野”。当每一位客人都吸了酒之后,主家和客人便摆开了阵势,芦笙起鸣,宾主们且歌且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乐此不疲。 婚俗婚姻革家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形式由父母包办,包括幼年订婚和指腹为婚。严禁同姓婚或异姓同宗通婚。革家婚姻历史经历三个阶段。明代前,实行胞氏族内婚,即在两个氏族内互相通婚,清朝改变了革胞族婚。实行与外氏族同辈婚。即不是同辈人和不相当于同辈人不能通婚。这种制度限制了婚姻的缔结,使许多青年男女找不到对象,有的到三四十岁还未婚配。清乾隆年间,望坝当时的团首领廖公礅也刚召集十八寨首领云集重兴的“盖耶德”集会商议,一致同意废除“外氏族同辈婚”制,结果宰七条水牯饮血为盟。自此,实行异姓异宗婚配制,即:非同辈,只要年龄相当可以配婚。但其婚配制度为“包办婚姻”,仍然约束青年男女的自由。即在婴儿出世时有父母包办订婚,成人后婚娶。解放后,这种婚配制虽有沿袭,但男女一房不愿意,也可退婚。包办婚姻已逐步为自由婚姻代替。自由婚姻通过“布龙”活动或“踩亲”等方式使男女增进了了解和感情,最后缔结婚姻。 踩青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到十五的元宵节以及二月初二,望坝村和附近革寨要轮流举办“踩青会” 跳踩青舞的头一天,寨上的耆宿芦笙师,站在芦笙场,首先吹笙步舞开道后,随着寨上的年轻人纷至沓来入场吹笙、跳踩青舞;结束的最后一天下午,同样也要寨上的头人长者吹笙步舞收场。“踩青会”——青年男女公开欢娱择偶的传踩青会,开始,老人先进入芦笙场,跳起表现先民狩猎、农耕和立寨历史的芦笙舞。接着,小伙子手捧芦笙从东面入场,边吹边跳。手持花帕的姑娘则合着芦笙曲节奏,在场内轻摇缓舞。他们目光四顾流盼,彼此都在寻找自己中意的人。当乐曲节奏变快,渐至高潮时,如果小伙子看上哪个姑娘,他便边吹芦笙,边靠近她,并用脚尖轻踩她的脚尖。这时若姑娘也相中他,则用手轻捶他的后背,乘势拉着他的衣袖,到山前坡后去互诉衷情。这种“踩疼阿妹的脚啊,打疼阿哥的心”的求爱方式,人称“踩姑娘”。 “青(亲)”是以双男女或双男四女各为一组。男的吹着一支同音小巧玲珑的小号芦笙在芦笙场(坪)上,自东顺南向西方向旋转成一个圆圈,双脚也同时伴随芦笙节奏步舞;女青年手挽手下在男青年的背后伴随笙声旋转、起舞。时间不限,越久益佳,直至男青年停歇吹笙才罢休。“踩青”每组青年男女,都按从东顺南向西徘徊旋转,但旋转的圆圈视其专场面积而定,直径一般在一米七八左右,成套的场面,吹笙多达十六七组或二十多个组。在跳踩青舞时,男青年看中了如意的正在秘书背后的俊秀女青年。为表钟情,用脚尖趁女方不防时往后轻轻地踩在心爱的女青年的脚(鞋)背上,如此,辗转返辙,女青年如情投意合,则将右手轻轻地朝着男的背胛一扛,以示回敬,正恰如清毛贵铭的《西垣遗诗》中就在“蜡花锦袖摇铁铃,月场芦笙侧耳听;芦笙作情语,铃儿心事最玲珑”的生动写照。同时,店在四周围观群众。一些人大声疾呼起哄:“只准打(男)背,不准踩(女)脚;只准打背,不准踩脚,不许乱踩、乱捶……登时,围观的人群蜂拥而至,重重合围,挤得水泄不通。而跳踩青舞放置的圆圈越来越缩小,既便于踩脚,围观的人群不时哄然大笑……。 踩青的由来此俗源起从前革寨为一位孤女婚配的故事。孤女名叫凤凰,她勤劳聪慧,纺纱、织布、蜡染、刺绣样样在行。一次,她穿上自己蜡染、刺绣的衣裙,和姐妹一道来到芦笙场。小伙子一见她美如仙女,都围着她吹笙,向她求爱按照革家规矩,父母去世的姑娘,其婚姻大事由族长或寨老代为做主。于是小伙子纷纷请求寨老成全自己婚事。面对这么多求爱者,应允谁呢?寨老们一合计,决定让姑娘自己挑选:凡向凤凰姑娘求爱者,须在跳芦笙舞中巧妙地踩住姑娘的脚尖,而凤凰姑娘看中了谁,便用手捶他的肩背,寨老便为他俩订婚。按照这一规定,凤凰姑娘挑上了称心如意的丈夫。此后,这种尊重青年意愿的“踩脚求亲”的择偶方式便沿袭下来了。 断脚坡距离望坝五华里远的东面,有一个家寨叫曜寨,曜寨纯系大姓王氏宗族,古时,芦笙坪(声)参加观看的人,扶老携幼,人山人海,。哥嫩米听本寨的女友说踩青很热闹于是就和几个女友相约决定去。收拾打扮到了芦笙坪(场),哥嫩米的美貌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到跳“踩青舞”的时候,哥嫩米和她的妇女被曜寨的女友们请去参与踩青。当时有个财主崽嫉妒哥嫩米,乘机借踩青为名,当场用脚狠狠地朝她的脚杆上使劲一踢,哥嫩米顿时晕侄晨地,鲜血直流,染红了绑腿和脚……脚杆被踢断了,哥嫩米被背回到家,立即接骨饩医治,远近名医都来去脉献药,但由于当时就职医条件差,医治不力,病情趋于恶化,哥嫩米与世长眠了。 哥嫩米与世长辞后,家里根据她生前遗言,把她安葬在望坝芦笙坡脚,让她在九霄云上瞭望着对面坡曜寨的芦笙坪,望着每年正月中旬人们来这里踩青…后来,人们为了怀念哥嫩米,就把那芦笙坪跳踩青的山坡中作“断脚坡”了。 丧葬革家丧葬习俗,受汉族影响,但保持革家一些特点和遗风。革家成人死亡,有儿孙者,临终时,须由儿孙扶其于铺有木板、竹席的地铺断气,忌断气于床上。死于床上,被视为无子孙送终。人死后,即派人到亲友家报丧。皆有有男青年担任,两人一组,由近及远。每到一家,有饭须吃饭,无饭须喝一口水才赶路。整容须用枫香树叶烧水给死者洗身。先洗身下,在洗面、洗头、理发。死者须作新衣。男着长衫,女着盛装。先穿裤后着衣,再穿鞋,再围帕等。死者已逾五十者,多戴白蜡花和红花刺绣布做成的花冠帕子、婿则送衣和白布垫单。长子、长婿所送衣、单稍长,按主宾、大小的排列顺序给死者穿垫。死尸停放于堂屋中央上方,首东足西,死者未婚,则停放于堂屋右侧,足向大门。于死者胸前放一块“归宗牌”,“归宗牌”长一尺许,方形,用红、绿、黑三色于青布上绣成。图案为“亚”字套“十”字。归宗牌又称之为盾,以抵挡神刀鬼箭。其牌之上放一碗饭一双筷,饭内鸡、蛋、肉俱全。死者面盖一叠“钱纸”,撑红纸伞遮面,点一盏菜油灯照明。焚香点烛奠基。凡12岁以上的死者,均请“开路师”为死者开路。开路由三人进行,开路师以一大公鸡为死者“引路”。迷信之说,为死者指去阴间之路。“开路”前,须为死者砍一根“归宗竹”,意为魂归还祖,掩埋死者时,下端埋于死者墓穴头部,入地约三分之二。开路时,孝男恭跪于死者身旁,开路师挂长刀一把,一手提“引路鸡”,一手拿“归宗牌”,口念“开路词”,迷信谓之指引死者归宗还祖。丧家宰杀牲畜迷信说法伴死者带走喂养。吊丧者所送狗羊,由“开路师”念咒祭后,牵到寨邻亲友家宰食,将五脏头等祭祀死者。死者一般急葬三天,有的择吉安埋。出殡之日,房族各家和奔丧送葬者带饭菜三碗,由“开路”念咒交死者,送死者祖宗各一碗。事毕,“开路师”给生人退魂,又以卜挂方式“询问”死者,从孝男女中选一“特定送丧人”,一经认选后,众人挥泪送别。出殡时,一人点火把领先,以示为死者照明;一人撒饭,给穷神饿鬼吃,使之让路;一人插路标,为死者引路;依次为开路师、背包袱者、孝子者、抬丧者。特定送丧者陪送死者出殡,死者出殡后,由年龄较大,“命好”的中老年妇女清扫房屋。革家袭古之习,凡有子女而亡者,死时牙未脱落的,须敲掉二颗门牙方能安葬,故称“凿齿之民”。革家多抬尸于墓井如殓,入殓时以伞遮尸面,其腱,处清棺、整容等过程外,另放几分银钱于死者手心,谓之“买水钱”。盖棺后,孝男按大小顺序,从棺脚爬至棺头,哭叫死者三声,以示永诀。由“开路师”为死者“开门”。孝男大小顺序依次排列,各培土三撮,可先回家,由亲友掩埋完毕。死者安葬之第二日,孝男及亲友按“开始师”择定的时辰,以一只鸡于墓前宰杀,再未死者稍整坟墓。以120天维守孝期。孝期,丧家不能走访亲友,不参加娱乐活动。满孝日,由孝子和亲友呼唤死者之魂走亲友作客,来回路均由“特定送丧者”或长子先行,天晴下雨均撑伞,一直往前走,遇人不说话,先到舅家,次走长婿家,吃一餐即回。鬼师、开路师一类人亡故,均为未其“开天门”。即于大门屋顶开一洞,用红、白、黑三色棉线捏成一线,一头为死者右手牵拿,一头挂于“天门”上。以一白鸡敬神,使死者之魂由“天门”上天。革家非正常死亡者、死于异乡者,家人须宰杀一羊敬神,为其“清洗”后,方可停尸于屋。 宗教信仰一、把弓箭视为香火 在亻革家,除了罗家没有神龛用亻革家话说,是没有香火),红白弓箭是直接挂在堂屋正门对面的正壁上外,其余各家各户的堂屋里都置有一个神龛。然而神龛上祭祀了的除了祖先的牌位,就是神龛右一角挂着一副用竹条做成的小巧玲珑的红白弓箭。 弓和箭在亻革家罗姓家族,是“香火”的象征。亻革家除了罗姓从历史上就没有神龛以外,其余廖姓、杨姓、王姓、高姓家家堂屋里都有神龛。所谓神龛,就是在堂屋里面对大门的正前壁上安一个祖先台位,上面有天地君师、历代祖师的牌位或字俸。神龛右上方挂着一个用竹条做成的一尺多长的红白纸糊成的弓箭,在罗家,没有神龛,但在光光的神龛方位上同样也挂着用竹条做成的小弓箭。亻革家的弓箭是不能随便挂上堂屋正壁上的,必须在大年初一接龙时,做了祭祀后才能将“香火”迎进门,挂在壁上。 据亻革家罗姓家人说,由于罗家历史上就没有神龛,所以把祖先传承下来崇拜弓箭的习俗沿续下来,并把弓箭视为祖宗,在接完龙后敬奉在神龛的位置上,以为这样罗姓的香火就得以传承下去。我们在旺坝村罗家追根溯源时,问及为什么只把弓箭当作罗姓家族的香火,而不用其他东西或物质来代替时,51岁的罗洪文也答不出来,只憨厚地笑了。 二、祖鼓祖鼓 在亻革家视为祖公灵魂栖居之地。亻革家人认为所有历代的祖祖辈辈的先祖灵魂都住在这木鼓里,所以把祖鼓视为亻革家民族部落的命根子。在亻革家,祭祖就是祭祖鼓。 亻革家图腾崇拜祖鼓,是用一棵完整的樟木树根部做成,掏空树心,按尺寸做成鼓身。我们在黄平县旺望村看关鼓仪式时,见鼓内装了一两二碎银、蜡花、5线谷穗、5线麦穗、5粒玉米,还有五色线和一本年终未日为三十的历书及廖姓父子连名的家谱等,选择一个黄道吉日,选一头本地的黄牛,黄牛要壮实、皮有弹性,无病,无杂毛。做了祭祀之后,便把黄牛杀了,剥下皮,制革后,再把木鼓两头蒙上。一个祖鼓便算做成了。祖鼓很有讲究,鼓的两头都有固定的神位。面朝东方向太阳的一面被视为祖公,另一面,则视为祖婆。不可乱置。 祖鼓的数量设置,一般是一个村寨的一姓做一个,也有大祭之时,几个乡或村的同一姓氏到这个姓氏最大的村寨去同祭一个祖鼓。做成的祖鼓要悬挂在堂屋进门左边壁上事先凿好的鼓洞中,并作为祖先的牌位。置放祖鼓的人家,每天两顿进行祭礼,每餐要两碗米饭、菜和两碗米酒。一年四季365天从不间断。每一氏族的人们,都得敬奉,态度虔诚,不得触犯。有违者,必须强拉过鼓,即从鼓下走过,以示惩罚。有严重违犯者,还会被开除鼓籍,即不许再姓这个姓,或不许再生活在这个寨子里。祭祖鼓有专门的公田,祭祀时妇女不参加,由部分男人扮妇女。亻革家部落内部组织分工明确,管祭祀、为人祈祷的称阴族长,管社会分工、家庭派丁的称阳族长。每个族系都有一班子人。而且分工细致。看风水、记族谱历史、吹芦笙的都各负其责并有专职称呼。如吹芦笙的称大学匠、二学匠、三学匠,大学匠相当于教授职称,很受人尊重。亻革家这一完整的组织体系,在国内实为鲜见。 三、哥蒙“哈冲”(哈戎) 哥蒙“哈冲”在黄平县重兴乡枫香寨举行。以枫香寨廖姓家族为主组织和主祭,届时全国各地的亻革家人,亻革家居住区域,村寨都来聚会,参与“哈冲”盛会,规模达数万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