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坐龙
释义

坐龙是中国银铜元中最常见的龙图之一,取其作蹲坐之态而得名。

传说

龙的形象历来是腾云驾雾,威风凛凛,但永陵四祖神功圣德碑亭的门口券脸上,,却刻着似龙似犬的龙纹,远看就像两条坐在地上看守大门的狗。这就是造型独特的坐龙,坐龙昂首张口似长吟,肩微前弓,前左腿翘起,其爪飞踏瑞云。瑞云与后左腿相连。有前腿略向前方直立,爪与地面相接。龙尾上翘向外卷曲。龙首、肩部和四肢饰有卷盟。在龙的前有腿、尾部及瑞云处,有以双向分开的扁钉残迹,当是为与它物相连接固定而铸。形象逼真,构初如生。这条坐龙就像盛京皇宫里的琉璃升龙一样,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你是看不见的,这座龙的由来没有人能给一个准确的答案,有人认为满族人民对猎犬有深厚的感情,满族是女真人的后裔,在清军进关前是以游猎为主的民族,猎犬在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中间还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没有起兵前,有一次被明军追杀逃到一个荒草甸子里,跟随他的只有一条黄狗,太祖跑到草甸子里以后因为跑得太累和身上有上就昏了过去,明军不敢进草甸子就放火烧草甸子,看到火已经烧起来明军就撤退了离开了草甸子,黄狗为了不让火烧到太祖身上就跑到附近的水坑把身体弄湿,然后再跑到太祖身边用身上的水把太祖周围的草弄湿,这样大火就烧不到太祖了,等太祖醒来大火已经熄灭了,大黄狗为了救太祖,活活的累死了,太祖为了报答大黄狗的救命之恩,就下令不许他的后代子孙吃狗肉,带狗皮帽子,还用狗型化作龙身立在永陵的神功圣德碑前表彰它的功绩。就形成了今天独一无二的坐龙。有人进一步认为,把龙雕刻成狗的姿态不仅体现了满族祖先的特殊信仰,它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是,清朝初年的统治者希望龙能像忠实的猎犬一样保佑‘大清王朝稳坐江山。也有人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狗是满族的重要神兽,两者结合而成的坐龙暗示着满汗一家,天下一统的美好愿望。

铜坐龙

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龙取坐姿,左前肢高举,与左后肢间有腾云相连。右前肢着地,与右后肢相接。尾部翘起外卷,前肢长鬣突出于肩部之上,与头上卷鬣及后扬的长鬣相映。龙首微扬,张口吟啸,亦动亦静,威武雄姿,浩气凛然.据《金史·舆服志》载,金世宗完颜雍在大定六年(1166年)重新审定皇帝所乘坐的车,规定将本朝以前所用之金辂(皇帝乘坐的大型豪华车辆)轼上坐龙改为凤,表明铜坐龙实物曾用于皇室御用专车座前扶手的横木上。又据记载,大辇顶轮上有银莲花、坐龙。可见,此类铜坐龙还曾被用在马车的顶轮上。可以认定,铜坐龙应该为金代皇室御用马车上的装饰物。它集龙、麒麟、狮、犬形象和特点于一身,设计构想及雕塑水平高超。现在,其出土之地黑龙江阿城市以之作为城市市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金代铜坐龙的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龙文化的精华,无论从考古还是从艺术的角度,这尊铜坐龙都有很大的文化研究价值。通过对铜坐龙造型和饰纹的研究探讨,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巧妙结合,才可能创作出具有中华文化魁力的艺术精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