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实用语言艺术
释义

实用语言艺术是指以文字语词为物质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即通常所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题裁,实用语言艺术是诉诸于主体和客体的想象,如沟通、传授、交流、谈判等。涉及教育、传媒、政治、医疗、商务、音乐等各个方面,所以说“要说话的地方就要用到”实用语言艺术“表达和传授审美形象和审美经验。

实用语言艺术的审美性

1、语言艺术的形象性

。语言是用文字来创造形象, 艺术语言的文字必须是形象优美的艺术性语言,能够完美的创造特定的审美意象,表达主体的审美感受和经验,从而使接受者能领会到语言艺术的美。“言有尽而意无穷。”古人马志远一首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几句诗,却能给人一种情景交融的感受,细读之,他所描述的这种情景仿佛就在我们的脑海中,就在眼前,那样生动形象,而不是晦涩难懂的,试想画一幅画,可能就不会这么形象和鲜活了,无穷意味都通过语言表达和接受。

2、语言艺术的深刻性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材料,任何一种语词都是一种精神性的表性。语言是从具体的直接的感性经验脱离出来的,而其它各种艺术的物质手段提供的材料和感性经验都有一种朦胧宽泛的性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语言艺术借文学语言对人类生活和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一定的理性深度。审美接受者在自身语言的基础上,能更明确地接受创造者的思想,从而由一种审美欣赏直接趋向认识和思考,进入理解的深度。因此,语言艺术能深刻的表达主题思想,成为各种艺术中最有深度的形式。其它艺术形式与之不能比拟。

3、语言艺术的间接性

。语言艺术塑造艺术形象是诉诸于想象而不是直观感觉的。黑格尔说诗能表现广阔的内容,“是因为它所用的材料不是别的,而是想象本身”。只有在想象的帮助下,将文学形象带到人的感觉面前,才能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不管从创造者本身还是欣赏者来说,都依赖想象,所以不论从创造和欣赏来说,语言艺术都表现出间接性。

实用语言艺术的种类

1、诗歌

诗歌是一种最基本的语言艺术题材,艺术起源时,诗歌与舞蹈音乐常常融为一体,到后来才独立出来,成为一艺术形式。从诗歌的性质和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从诗歌的语言有无格律,可以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抒情诗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袒露人物的内心世界,不追求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描述,注重感情的抒发,自然景物都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叙事诗则是描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人的认识、理想、愿望,情感流淌在诗歌的叙述性语言中,如《木兰诗》,木兰替父从军,女扮男装,建功返乡,在诗中体现一种审美追求和理想价值。

格律诗是按照一定的字句格式和音韵规律写出来的诗作,中国的五言、七绝、五律、欧洲的十四行诗等都是格律诗,讲求平仄、对仗、押韵等。自由诗即新诗,只要求节奏和谐,没有严格的句式音韵要求,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诗歌除了具有语言艺术的一般特征以外,还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以抒情来形成诗歌的意境,字里行间有深沉的情感和含蓄丰美的意境,诗歌的语言最凝练、最优美,在很小的篇幅里用精练和确切的语言体现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2、散文

散文一般分为抒情、叙事和议论散文三类。

散文的主要特征是自由灵活,题材、手法、和风格各异,与作者个人的趣味有关,散文的体裁不受时空的限制。另一个特征是形散神不散。散文的主题就是文章的“神”。

3、小说

小说有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各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可以描绘其外形,可以分析其内心的世界。典型人物形象是一个小说的核心。

情节在艺术作品中有重要的作用,电影戏剧中也要求情节,但是限于篇幅和时间,情节比较集中。而小说的情节却是复杂多样,跌宕曲折,含蓄深沉的,在虚构中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即合情合理。

环境也是小说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对于塑造人物和展现情节是不可少的。小说的环境比其他艺术种类更细致、具体、丰富。

小说的审美价值集中在结构和文采上。结构是文字语言的组织方式,文采是语言的准确鲜明和生动性,优秀的小说通过对语言的合理安排,能完美的体现主题,使作品产生出更大的艺术魅力。

实用语言艺术的语言

语言艺术的语言是一种诗性的语言,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有很大的区别。近代很多语言学家关于语言有很多说法,舒哈特说“语言的本质在于交际。”叶斯波森说:“语言是人以交流思想和感情为目的的人的活动。”语言学者给语言下的定义是:语言是作为人类交际工具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艺术的语言和社会交际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形式。艺术语言是人类语言的一部分,但是他是经过加工提炼抽象概括后的语言,是审美性的;而实用的社会语言只是一种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手段和工具,艺术语言摆脱了实用语言的自动化、程式化和实用化,艺术语言的注意力不在目的,而是更加重视表现本身。

日常实用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一定的现实情景,而艺术语言却更多地与欣赏者经验情境相连,有一种唤起的作用。艺术语言始终保持语言的鲜明和丰富性,可以模糊虚拟,可以意象美,因此,艺术语言是有意味的语言。并打破了语言与情境的即时的依附关系,使语言有可能以一种流动的方式在时空中无限演变,这样语言艺术就具有了持久的表现力。人与语言处于日常关系中,语言是实用的工具,人们用语言来描述现实对象,来交流思想情感,并关注现实的对象、思想或情感,而并非本身。

人与语言处于审美关系中,语言就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这样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只是关注语言文学所指的客观世界,而是同时关注语言本身。所以,语言是一种存在,有自身的意味。

实用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语言艺术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全面性。人类的语言与现实有着最广泛的联系,语言可以传达世界上一切的情景、事件、色彩、声音、气味、感觉、人的心理状态等。德国哲学家赫尔德说:“当人类还是动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语言。”在语言发生学上,这句话启示着人们,人的语言是从动物语言而来,但是这里同样可以为我们的观点作一个论证,语言并不是人类发生到高级阶段才有的,也不是人类在某一领域里所创造的特殊的工具,从人类产生开始,语言就已经存在了,语言伴随着人类而产生,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语言也必定不断的完善自己,以更能表达人类的思想。语言与人的全面生活息息相关,语言艺术借语言也能表达人的生活经验的方方面面,人类生活在语言世界,语言成为人与世界建立联系的不可或缺的中介,成为人学会思想的出发点,也因此成为人类文化创造最初的范性。语言是文化之母。他孕育着诸如逻辑,历史,文学,哲学,宗教,科学等等人类文化。而其他的艺术形式,受到各自的物质手段的限制,在对主客观世界的表达和接受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黑格尔在《美学》里有这样一句话:“在造型艺术和音乐里,感性媒介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材料又有其特殊定性,能完全靠石头,青铜,颜色,或声音去获得具体的实际存在的东西就要局限于比较小的范围里了……至于诗则力求摆脱外在材料(媒介)的重压,因而感性表现方式的明确性并不至于迫使诗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内容以及某些特定构思方式和表达方式的狭窄框子里。因此,诗……可以用一切艺术类型去表现一切可以纳入想象的内容。”这是语言的特性,语言能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如比喻,象征,暗示,叙述,描写,通感等)自由的与广阔的感性经验联系着,因而比其他艺术更全更广的反映现实,表达无比广大的外在世界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总结

人与语言处于审美关系中, 语言就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这样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只是关注语言文字所指的客观世界,而是同时关注语言本身。语言也是一种存在,是一种自身有意味的存在,人与语言,人与语言艺术共存。“他遨游于语言的海洋,他逍遥着,寻觅着。蓦然间,他的心被一道强光所照亮,所敞开,他瞥见了他的相知,他的所爱。就在此瞬间,他与他所寻得的语词相沟通,相契合,激扬生发,共同构筑起诗意的空间,一个他与语言共同栖居的空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