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左立雄 |
释义 | 左立雄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技师,第三届(1997年)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把工厂的需要当作人生的价值与追求,使左立雄对工作始终有火一般的热情。 个人简介第三届(1997年)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左立雄 姓 名 左立雄 性 别 :男 年 龄 :38 民 族 :汉 政治面貌: 群众 工 种: 闪速炉熔炼工 技能水平 :技师 工作单位: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 生平经历贵溪冶炼厂是国家"六.五"期间22个成套引进项目之一,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富氧闪速炼铜技术和两转两吸烟气制酸技术。1985年建成投产,是目前国内最大、最现代化的炼铜工厂。自建厂以来。该厂将"全面提高基本素质。向世界上最好的炼铜工厂迈进"作为奋斗目标,在创建国有企业双文明建设中,始终把培养、造就"四有"职工队伍放在首位。 多年来工厂坚持加大职工培训力度,一批适应现代化工厂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已经形成,左立雄便是这支队伍中的杰出一员。每个人都渴望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贵冶熔炼车间闪速炉一班班长左立雄与炉火相伴十五年,在这座国内最现代化的炼铜厂主工艺岗位上,他潜心钻研、埋头苦干、敬业成才,用汗水和智慧写就一段普通炼铜工人的辉煌。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左立雄这位普通工人的观点是"工厂的需要就是我的价值。"作为贵溪冶炼厂自己培养的第一批技校毕业生,左立雄从1982年分配到最艰苦的闪速炉岗位上后,就再也没挪过窝。十五年的炉火生涯,春来暑往,他就象蜜蜂采密一样,拼命吮吸现代炼铜技术的营养。他钻研<<有色金属冶炼>>等大学教材,几近痴迷。我国第一座闪速炉冷却水系统异常繁杂,为了弄懂弄通冷却水系统做一名全面的行家里手,左立雄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把几乎全部业余时间搭了进去,苦炼管道分布"一摸准"的"绝技",他先后绘制了70多张图纸,对分布闪速炉炉体纵横交错的上千根水管一一确认明晰,最终做到了不用图纸就能即刻分辨管道的走向,并能通过"一看、二摸、三听"三步法来确认设备的安全性,及时处理事故隐患。对此,他仍不满足,又向更高屈次攀登。1994年7月,在车间组织的岗位技术比武中,左立雄蒙眼认点的54条冷却水管道,准确率达100%,艺惊四方。贵冶闪速炼铜技术可谓当代最先进的炼铜工艺,再完美也有缺疵,这个缺疵的修补,并非一般"艺人"所能担当。贵冶闪速炉在富氧工程改造后,升降料作业和在带料运行中,存在着冶金模型与实际工艺不相吻合的敝端,造成精矿和铜的流失,1990年,左立雄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对铜精矿投入大量和风油量数据通过多年的精心测算和跟踪监测后,大胆提出斜率公式Y=AX+B(Y--装入刮板转速,X---装入量T/H,a---斜率,b--常数)。通过调节和控制转速,弥补和修正料量误差,使炉况持久稳定,进料波动减少。犹如剪刀上下两个柄,只有吻合得精巧细密,才能灵活自如地穿行翻飞。他的"斜率"公式因而又被形象地称为"剪刀差"公式,这一公式在生产实践运用后,不仅为安全稳定生产创造了条件,其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按精矿入炉22.5%品位计算,一年增加冰铜产量就达742.5吨。 十多年来,左立雄就是凭着这份执着的钻研求知精神,扎根岗位,从一名技校毕业生成长为我国闪速铜事业中一名优秀工人技师,也正是在那蕴含了无数心血的绝技绝活中,左立雄的人生得到了升华。1994年始,工厂紧追当代炼铜科技的发展方向,果断实施冰铜品位冶炼攻关。左立雄以丰富的技术实践经验吸收到课题组里。这项高难技术攻关课题不仅具体实施难度大,而且伴有风险。作为一名老操作技术工人,左立雄心里非常清楚。但一想到这是关系到工厂快速发展的大事,他把个人风险置之度外,心思全部集中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当年8月,正是酷热难耐时节,闪速炉由于四氧化三铁析出增加带来沪底加厚,造成冰铜及渣排放困难。左立雄主动向领导请缨,选择粘结最严重的冰铜排放口一查究竟。他顶着灼热的高温操起吹氧管一马当先,两耳燎起一串水泡,脸被高温灼伤,头发都焦结了,他却仿佛忘确了疼痛知觉...... 困难面前不止步,危险面前不胆怯。左立雄是靠这样的精神境界,先后在高冰铜品位冶炼攻关两年进程中,勇闯试验第一线;为这项年增产一万吨的先进成果供了70多个科学数据,为工厂作出了他应有的贡献。 把工厂的需要当作人生的价值与追求,使左立雄对工作始终有火一般的热情。1994年,他担任组长后,每天坚持提前半小时到现场,对关键设备逐一点检,确保交班不出现空档。两年多来,他先后点检出设备故障74起,其中重大故障15起,为工厂避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万元。因为左立雄在闪速炉冷却水系统方面是公认的"一摸准"每每出现技术难题,无论是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他总是随叫随到,从无抱怨。尽管他是三班倒工作,可并不因为干了份外活感到吃亏。去年3月的一次中班交接后,左立雄带领全班主地动留下来,突击清理转沪锅炉烟尘大块,他浑身上下灼伤17处,吭都没吭一声。当车间奖励他时,他把奖金作为全班嘉奖分配给大家。把工厂的需要当作人生的价值与追求,左立雄对工厂一片赤诚,奉献出了所有的知识和才干。闪速炉冲渣回水沟由于炉渣大量沉淀,每月要清理一次,使得闪速炉定修时间为此延长,这一直是个末解决难题。左立雄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利用上下班间隙,独自在现场琢磨改进方法。回水沟是封闭式通道,他几次钻入令人胸闷气喘的通道内边清理边思索,几经反复,终于找到一条优化方案,按照他的建议,车间采用滑润板贴或矩形改进通道。实际应用后,只须每年大修期间清理一次,为工厂赢得了宝贵生产时效。 近五年来,左立雄提出合理化建议173条,被车间采用实施的有157条,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难题83个。左立雄在闪速炉上苦干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当组长开始,他就手把手把技术活传授给新同志,几年下来,他带出了6名班组长,并培养出15名技术骨干。为了推进工厂标准化班级建设,左立雄接受了车间"样板班级"试点,突出从严过细抓管理的十二条措施,探索出贵冶特色的现代化班组管理经验,在全厂广 泛推广。1996年5月,他所带的一班以突出工作实绩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左立雄立志岗位苦干实干巧干,以敬业爱岗精神,甘做奉献的情怀,在平凡岗位上写出了人生辉煌的篇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