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宗教地理学
释义

简介

宗教地理学(geography of religion)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宗教的地理分布,发源地传布路线,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宗教对文化景观的影响领域的学科。

宗教作为地域现象,很早即为地理学家所重视。宗教地理学以探讨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为研究开端。如孟德斯鸠(Montesquieu)认为地理条件决定一个民族的神权思想,他在《论法的精神》中第一次将东方各国的宗教起源归因于气候影响人的生理特点导致的“惰性”精神。19世纪末,美国地理学者辛普尔(E.C.Semple)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精神气质影响直接反映在人们宗教活动的差异之中。20世纪50年代后,在西方一些国家,侧重宗教地理学的文化精神因素分析,并将传统的宗教地理学、无神论地理学和通俗地理学纳入意识形态地理学作专题研究。 索弗的著作《宗教地理学》(1967)和论文“地理学与宗教”(1981),为宗教地理学研究内容的确立打下了一定基础。国际地理联合会(IGU)1980年在纽约设立了由联邦德国地理学家布塔纳(M.Bttner)任组长的国际宗教地理组,着重于宗教传播的地理背景、宗教信仰的转变和宗教活动的坏境效应等课题的研究。

研究内容

1.宗教的起源地、分布和传播。探讨宗教起源地与古代文明源地的关系及宗教传布的地理背景。宗教的规代分布反映其过去的兴衰及传布。传布伴随交通贸易、移民及军事征服。传布方式有自愿的,也有带一定强迫性的。某些宗教因交通条件的改善、交往的增多而加速传布;

2.宗教文化景观。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信仰、礼仪和习俗,从而形成特殊的环境感应和文化景观;

3.宗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有些原始宗教神化和崇仰自然界,含有自然保护的信条,而有些宗教教义强调利用自然,忽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4.宗教对领土和疆界变动、战争、人口分宿、聚落形式及地区经济结构等的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