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珠海香洲区
释义

香洲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陆地总面积519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83.2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0.56万人。下辖狮山、湾仔、拱北、吉大、香湾、梅华、前山、翠香8个街道办事处 和南屏镇,共104个社区居委会。1984年建区以来,香洲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花园式的新兴海滨城市,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基本概况

香洲区是珠海市县级建制的行政区,成立于1984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南接澳门,东部水连香港,北毗邻中山,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依山傍水、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的南方海滨新城。香洲区是珠海市主城区,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陆地总面积52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6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8.37万人。下辖狮山、湾仔、拱北、吉大、香湾、梅华、前山、翠香8个街道办事处和南屏、横琴2个镇,共107个社区居委会。

历史

唐宋以前,西北江三角洲的滨海线处于五桂山(今中山市境内)以北,珠海全境为散落在珠江河口外的偏僻海岛。

珠海地区在公元前214年隶属南海郡番禺县,后一度纳入南越国版图,公元前111年,晋至陈朝隶属东官郡,隋朝隶属宝安县,唐代隶属东莞县辖。当时在今香洲区的山场村设立文顺乡,是香山地区最早的行政机构。管辖范围包括今中山市的石歧、南朗、三乡和今珠海市的唐家湾、香洲、拱北、前山、南屏、湾仔等沿海陆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设香山镇。宋朝以后,因这里盐业和银矿业兴旺,遂在山场村改设香山寨。至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设置香山县,隶属广州府,沿至元、明、清三代;明末在前山筑城池,称“前山寨”,既是军事要塞,又兼管澳门和前山的行政、外交事务。辛亥革命以后,香山县隶属广东省。1925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而易名中山县。1949年10月30日,珠海内陆地区解放,1950年8月3日万山群岛解放。1951年1月,从中山县划出鸡头角、涌口门、万山群岛、淇澳岛、横琴岛;从东莞县划出万顷沙五涌、一涌、龙穴;从宝安县划出内伶仃、固戊、蛇口、盐田、外伶仃岛、担杆列岛、佳蓬列岛等组成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岛管理局珠江分局,后改为珠江区专员公署海岛管理处,隶属珠江区专员公署。1952年7月,海岛管理处移交给中山县,同年10月,在唐家镇设立渔民区人民政府,管理48个大小岛屿和海湾。经国务院批准,于1953年4月7日成立珠海县,由原中山、宝安、东莞县划出部分沿海地区和海岛组成,隶属粤中行署,县址设在唐家。下设一区(唐家)、二区(前山)、三区(三灶)、四区(万顷沙)。1955年12月珠海划为边防区,设立上涌、下栅边防检查站和发放边防居民证。1957年1月,撤区并大乡,并将中山县的翠微、康济、造贝、下栅、官塘、东岸六个小乡划入珠海县,1958年9月下旬各乡实现人民公社化,10月全县办成一个大公社。1959年并入中山县,同月,成立珠海工委、珠海办事处。1961年4月,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址设在香洲。1979年3月5日,国务院同意珠海县改为珠海市,同年11月26日,珠海升格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

198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在珠海设立经济特区。特区的面积先是6.81平方公里,1983年6月扩大为15.16平方公里,1988年4月扩大到121平方公里。1983年5月,斗门县划归珠海市辖。1984年6月,在原珠海县范围管辖区设立香洲区,为县一级建制。

香洲地处海边防,历史上都是军事要塞。南宋末年,是元军与宋军交战之地。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官府为“制澳夷”(指占据澳门的葡萄牙)在前山设立新寨,称“前山寨”,设参将府,派陆、水兵近200名驻守。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9年),林则徐任钦差大臣,驰赴广东沿海查禁鸦片,率兵到香山县前山寨视察,加强这一地区布防,并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在北岭狮子山筑炮台,派兵驻守。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正式建立拱北关,依据中葡北京不平等条约,开设拱北口岸。前山驻军减少,城池逐渐成了贸易墟市和民居。

香洲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既是殖民主义者入侵中国的门户,又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前哨阵地。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英国武装鸦片贩子侵扰淇澳,淇澳人民奋起抗击,击退来犯之敌,相传迫使侵扰者赔偿白银3000两;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二日(公元1840年8月19日),英国战船由九洲洋驶至澳门关闸,突然开炮,强行登陆。当地居民团结一致,英勇抗敌。击沉英舰数艘,击毙英官兵10余人。英军只好向九洲洋逃遁。随后英人又欲侵犯前山,香山知县吴恩树用8艘船堵塞内河入口,林则徐又增设各路兵共8000人把守,致使英军不能得逞而退却到磨刀门及伶仃洋。此次关闸和前山抗英之战,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取得的首次胜利”。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珠海人民为保卫疆界自发成立“香山勘界维持会”;其后,更多志士仁人走上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道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珠海人民又率先投入民族解放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珠海东岸、南屏、上栅等地农民运动兴起;1924年叶剑英在香洲组织、训练的建国粤军第二师新编独立团,在平定军阀叛乱,参加北伐战争和广州起义均起过重要作用。1939年3月,在南屏建立珠海地区第一个“联中”党支部。1941年8月,中山县委指派谢立全、梁奇达到五桂山、凤凰山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武装队伍,开展反霸锄奸斗争,并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1949、1950年,珠海人民参军参战,奋勇支前,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珠海陆地和全部海岛。

发展

建区20年来,香洲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坚持扩大开放,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齐头并进,为全面实现宽裕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力开发工业园区,加强招商引资,完善发开拓国际市场。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拉动全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香洲区还发挥主城区优势,积极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旅游经济、物流经济,不断壮大中介服务业,旅游、卫生、体育、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业发展形势较好,休闲消费成为生活服务业的投资热点。

2008年5月,香洲区经济在又快又好的发展轨道上稳步运行,工业生产增速加快,经济效益好转;第三产业稳中增快,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外贸出口有所放缓,财税持续大幅增长。1-5月,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4.95亿元,同比增长9.9%;假日经济在“五一”小长假的带动下持续兴旺,第三产业完成营业收入456.92亿元,增长15.2%;1-5月,全区引进外资项目82个,实际利用外资2.2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7.2%。

香洲区内产业园区有南屏科技工业园、珠海保税区、横琴经济开发区、前山科技工业片区、洪湾工业片区等。

200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48.5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203.97亿元,约占珠海市工业总产值的48.1%。实现增加值240.89亿元,占全市增加值总量的51.4%。工业园(片)区建设全面加强,全年引进项目99个,投资总额22.40亿元。支柱行业继续发挥重要拉动作用,全区五大支柱行业分别是电气机械、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电力热力、塑料制品业,总产值867.44亿元,占总体产值的72%,其中以电气机械和通信设备业增长最为良好,带动整体增速。

全年财政总收入15.3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03亿元,同比增长31.8%。

房产楼盘概况

珠海金域蓝湾是珠海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在珠海开发的第一个项目,位于珠海情侣中路与翠香路交汇处。金域蓝湾建筑设计为澳式现代风格,整体大气、挺拔,却不失海岸建筑的灵动与浪漫;园林设计为浓郁泰式风情,处处体现居住的豪华与尊贵;主力户型为两房至四房,面积区间为90平米至200平米。项目由1栋超高层(47层)、3栋高层(32层)、部分TH及商铺组成,其中超高层住宅建设完工后将成为珠海住宅第一高度,树立珠海情侣路新地标。金域蓝湾自然景观优美,主要观望浪漫的情侣路、温馨的香洲湾、翠绿的野狸岛。同时,周边生活配套完善,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