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柏林宣言 |
释义 | 由德国领导下的欧洲理事会所起草,于欧盟27个成员国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在庆祝《罗马条约》签署50年之际(2007年3月25日),由时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默克尔,欧洲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议会议长珀特林在德国首都柏林联合签署的文件。《柏林宣言》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修订一份新的欧盟条约,并使其从2009年6月欧洲议会换届选举之后生效。 这份新的条约将取代由法国和荷兰通过全民公决于2005年所否决的原有《欧盟宪法》。 简介《柏林宣言》官方名称:《罗马条约签署五十年之际宣言》 德语:Erklärung anlässlich des 50. Jahrestages der Unterzeichnung der Römischen Verträge) 宣言的第一部分回顾了欧盟50年来的历史,欧洲共同体的价值。随后提及并展望了欧盟今后的挑战,尤其是针对恐怖主义、贫穷、能源和环保等问题上的对策。宣言最后重点重申了改革欧盟体制和运作方式的必要性。 过程欧盟50周年庆典的重头戏《柏林宣言》几经修订终于在23日出炉,欧盟各国领导人25日将共同发表这一宣言。尽管宣言中没有出现“宪法”字样,但欧盟27国领导人承诺,在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前结束欧盟制宪危机,使欧盟建立在“一个新的共同基础之上”。 宣言说,“不断地合乎时代要求地变革欧洲政治构成”是欧盟未来的责任,欧盟成员国的一致目标是“使欧洲的政治构成”到2009年6月“处于一个新的共同基础之上”。 作为欧盟里程碑式的文件,《柏林宣言》经过了近3个月的准备,直到23日才最终定稿,是不同利益方平衡的产物。一周前,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波兰,经过一番斡旋才获得了波兰政府对宣言的肯定。而将于2009年上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捷克到最后阶段仍然对宣言的产生和内容提出强烈批评。直到23日,默克尔还与捷克领导人通电话协调立场。捷克政府则强调,宣言“没有使用宪法字眼”以及“2009年时间点并不意味着届时必须达成某个新协议”。 为避免对有争议的《欧盟宪法条约》展开争吵,从而拖累整个欧盟改革,放弃使用“宪法”字样不失为务实的选择。同时,采用了更为成员国接受的“共同基础”提法,并不意味着德国放弃《欧盟宪法条约》的改革目标。 德国政府官员23日说,《柏林宣言》中不提“宪法”字样,目的是将各成员国在《欧盟宪法条约》上的分歧放到今年6月底的欧盟峰会上解决。欧盟峰会将寻求通过一个“路线图”计划,目标是在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前通过新的《欧盟宪法条约》。 德国媒体普遍认为,《柏林宣言》确立的“共同基础”这一目标无疑将给新的《欧盟宪法条约》谈判注入动力,并有可能指出一条走出欧盟宪法危机之路。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措辞意味着:两年前遭到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定的《欧盟宪法条约》必须加以修订,欧盟要创新确立一个“共同基础”,可能意味着要通过一个《基础条约》以挽救《欧盟宪法条约》的实质内容。 无论什么形式的“共同基础”,要在2009年6月生效必须得到所有27个成员国的批准。根据经验,这一过程至少要18个月。这意味着,有关《欧盟宪法条约》的谈判必须在今年年底前结束。卢森堡首相容克近日也表示,希望今年年底前完成新的《欧盟宪法条约》文本的谈判。他同时呼吁,将这份文件命名为《欧洲基础条约》。 《柏林宣言》为欧盟走出制宪危机迈出了第一步,为欧盟政治一体化发出了积极信号。正如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所言,“有一点毫无疑问:一个人只要看到了欧盟50年的成就和未来任务,就很难低估欧洲一体化或者认为欧盟已经走到了尽头”。 各方反应在欧盟内部,各成员国大多对《柏林宣言》表示了谨慎的乐观,但都意识到宣言没有提到“宪法”二字。《欧盟宪法》被法国和荷兰否决之后,《柏林宣言》的主要意义在于打破目前的《欧盟宪法》僵局,使得欧盟的体制能够得以完善而更好的运作。[2]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内克表示:《柏林宣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条约,只是对欧盟在立宪方面制定了一个日程表。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更是认为新条约在2009年生效是“不现实的”。[3]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文化与精神是欧洲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声明俄罗斯将致力于发展和欧盟的伙伴关系,而不会在可预见的将来加入欧盟。[4] 梵蒂冈教皇本笃十六世对《柏林宣言》提出了批评,他认为欧盟各国疏忽了基督教这个欧洲认知的一个重要元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