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国泰 |
释义 | 周国泰 Zhou Guotai (1949.8.30 -) 个体防护专家。出生于吉林省镇赉县。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功能服装和个体防护研究,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简介197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现任解放军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军用、民用功能服装和个体防护研究,在防弹装备、特种防护服装和防寒保暖材料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先后主持研制防弹背心、防弹头盔,解决了防弹材料及防弹结构体复合成型、树脂基体合成等一系列技术关键,居国际先进水平,已装备军、警及执法部门,出口美国等10余个国家。开展静电防护理论、特种防护服装研究与技术开发,研制的防静电、抗油拒水、阻燃等系列防护服装,装备到全国各大油田,并广泛用于石化、冶金、林业等部门。主持被服保暖材料、保暖机理和生产技术研究,合作研制成功热熔粘结絮片和PTFE防风防水透湿层压织物,广泛用于作训服、防寒服、南极考察服和运动服等。创建我国服装工效研究中心和单兵防弹装备V50弹击试验室,系统开展了服装工效学研究,实现了我国防弹装备测试评价与国际接轨。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成果奖励。 职业经历自1992年起,周国泰领导的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就开始与平谷区南独乐河镇景乐服装厂联营,生产迷彩服,做训服及各种类型肩章,每年生产20万套。平谷区委、区政府聘请周国泰为政府顾问,并授予他平谷区荣誉市民称号,据悉,此举在平谷区还属首次。 "非典"疫情发生后,周国泰带领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仅用一星期时间研制出了具有透气、透湿、抗病毒性强、可重复使用等优点的新型抗"非典"病毒防护服。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身为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所长,近年来周国泰院士考虑最多的是如何为研究所乃至我军装备研究工作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管理思路。周国泰院士认为,军需所每年都要承担40多项国家和军队指令性科研课题,要使这么多科研项目齐头并进,并且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改掉过去闭门搞科研的传统做法,敞开大门,聚才纳贤。在他的带头下,该所已和国内众多高等院校展开学术交流和合作。 近几年,周国泰院士亲自参与了"军需科技边防行"调研活动。周国泰院士告诉我们:"这次边防行调研活动,与边防官兵零距离接触,我们不少同志都感到收获很大。搞军需研究就是要真正深入到一线部队中去发现和弄清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有所作为。"在调研基础上,按照"改进性研究和创新性研究相结合,以基础研究带动系统研究"的思路,他们制定出《边海防部队军需装备专项科研计划》,确定了一批科研项目。现代信息化战争背景下的军需装备将是周国泰院士为之奋斗的重中之重。 评价周国泰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防护专家、军用、民用功能服装和个体防护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个体防护和功能服装的科研与开发工作,在防弹装备、特种防护服装和防寒保暖材料等专业技术领域造诣很深,曾荣获首批聂荣臻发明创新奖、国际科学与世界和平友好使者金奖。他长期从事功能服装和个体防护研究,他主持研究的"防弹背心","防弹灰盔"等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他把自己研究的防护装具系列命名为"护神",要充当人类的安全"守护神"。 相关文章题目:为解放军战士铸盾的人关键词:周国泰 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防弹服作战性能 作者:胥金章 金昊 来源 :知识词典 《军事世界》2005年第6期 期刊名称:世界军事(ShiJieJunShi) 国际标准刊号:1002-4891 国内统一刊号:11-2695 作者单位:《世界军事》记者(《ShiJieJunShi》JiZhe) 分类号:E252TS941.733.5 页码:-30-35 出版年:2005.6 文章摘要:他是科学家。GK80钢盔、“护神”防弹衣、国产新型防弹头盔、海军抗油抗水防护服……几十年来,一连串中国士兵的经典装备都与他的名字密不可分。他是学者。他开创了“中国士兵防护系统”的研究.缩短了中国军队现代防护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成为了中国防护领域惟一的工程院院士。他是外交高手。他所领导的军需装备研究所是向外国同行展示我军先进防护装备的阵地,引得众多前来参观的外国武官由衷赞叹.他是军人。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优秀的军需装备专家,肩头将星闪耀。他就是周国泰,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所长。 新闻报道守护安全 ——记总后某研究所周国泰院士 人民日报 秦 伟 我国著名的个体防护专家周国泰,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功能服装和个体防护研究,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挑战“开夫拉” 事情发生在1990年我国举办亚运会期间,为提高安全防护水平,有关部门决定从国外买进一批“开夫拉”防弹衣,周国泰知道后,对有关部门说:我们有,用我们的吧,我们的不比外国的差。周国泰知道这很难叫人相信,因为“我们的”从未报道过,而“开夫拉”已是举世闻名。周国泰知道:挑战“开夫拉”,只有和“开夫拉”比试才能让人信服。一场激动人心的较量就要开始了,这不仅仅是防弹衣的比试,而是两国科技之间的较量。左边是国外的“开夫拉”防弹衣,右边是周国泰的“护神”牌防弹衣。砰!砰!砰!十枪打完后,在场的人争相跑去看结果:同是五发子弹,“开夫拉”留下了两个圆圆的弹孔,“护神”仅擦了几道白色的痕迹。人们兴奋不已,周国泰笑了。自然,“护神”进入了亚运会,也保护了亚运会的安全。 苦战“道道服” 看过电影《创业》的人都知道,石油工人王铁人穿的“道道服”,既不防水,也不防油,钻机一动,工人满脸是油,工人起床最怕的就是穿衣服。每当周国泰回想起电影里工人开采石油的镜头,既惭愧,又感到责任重大。周国泰发誓要解决“道道服”问题。研制一件衣服要防水、防油、防风,又要透气、保暖,其技术相当尖端,周国泰带领攻关组进行了艰难的试验,科研条件差,破桌子成了设计台,外出调研,住最便宜的旅店,他几乎跑遍了全国的油田。经过艰苦的科研攻关,我国首批抗油拒水防护服诞生了,石油工人穿道道服、扎麻绳的时代宣告结束了。石油工人们把防护服称为“暖心服”、“爱民服”,周国泰研究的石油防护系列加快了我国开采石油的现代化进程。 征战“火魔” 海湾战争炸燃了科威特七百多口油井,一场国际灭火大赛在科威特拉开帷幕,这是各国科技力量与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要参加,当有关领导问到周国泰有没有能“穿得出去”的阻燃防护服时,本没有阻燃服的周国泰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他想,灭火健儿代表中国,如果穿着外国产的防护服,岂不让外国人取笑?可在二十天内要交出两百套阻燃服谈何容易,他立刻召集人员设计样服,赶制出征的“战袍”。这期间,周国泰的心、肝、肾指标均不正常,医生要求他“必须住院”,然而,住院的第一天打完针后,周国泰就偷偷溜出了医院去研制阻燃服,直到两百套衣服交到灭火健儿的手中,周国泰才回到了医院。当他在电视中看到“中国灭火队”英文字样在大火中跳跃,心中无比兴奋,科威特政府在庆祝扑灭大火庆典上,首先升起了五星红旗,此刻周国泰心中非常激动,他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和骄傲。 人民网天津9月1日电(记者陈杰)今天从天津市政府召开的发布会获悉,新型动力电源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在津研制成功。这一产品结合镍氢电池能量密度和电容器功率密度,循环寿命达到5万次以上,搭载该电容器的智能搬运车实际充放电次数已达1万次以上,使用温度可达零下40摄氏度至零上70摄氏度,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经专家鉴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2010年,天津市政府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领衔的科研团队,开发新型动力电源产品,在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建成超级电容实验室,经过刻苦攻关,在已有基础上,取得了纯电动车动力电源领域的重大突破。周国泰院士及团队采取综合性能平衡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内并式”超级电容器结构方案,将活性碳材料引入镍氢电池负极,使超级电容器与电池结合为一体,开发出高能镍碳超级电容器并已完成中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