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福才 |
释义 | 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周福才,博士,1964年9月生,现任东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软件)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获得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在东北大学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学位。1990 留校任教,1993年晋升为讲师,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2006年1月晋升为教授。其中1996年7月——1997年5月作为留学生,在日本富山大学学习。现为东北大学网络学院副院长,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专家,辽宁省人民政府信息技术咨询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可信计算、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先后发表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与教材6部,作为课程负责人,《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获得2007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一项,辽宁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获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获辽宁省高校优秀教学软件二等奖一项。 东路老调老艺人周福才,男,祖籍定州。从小跟着爷爷生活在安新县南冯村。这里正是白洋淀的淀边,村里人好热闹,自发组织了一种“子弟会”的业余剧团,演唱老调和丝弦。周福才感到十分新鲜好奇,经常出现在“子弟会”的排练现场。12岁那年,他投师到高凤村学习小旦,向高应龙学习小生和老生,14岁投奔韩大仓戏班,跟着韩大仓走江湖唱戏,就想在唱戏这一职业上大有发展。 在韩大仓班走南闯北的经历中,周福才渐渐感觉到老调与当时流行的许多大戏种有差别。成名后,周福才离开韩大仓班,成立了自己的班社。他开始锐意创新老生唱腔。在鼓师白壮、琴师白强的协助下,对唱、念、做各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吸收和精心再创造。在音乐唱腔方面,他深入地研究了西河大鼓、河北梆子的唱腔及其板式变化规律,有选择地吸收融化到老调的演唱之中,从生净不分的男腔中创造出一套新的丰富多彩的老生唱腔;在词曲念白方面,他四处向人请教,请有学问的人讲历史、说典故,研究剧情和台词,改正错字,校正发音。他在表演方面借鉴了昆曲《湖心寺》表演艺术,向京剧学习了《双狮图》,向河北梆子学习了《调寇》中寇准的身段和表演等。 正由于他的广学博采而又能融会到自己的艺术创造中,因而不断发扬了老调艺术,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此以周福才为代表的东路老调,经常活跃于保定地区东北部,以演出《调寇》、《临潼山》等老生戏为主,注重唱功和做功,质朴抒情,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扬州大学副研究员周福才(1964.6-),男,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1985年植物保护专业毕业,1997年昆虫学专业硕士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博士毕业,获农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学及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近10年来,在昆虫入侵生物学、蔬菜害虫的无公害治理、及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测方面,特别是非露地越冬地区烟粉虱的越冬、扩散、入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级等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6项成果分别获得教育部、江苏省政府和江苏省农林厅科技成果奖励。 1.工作经历 2010.10-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院长 2005.1-2010.10 扬州大学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评估室 秘书、副调研员 2000.4-2005.1 扬州大学农学院 办公室副主任 1998.9-2000.4 扬州大学科研处成果科 科长 1985.7-1998.9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农学院)科研处 秘书2.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 昆虫入侵生物学:主要研究非露地越冬地区烟粉虱露地种群的建立及暴发机制,为露地作物上烟粉虱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蔬菜害虫的无公害治理:主要针对蔬菜害虫,特别是保护地蔬菜害虫的生态学和行为学等方面的研究,为蔬菜害虫的无公害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技术。 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测:主要研究转Bt基因棉花Bt基因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及对环境生物的影响,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测和安全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3.近10年发表的主要科研论文 Fu cai-zhou, Shaukat Ali,Zhen Huang. Influence of the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Isaria fumosorosea on Axinoscymnus cardilobus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Biocontro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20(7):709 - 722 周福才,李传明,周桂生,顾爱祥,王萍. 烟粉虱体内几种抗性酶对寄主转换的响应. 生态学报,2010,30(7):1806-1811 赵斌,周福才*,李传明,周桂生,黄付根,周泽华,顾爱祥,吴蔚. 蓖麻和苘麻叶片粗提物对大棚番茄烟粉虱的作用.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31(4) 周福才,周桂生,李传明,杨益众,钦佩. 生物质能源植物组织提取液对烟粉虱的生物活性.应用生态学报,2009,20(3):603-608 周泽华,周福才*,赵斌,李传明. 江苏地区烟粉虱露地种群的建立与早期控制. 江苏农业科学,2009.29(3):130-132 . 周福才,任顺祥, 陈德华,李传明.外源Bt基因导入对棉花叶片维管束的生化物质含量和烟粉虱种群增殖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6):1508-1512 周福才,黄振,王勇,李传明,祝树德. 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寄主选择性. 生态学报,2008,28(8):3825~3831 李传明,周福才*,王萍,祝树德. 烟粉虱对寄主植物的适应. 华东昆虫学报,2008,17(4):314-320 周福才,王勇,李传明,陆明星,祝树德. 寄主种类、距离和种群密度对烟粉虱扩散的影响. 生态学报,2007,27(11):4913-4918 周福才,王勇,任顺祥,祝树德,周泽华. 烟粉虱的飞行行为与害虫综合治理策略.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2):451-455 王勇,周福才*,周泽华,李传明,汪茂联,祝树德. 烟粉虱在露地越冬地区的田间扩散研究.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28(1):83~87 王勇,周福才*,鞠瑞亭,朱铖培,李传明,祝树德. 江苏地区烟粉虱的越冬研究.华东昆虫学报,2007,16(2):87-91 周福才,任顺祥,杜予州,周桂生,沈媛. 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对烟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植物保护学报,2006,33(3):230-234 周福才,任顺祥,杜予州,王勇. 寄主转换对B型烟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昆虫知识,2006,43(4):524-526 周福才,任顺祥,杜予州,秦洁洋,周桂生,刘宗泉. 棉田烟粉虱种群的空间格局.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7):1239-1244 王勇,周福才*. 温室花卉烟粉虱的发生与控制. 中国花卉园艺,2006,(6):38-39 周福才,杜予州,任顺祥. 转Bt基因棉花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种群的影响. 华东昆虫学报,2005,14(2):132~135 周福才,杜予州,任顺祥,陈后庆,王勇,李瑛,秦洁洋,戴率善. 江苏棉田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及控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26(1):89~93 周福才,杜予州,王勇,任顺祥. 江苏棉田烟粉虱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江苏农业科学.2005.25(2):56-58. 周福才,杜予州,孙伟,于淦军,龚伟荣,陆自强,任顺祥. 江苏省烟粉虱寄主植物调查及其危害评价.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4(1):71~74 周福才,杜予州,孙伟,姚燕林,秦吉洋,任顺祥. 黄板对菜地烟粉虱的诱集作用研究.华东昆虫学报 2003,12(1):96~100 周福才,杜予州,陆自强,陈丽芳. 江苏发现B型烟粉虱危害.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4(3):37 胡荣利,徐蕾,周福才*,鞠国钢,陆自强. 沿江稻区第4代稻纵卷叶螟的成灾机制. 植物保护学报,2005,32(4):392-396 李瑛,周福才*,周桂生,李传明,王 萍,钦佩. 不同生育期蓖麻叶片的乙醇抽提物对小菜蛾幼虫影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0(3):87-90 王萍,周福才*,陈学好,吴蔚,胡其靖,顾爱祥. 烯啶虫胺灌根法对大棚黄瓜蚜虫的控制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2009,29(6):168-169 赵明,王萍,周福才*,顾爱祥,胡其靖. 虫口密度和温度对乌蔹莓鹿蛾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 王勇,周福才*,陆自强. 乌蔹莓鹿蛾的生物学特性.昆虫知识,2007,44(5):716-718 “*”通信作者。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