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云桥
释义

桥文化

“客路随云流水远,征舆坐与白云高。野溪清浅渡危桥,径策枯藤上紫霄。”

这是宋代明州文士楼钥的诗句,说的就是今余姚市鹿亭乡中村的白云桥

历史典故

鹿亭,明末清初·黄宗羲《四明山志》中说,梁代隐者孔佑在这里救了一头中箭的鹿,建亭护养之,这个村名为“鹿亭”,至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白云桥就在鹿亭东1.5公里的晓鹿溪上,刻在桥东侧的一副桥联是:“白水跨虹腰路通南北;云村留月影界画鄞余”。原来这座白云桥南通鄞县,北达余姚,是鄞县和余姚的界桥。桥下的山溪俗称大溪,古称长涧。《四明山志》中说:“长涧从斤岭发源,至它山,入鄞江,皆两山夹出。”大溪全长20公里,流经中村的最宽处达百米,而白云桥正好建在桥南的牛山和桥北盘山的山体延续部份,称石门谭,即成为白云桥基底岩石,桥边山峦高耸,翠碧如黛。唐·方干有“流水随寒玉,遥岑拥翠波”诗句。离桥1公里的下游,就是碧波千顷的鄞县皎口水库。

旅游景观

登临白云桥,犹如上天梯,桥全长25.3米,原共有石阶96级,南边有48级,北边现尚存30级,18级已在修筑公路时填没了。满月形的桥孔直径12.65米,桥面下宽上窄,桥顶的宽度仅3.3米。因此明代诗人王锡衮有诗赞道:“飞梯何经借鳌背,金绳直嵌山之侧。横空贯索插云溪,补天镶地真奇绝”。

拱桥的桥面上共有16根望柱,最高处的四根望柱上刻有两对雌雄狮子,桥身的东西两边各雕有两只镇水神兽,据传为龙生九子之一的好水之蚣虫夏,至今都完好无损。由于桥洞的拱圈已超过了半圆,达正圆的三分之二,因此这座块石陡拱式单孔石拱桥,犹如长虹临空,显得轻盈俊秀。为了增加上桥行人的安全感,桥面两侧各有9块长2米的护拦,并增设3-5米的引道,因此减少了上桥的陡坡度,而又加强了拱桥的稳固性,于是桥的西侧刻着:“地界鄞余二韭三菁歌利济,村连龚郑千秋万载庆安澜”的桥联,是对白云桥造福于大溪两岸村民的写照。

与这座又高又窄的白云桥相配套的,是南边与拱桥连接的20个蹬步石,这种山溪上特有的水上蹬步,不铺桥板,洪水可从石步磴间漫流而过,行人也可踏石渡水。它的原理相当于现代建造水库堤坝的溢洪道,起到溢泄洪水,保护桥身,增加桥身长度的作用。浙东民间工匠巧妙地利用当地地质地貌,因地制宜建造溪桥的聪明才智,使这座已历百余年沧桑的白云桥巍峨依旧,也使我们这一代人为此而倾慕不已!

庆元白云桥

白云桥,位于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南北走向,全长8米,净跨7.5米,矢高3.5米,面阔3.00米,有廊屋3间。明末年间建。

沿山涧拾级而上即是白云桥。为什么称白云桥呢?大家不结合这月山村的样子,想象一下,先人的创意。其实古人因月山村其形似月亮,是为蟾宫桂阙,云泉寺是佛祖居家之地,是为白云深处九重天,而月宫到佛祖居处是通过白云而至。因此月山村与云泉寺之间的桥,就好像是天上的白云。古人立意于此,故名白云桥,自诩月山村为人间仙境。

白云桥也是一座木拱廊桥,全长8.35米,宽3.75米,三间庑廊,中设佛龛,供奉送子观音菩萨,上悬 “白云桥”匾额。重檐歇顶檐正翅,小巧玲珑。桥依山石而建,桥身为木拱架,桥面上中间铺砌青砖成人字图案,两侧用鹅卵石拼砌成铜钱形状,是最考究的过道;从银屏峰飞泻而来的一股清泉经龙湫三井直奔于此而汇于举溪,桥下有一石潭,潭上潭下各有一落差十余米的急流飞瀑。在桥上可听到妙如古琴的流泉声,大有“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之韵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