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钟海明
释义

人物简介

钟海明,1950年生人, 77年就读哈尔滨工业大学,80届北京邮电学院工学硕士。84年起,时任电子部第三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现任中国有线电视学会副理事长、东方文化传播促进会秘书长、亚洲国际传媒董事长。

译书过程

当年第一位将截拳道(Jeet Kune Do)引入到中国的是钟海明先生。钟先生不仅是当年《李小龙技击法》一书的译者,更是一位文武双馨的学者和武术家。“李小龙是一位值得让国人了解和纪念的伟人……”

和钟先生谈起当年把《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 李小龙技击法》一书和截拳道引入中国之事,引发出了二十多年前一段令人十分感慨往事。

1980年,钟先生在北京邮电学院念研究生。由于多年习武的经历被泄露,时常有习武者前来切磋,其中也不乏希望拜师者。其中一位叫马丁的留学生引起了钟海明的注意。这位马丁,在当时十分特殊化的留学生小院支起帐篷,吊起了沙袋等各类器械,墙上挂了一幅相貌十分英俊的中国人的巨幅照片。走进马丁的宿舍,满墙都是这位英俊武生的练功照和杂志画版,钟先生第一次从这位留学生的口中了解到这就是“Bruce Lee—李小龙”。

钟海明回忆说:“从马丁的眼神和言语中透射出对这位中国人的无比敬佩。他告诉我,‘世界上知道的中国人只有两个,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就是Bruce Lee(李小龙),甚至对后者的知名度还会高于前者’。对于我们从毛泽东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来说,这一比喻确实太使我震惊了。然而,那时李小龙这位世界武坛巨星离我们而去已有七八年了,而国人却对这位让外国人彻底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形象的伟人还一无所知,这实在太可悲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世界各地无数的外国人对这位年轻的中国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呢?钟先生与马丁达成了默契,钟指导他一些练功的技法。马丁把珍藏的全套练功教材(四册)《Bruce Lee Fighting Methods》借给钟一阅。

钟海明一气读完了四册全书。对于仅看过老版武术书和五、六十年代体育类书籍的钟先生来说,真可谓是耳目一新,该书从基本功、拳法、腿法、步法到组合实用和实战技巧,都十分系统而实用,是一部实战武技的经典之作。

艰难的出版旅程

钟海明决意要将此书译成中文出版。于是,他译写了该书的简介,又将全书复印件一起送到住在他家楼下的徐才同志(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武协主席)手中,并介绍了该书的背景情况,希望能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来出。

而,当时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出版社竟然认为“这是本介绍打架的书”,担心在社会上容易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需要慎重考虑,因此事情就拖了下来。

出版社的犹豫,并未使钟海明放弃翻译此书。由于当时读研学业正紧,为早日完成译稿,便邀请身为驻外武官的好友徐海潮联手翻译,最后再由钟统稿。82年洋洋数十万字的译稿驮稿了。钟将书稿送到了出版社。在出版社丛明礼主任的支持和下,此书终于被纳入出版计划。

1983年3月,钟海明在《体育报》的武苑栏目中两期连载发表了《李小龙与截拳道》一文,在国内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然而书的审稿又出现了麻烦。由于此前从来没有翻译出版过英文的搏击对抗类书籍,也很少有同类的中文书籍借鉴。于是编审们在名词术语和动作过程的描述上也产生了一些分岐,双方各执已见。仅仅书名一项,钟海明便排除了“李小龙实战技法”和“李小龙武打技法”等意见,坚持了《李小龙技击法》的译名。对其中截拳道相当于“门户”的基本动作(ON-GUARD POSITION)一词,坚持定为警戒势,而非“预备式”、“戒备式”。稿子改了又改,反反复复,一拖又是两三年。

体育报《李小龙与截拳道》一文发表后,《武魂》、《武林》和《精武》等杂志闻讯追踪,希望钟海明能同意提前连载刊登《李小龙技击法》的内容。《武魂》1985年第一期抢先登出了其中的片段,国内开始掀起一股李小龙热。湖南、山西两家出版社也都竞相来函来电邀稿,希望出版此书,并承诺以高稿筹作回报(已相当于人民体育实际稿酬的十倍以上)。然而都被注重诚信的钟海明婉言谢绝了。直至完稿两三年后,《精武》和《中华武术》等杂志紧追不舍,才得以刊载部分内容。李小龙渐渐被国人了解,《精武》86年就预告了《李小龙技击法》一书的出版,广大爱好者都翘首期盼该书的出笼。

此时,出版社也重新调配人力,确定了杨丽云责编此书。钟海明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我印象中那是一位作风比较爽快,十分干练的中年女同志。在与我商定了基本操作方式和计划进度后,我们开始进入了封闭式的特别审校工作。每天一早我便骑车来到她家,直至晚间离去,我们把历次的校审稿逐字逐段地过,遇到分岐点需要讨论,由我翻字典解释名词术语,甚至连说带比划地说明某个动作的过程。一个星期以后,这本厚厚多的书稿终于啃完了。我们俩也都如释重负地出了口气。屈指一算,从1982年第一次交稿到1988年二月正式出版,整整用了近六年的时间。”

盗版者 VS 传播者

随后的十多年里,《李小龙技击法》一书一直成为人民体育出版社的常年畅销书,一版接一版地不断增印。一本厚厚的专业技术书籍发行量竟达数十万册之多,可见当年李小龙截拳道在中国之热。然而,更为令人惊叹的是自《李小龙技击法》一书出版后,全国刮起了李小龙的旋风,各种以李小龙截拳道为名的学校、武馆、培训中心遍地开花。1996年以后,由于国际版权问题,人体出版社停止了发行《李小龙技击法》一书。强烈的市场需求,为各种以《李小龙技击法》一书为母版和各显神通巧立书目的克隆版创造了机会。十多年来,以李小龙截拳道为主题的书籍竟达数十种之多。其中,某君剽窃《李小龙技击法》的内容,连续出版了《截拳道功夫教程》、《截拳道-李小龙实战功夫精粹》等近十种截拳道书籍。剽窃客摇身一变竟成了截拳道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据说,钟先生手上仍留有盗版者的悔过声明)。此类事情虽为正义人士所不齿,但从反面,也反映除当年《李小龙技击法》一书的影响之巨。

顺便提及,就在国内许多人以截拳道和李小龙为“衣食”时,身为学者的钟海明却在八十年代未就已淡出了这个圈子。据了解,当年与其共同参与此书翻译的驻外武官徐海潮,二人的稿酬总计却仅有一千多元。

心有灵犀 武海识珍

钟海明当年因翻译《李小龙技击法》一书,在媒体上介绍李小龙的截拳道而在中国成为李小龙截拳道的第一位传播人,绝非偶然。这不仅因为他能熟练地掌握专业英语,更主要是由于他当时已是有二十余年传统武术的功,并能以学者的眼光,对自己熟知且热爱的传统武术,进行理性的审视与思考。钟海明在2005年11月27日“纪念李小龙先生诞辰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李小龙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有着内涵十分丰富的武道哲学理念。他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武师,而是一位武术哲,一位武术学者。他主张将哲学的精神理念融进武术理,他希望通过武术的修行使学者达到塑造自我的目的。他的武学体系有着鲜明的武道合一的特征。李小龙凭借起雄厚的武术实力,把握时代的脉搏,遵循世界发展的潮流,果断地进行了一次历史性、革命性地武术变革,这是他成功的关键。”在对武学本质的认识上,钟海明与李小龙是相通的。

钟先生自12岁起,拜京城著名戳脚翻子大师吴斌楼先生为师,受益匪浅。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曾有文章和照片介绍这位文武兼修的“武秀才” ,《精武》杂志也曾以封面人物介绍这位戳脚翻子拳拳家。

钟海明时常讲先师吴斌楼倡导的武术三术:技术、艺术和医术。他本人就可以说是三术的受益人。由于自幼习武,底盘功夫扎实,当年在东北兵团劳动时,能肩扛280斤的盐袋,挑70多块砖(约350斤)依然行走如飞。多年习武提高了人的反应速度,而身手敏捷,他曾在三起车祸和两次房屋与砖窑倒塌中飞身跃出而幸免遇难。然而更为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竟然都是70年代初在其受政治迫害被关押在零下40多度的帐篷中达三个月之久,造成左腿严重肌肉萎缩以后的事。后来人们才知道由于在那“反革命”的四年中无人敢给其看病,全凭他身带的六寸银针,躲在蚊帐里靠自己给自己扎针治疗而挺过来的。回京后又靠每日三、四个小时的练功配合治疗才得以恢复。

谈到自我用针时,钟先生无不感慨地说,“这就是武术中三术之一的医术。习武之人多数懂些经脉穴位,再看些针炙书就很有帮助,自己用针的最大好处便是针感体会强。什么叫麻?什么叫胀和触电感?一扎便知。针感很好,每次扎针都是大汗淋沥,湿透床单。”就凭这银针自疗和顽强的毅力,钟先生硬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和身体条件下挺过了四年,却从未吃过药和歇过一天病假。多年来我们不仅一直为钟先生的传奇经历所惊叹,并产生由衷的敬佩,同时也给我们习武者带来许多人生的感悟。从身为东方文化传播促进会秘书长的钟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东方文化的深远影响,感受到了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内外兼修,德艺双修,正是这位武学名家的人生感悟和追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2: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