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书侍郎
释义

中书侍郎,中书省的长官,副中书令,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是中书省固定编制的宰相。中书令在汉朝开始设置,郎称之为中书郎,魏由通事郎改置,晋朝加“侍”,正式称为中书侍郎,东晋又曾一度改为通事郎,其中一人职掌诏命。南北朝时,设置四人。隋初为内史侍郎,炀帝时,员额由四人减为二人,又称内书侍郎,当内史令空缺时,内史侍郎开始参与朝政。唐初为内史侍郎,武德三年(620),复称中书侍郎。高宗曾改西台侍郎。武则天曾改凤阁侍郎,玄宗曾改紫微侍郎。唐中书令缺,侍郎即为长官,品级亦高于前代(南朝末为五品,隋正四品,唐正三品)唐代宗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最高的宰相,常常以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首席宰相。宋仍有此官。元丰改制后,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与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为宰相。又另置中书、门下侍郎为副相。徽宗政和中,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仍兼侍郎如旧。南宋初,复左右仆射原名,亦仍兼侍郎。建炎三年(1129),再改宰相官名,复置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侍郎乃废。元代中书省的长官称为中书丞相,明太祖废除宰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