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释义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南大学校本部,以传授知识和技术、训练科学思维和方法、培育科学精神和文明品德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及创新能力的“理工融合”的化学-化工类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简介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发展壮大。其前身可以上溯到1979年11月成立的化学系,这是学院发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成立之初就有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原理等六个教研室,充分体现了基础厚、口径宽、发展潜力大的特点。

发展历程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前身可以上溯到1979年11月成立的化学系,这是学院发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成立之初就有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原理等六个教研室,充分体现了基础厚、口径宽、发展潜力大的特点。1984年增设应用化学专业。1994年冶金物化专业脱离化学系成立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所;1988年化工原理教研室脱离化学系成立化工系,1994年原学校测试分析中心的化学成分中心分析室划归化工系;1994年2月化学化工新技术研究所成立。1999年7月,由原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和化学化工新技术研究所组建成立中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2年5月,由原中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原湖南医科大学相关化学教研室、原长沙铁道学院化学教研室、组建成立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院发展史上第二块里程碑的树立标志着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它已经成为集教学科研、应用开发、人才培养一体的综合型理工科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在册教职工154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47人,含博士生导21人,工科化学教学基地首席教授1人,硕士生导师34人。现有各类专业学生145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0人,硕士研究生150人,本科生1170人。学院拥有化学系统、化学工程系、科学分析系、应用化学系五个系、一个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功能材料化学、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化学电源、化工冶金、应用冶金物理化学、现代仪器分析、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等13个科研所。

学科设置

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点、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冶金物理化学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及冶金物理化学12个硕士点和化学工程与技术1个工程硕士点。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3个本科专业,均可实行学、硕、博连读。

基础设施

学院拥有3栋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实验大楼,价值2000多万的大批先进仪器设备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计算机及语音设备和多媒体教室处于全校一流水平。科学研究领域以高新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方向,涉及化学、化工、材料、生物和环境等诸多领域。 2000年以来,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3600多万元。发表论文1800多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

学术交流

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国际交往更加密切,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地的大学建立了协作交流关系,每年有十多个国家20多名海外学者来院讲学,并有许多国内知名专家被聘为学院名誉教授。

教学改革

学院是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的建设单位(全国仅9家)。中南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建设项目于1996年底正式启动,这是继中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以及“211”工程建设之后,国家教育部在我校工程教育方面组织的重大改革和建设项目。基地建设的总目标是: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建设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体,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一套适应21世纪工程技术人才素质培养要求、符合化学教学规律的课程教学体系;建成集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型功能为一体,以培养冶金、材料、化工、矿物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为特色,又能满足工程技术开发和学科发展需要的设备先进、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化学教学和实验中心。基地成立以来已投入经费500多万元,并于2005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验收,并被评为优秀基地。2000年获湖南省教育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年来,共编写和出版教材30多部。以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为依托,学校每年从全校新生中选拔优选分子组建化学教改班,对教改班学生实行优材教育,成效显著。

教学理念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操作能力过硬、社会适应广泛、素质发展全面的特点。近年来,学院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模竞赛等竞赛中获多项奖励。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遍布于化学工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行政事业等领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高达35%;学院积极鼓励和奖励优秀大学生,目前学院有广州天赐材料有限公司设立的“天赐”奖学金、深圳比克电池有限公司设立的“比克”奖学金、惠州新实达实业有限公司设立的“新实达”奖学金、江门市芳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的“芳源”奖学金,奖学金总额已达25万元/年。

风景这边独好。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正面向未来,积极服务于“科教兴国” 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全院青年学生奋发有为,教职工团结一致,为把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建成国内一流的化学化工学院而努力学习、工作。

现任领导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现任院长是黄可龙教授,书记冷帜明。黄可龙,男,1955年12月-2011年5月8日,汉族。1978年元月考入中南工业大学,1999年获材料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被评聘为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固态离子学会理事,中国功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应用无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化工学报》编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湖南省科技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主要研究方向为:

1.信息功能材料化学。研究高能电池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间关联与稳定性,新概念储能全液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太阳能电池用纳米孔、管、丝等的设计与应用,纳米薄膜阵列研究,纳米氧化物沸石、能源介孔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2.药物纳米制剂及其关键材料化学。改性聚合物及其盐的配位及药物释放,小分子化合物的组装及形成纳米化合物的性能及应用。

3.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制剂功能化。研究手性化合物对金属离子及天然产物活性分子的识别功能。

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8名,硕士研究生26名,其中包括2名外国留学生。带领的课题组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863”高技术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教育部、湖南省重点科技项目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近年来,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40多篇被SCI、EI等国际检索刊物所收录;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先后获湖南省首届青年化学化工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

地理位置

学院名: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中南大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