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住宅实验室
释义

背景介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住宅实验室是设在国有企业、并在行业中首家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以住宅性能与建成环境新技术领域为主要研发目标、具有住宅性能检测与检查资质的双认证机构,也是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承担机构,同时承担着企业的重点研发任务。

住宅实验室始建于1989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以住宅建筑性能和产品为主要检测对象的实验室,也是唯一一个具备双认证资质的专门实验室。住宅实验室在我国率先开展了住宅性能研究,建立了我国住宅质量与居住标准的量化基准,为我国规范住宅建设质量和制定《住宅设计规范》、《住宅性能评价标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自1989年以来,住宅实验室根据我国住宅建设发展需要和建设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了大量的测试与研究试验工作。目前实验室已获得8大类32项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测试,同时还可在其它5类25个项目领域进行实验研究测试,其研究测试能力基本覆盖住宅的大多数重要性能。

经过二十多年的工作实践,实验室在组织机构、人员素质、仪器设备、检测工作环境条件和管理及研究水平等各方面得到逐步完善。2000年6月16日首次获得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成为我国首个获得认证的住宅实验室。2005年4月经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复评审,不仅维持了本实验室的认可资质,而且批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扩项。2006年7月再次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现统一更名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监督、扩项评审,并且批准了住宅共用排风道系统性能检测、建筑物围护机构传热系数检测扩项的申请。住宅实验室是我国最早开展住宅共用排风道系统性能检测研究并创建相关测试方法、标准的单位,是国内首个获得住宅共用排风道系统性能检测认可的实验室。

住宅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气相色谱工作站(SP-3420)、热舒适度测试系统(INNOVA 1221)、多通道噪声分析系统(AWA6290A)、噪声信号发生器、轻量击声器、标准音校准器、照度计、亮度计、热线风速计、数字压力计、红外线CO2分析仪、数字微压计、水嘴试验台、便器水箱试验台、地漏试验台、便器洗净排出试验台、弹簧测力计、换气设备试验台、环境氡测量仪、甲醛·氨测定仪、甲醛分析仪、分光光度计、建筑热工与热流自动测试系统、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检测装置、温湿度自记仪、红外热成像仪和住宅设备系统性能足尺模拟实验塔等。

住宅设备系统性能足尺模拟实验塔,简称为“万科住宅实验塔”,是由住宅实验室负责运营的目前世界最高的住宅系统性能检测塔。它将形成国内住宅性能检测覆盖面积最广的实验基地。该实验塔总高度122.9米,将于2012年上半年投入运营,可用于开展高层和超高层(包括多层)的足尺度实验研究和开发,包括住宅排水系统性能、排水管道噪音、排烟排气系统、室内热环境、节能节水技术与产品、建筑外挂部品、雨水系统、建筑高空坠物实验等。万科住宅试验塔是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一高的住宅设备系统性能检测塔。在此之前,日本国立都市住宅技术研究所所属的住宅实验塔为世界最高(高108m),此试验塔为日本的建筑法规、行业标准的编制以及住宅设备检测等提出了坚实的实验数据。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兴起,万科住宅实验塔也将会发挥其重要的实验和检测作用。

已完成的测试任务

2003年承担了国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提高住宅性能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在住宅性能现状调查与现场实测研究中开展了大量的测试与评估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

2004年全年为国家、部委开展课题研究,共完成4969例住宅室内空气测试与评估、110例住宅适用性能测试与评估和69例住宅采光性能调查与评估。

2003年-2005年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居住区及其环境的规划设计研究”,对全国8个城市的不同住宅类型室内空气品质影响因素分析、总结与综合评价工作。同时承担了对全国8个城市的新建住宅小区进行了室内物理环境实测调查,内容包括分户墙、分室墙、外墙、楼板、户门的空气声隔声、楼板的撞击声隔声、住宅采光、住宅气密性和排气道系统性能。

2003年-2005年承担了国家“十五”科研攻关计划项目—“小城镇绿色住宅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中的有关住宅性能测试任务。2006年年底通过全国竞标,实验室申请到了多项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计划支撑项目,并以此为契机,力争在多个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

2005年至2009年,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对平谷区玻璃台村、将军关村、挂甲峪村的太阳能热水供热采暖系统进行了从建筑设计到太阳能系统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的技术服务,并进行了多个采暖季的跟踪测试。

2007年,科技部科研院所课题“住宅排水系统卫生性能研究与技术研发”,租用日本积水化学株式会社位于日本滋贺县的17层排水实验塔,进行了排水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开展了15种系统、不同工况下的近百组实验,实验周期长达3个月。

2008年12月,住宅实验室正式向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提出“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和“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两项申报实验室检查机构,既可以进一步落实和推动已经开展多年的住宅性能检测与评估工作,又可以填补实验室检查机构领域住宅性能完整系统检查的空白。

2009年,结合科技部科研院所专项资金项目“居住建筑太阳能供暖系统平衡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组在北京工业大学高技术能源实验楼原有地源热泵实验台的基础上,设计、扩建了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了一个完整周期的蓄释热试验。同期在上海和北京分别对吸附式与吸收式制冷机组进行了大量数据跟踪和分析。

2010年,结合承担的“住宅节能技术标准研究”、“住宅节能关键技术研究”等“十一五”课题(在全国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气候区,实验室对52户农村住宅开展了热环境检测和监测,其中已在北京地区进行了5个测试周期的数据采集工作;在全国31省进行了周期为1年、共40个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性能实测,获得了10余个项目的海量数据。“十一五”课题“城镇总体规划对人居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价技术研究”,对4个住区建成环境开发前后的测试与评价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在环境物理因子确定、建设技术与环境质量关联度方面积累了经验。

2008年至2010年,实验室参与了十一五“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示范工程”课题的工程监测任务,主要负责四个示范工程(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生态办公楼、南通欧贝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低排放样板房、西藏自治区高原生态节能建筑和青海省高原生态节能建筑试验示范工程)的系统设计、调试与运行监测,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数据。

2011年,科技部科研院所专项资金项目“高集成住宅隔墙组合与管线更替关键技术开发”课题形成高集成住宅示范工程“雅世·合金公寓”,实验室组织对其进行隔声、能耗、室内空气品质、人体舒适度等的全面检测和监测,对示范工程后期的运行和使用情况进行把控,为高集成住宅建成环境的运行情况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

从“十五”开始进行替代粘土砖的“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研究与开发,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连续支持下,形成了成套技术和产品。“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是全球第一个以农业生产剩余物“秸秆”和工业生产剩余物“工业灰渣”为主要原料的粘土砖替代产品,创新地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胶凝在一起,通过模压成型,可作为承重墙材和填充墙材,在资源条件丰富地区,大量应用与建筑工程中。8年的研究开发,形成了“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成套技术”和3部行业标准,其中,“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成套技术”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由中国技术交易所进行公开交易;而3部行业标准已发布实施,按时间排排序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植物纤维石膏渣空心砌块应用技术规程》CECS 201: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植物纤维增强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228-2010;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植物纤维增强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JG/T327-201;200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示范应用已完成,并形成4条专门生产线。与普通混凝土砌块比,“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在保温隔热和低碳环保性能以及价格成本方面具有竞争力。

2007年至今,作为持续投入住宅实验室建设的重要项目,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与万科集团合作建设住宅实验塔,由万科集团投资建设、由中心研发设计并负责运营。实验塔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万科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内。住宅实验塔总高度为122.9米,其中地上37层,层高3米,地下1层,层高4.5米。该塔于2011年下半年投入运营,可用于开展高层和超高层(包括多层)的足尺实验研究和开发,包括住宅排水系统性能(包括定流量排水和器具排水两种实验方法)、住宅排烟排气系统、住宅热环境、给排水和空调换气等相关产品的性能。

万科实验塔将成为集研究、开发、认证功能为一体的住宅系统性能实验室,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国际先进的住宅系统性能检测手段,表明我国住宅系统研究从重形式向重实测发展,为整体提升住宅系统性能、乃至住宅性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奠定了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的基础,同时构建国内外住宅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交流平台,直接切入该领域国际领先的研究高度,对于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期主要科研任务

住宅实验室近期主持并参加“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项、其子课题项目6项、星火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项目5项、完成部委相关科技攻关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以及协会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研究项目,具体项目详见下表:

实验室研究成果获奖、专利及标准编制情况

实验室主要研究成果获奖情况:

国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提高住宅性能关键技术开发研究”,2004年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建设部部长基金应急课题——城乡社区建筑与环境和公共场所防控“非典”类流行性传染病应急管理措施以及对策研究,2004年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居住区及其环境的规划设计研究”,2006年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建设部联合攻关项目——“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与改善技术研究”分项课题,2004年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小城镇绿色住宅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2006年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 179:2005),2006年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建设部课题——“室内环境现状调查和综合研究”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建设部标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专利情况:

通过国家“十五”课题“居住区及其环境的规划设计研究”、建设部联合攻关项目“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与改善技术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小城镇绿色住宅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整治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课题在中国城市及农村地区开展的环境监测工作,研制了一批适合环境中空气、水、土壤中污染物快速检测的仪器。主要专利情况如下:

固相二氧化氮气体采样管,专利号:ZL200820142247.7

固相氨气采样管(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920307859.1

固相二氧化硫采样管,申请号:201020187786.x

环境空气质量检验箱,申请号:201020187794.4

用于快速检测水中硫酸盐的装置,专利号:ZL200920095485.1

快速测量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测量装置,专利号:ZL200920096653.9

一种吸水取样水质检测管,专利号:ZL200820303375.5

环境检测数据传输实时远程无线传输模块,专利号:ZL200920311269.6

发布实验室企业标准4部:

CAGLAB/P EVDT R(A)R-2010 V1.0,《农村生态环境空气快速检测箱》;

CAGLAB/P EVDT R(W)R-2010 V1.0,《农村生态环境水质典型污染物快速检测箱》;

CAGLAB/P EVDT R(S)R-2010 V1.0,《农村生态环境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快速检测箱》;

CAGLAB/E HDEC R-2010 V1.0,《农村生活用能评价标准》

主编或参与标准编制情况: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被动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

国家标准《建筑隔墙用保温条板》

国家标准《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

国家标准《建筑用植物纤维墙板》

国家标准《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

国家标准《建筑隔墙用保温条板》

国家标准《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

国家标准《建筑用植物纤维墙板》

行业标准《纤维增强混凝土轻型装饰墙板》

行业标准《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228-2010

行业标准《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

行业标准《建筑光热构件通用技术条件》

行业标准《建筑光伏构件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国家标准《卫生间配套设备》

国家标准《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

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CECS175:2009

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

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农村景观环境工程技术规程》

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农村住宅用能测试标准》

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农村住宅用能测试标准》

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农村住宅用能核算标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7: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