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剪影 |
释义 | 剪影艺术简介剪纸起源于中国,在《汉书.外戚传》中就记载,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思念不已。少翁于是为汉武帝招魂。在宫中夜张灯烛,设帷帐,陈列酒肉,让汉武帝坐在另外一座帷帐之中。少翁作法,汉武帝果然遥遥望见帷帐中李夫人栩栩如生地出现了,一会儿坐一会儿走动,还是那么年轻漂亮,还是那个朝夕相处的枕边人。汉武帝只恨不能上前拥抱,惆怅地唱了一首爱情歌曲:“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少翁所作之法就是用剪影做了一幅李夫人的形象。后随丝绸之路传入外国,后兴盛于欧洲。 剪影艺术广泛流传于中国乡土民间,它通过一代又一代富有创造力的民间艺人心口相传而枝繁叶茂,通过民间艺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发扬光大,到目前为止已经是一个百花盛开的艺术门类! 简单来说,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形态明显没有影调细节变化的黑影,一般为亮背景衬托下的暗主体。剪影画面的形象表现力取决于形象动作的鲜明轮廓。剪影不利于表现细部和质感。 2、剪纸形式的一种。运用剪刀和黑色纸(或重色纸)剪制人物、动物或其它物体的典型外轮廓,无内部结构。通过影的造型表现形象。 3、写作手法,剪取一个大事件或大事物中的一个小片段来加以描写,这种描写的作用就是“以小见大”,其在哲学上的根据就是“通过部分获知全体”。 4、作为剪影的一个分支,人像剪影主要表现人物头像的侧面,更能表现人物面部曲线的美,表达出人物的抚媚隽永,刚毅浑厚! 剪影艺术特点剪影师傅工作时,不用临摹,不用笔画,抬眼一看,人物的特征就全部记在心里。一剪子下去,眉眼鼻口棱角分明,凹凸起伏浑然天成,线条匀称流畅。仅仅二十多秒的时间,一幅惟妙惟肖的侧身人像就呈现在观众面前。可以简单的总结成四句话: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摹仿力和准确的判断力。作画时不仅求其形似,更追求神似,注重抓住人物瞬间的表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丰富感情,突出剪影独特的神韵。手中的剪刀仿佛是一支运用自如的画笔,在方寸纸上尽情描绘。人像剪影作品,不能简单地说是一张人物侧面肖像,确切地说,是一幅精心绘制的工笔画,是从剪影师傅心里流出的一首诗。 正是因为由于剪影艺术的这些特点,所以对剪影艺术的从业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架熟就轻,游刃有余,眼毒手狠,一蹴而就。要做到这一点,不是朝夕之功,不能浅尝辄止。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剪影艺术虽非如此,但是长期的基本功锤炼是必不可少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大量的基本功练习,对自己的技艺提高很有必要。 作者:朱汉瑞 剪影的主要工具在进行剪影操作之前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准备工作是必须的,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工具篇。 剪影艺术的工具使用比较简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剪刀和纸,另外可以准备托背纸(可以自己设计印刷,图案、纸张大小、厚度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爱好进行)、相框、覆膜机等,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购。以上材料可以在各地市场上购买到。下面就各种工具进行详细解释。(各种工具都是以笔者的习惯进行说明,大家可以多多涉猎,大胆尝试新的工具,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顺手的工具在手,必将使你的技艺如虎添翼,艺术效果达到最佳水平)。 1、剪刀: 剪刀用来剪的是纸质的材料,所需的力量较小,对剪刀的强度要求不大,但是刀刃必须锋利,剪口松紧适中,尺寸以8—15厘米,刀锋轻巧细长,剪刀造型流畅精美为宜。如图: 剪刀锋利易损坏,注意保养。每次用过之后小心擦拭刀口,清除浮着在刀口的一些胶质、纸上的掉落细毛和腐蚀物,定期紧固,可以明显延长剪刀的使用寿命。剪刀用的时间长了,就有了感情,用着会更适手。 2、纸张: 纸张的选择比较关键,纸的质地、颜色一个方面显示了艺术家个人的审美取向,另一个方面也要适应市场上的流行色,适应大众的口味。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谨慎地选择纸张的质地和颜色。 ①、剪影图像纸张的选择: 剪影要选择质地紧密、平滑柔韧、有一定质感的纸张进行,可以有很淡的肌理效果。纸张的明度要暗,以纯黑、深灰、中灰为主,明度太亮出不来剪影效果。色相选择可以自定,偏红、偏紫、偏蓝都可以,靠自己的色彩审美爱好决定。 具体来说可以选择以下几种纸张:如色卡纸、云纹纸、即时贴等,也可以自己寻找新的纸型,形成自己独特的习惯和风格。笔者推荐剪影专用纸,质感较好,有很强的剪影效果。近年来也有一些艺人采用常年红、红色宣纸进行剪影,效果也不错。 ②、托背纸的选择: 托背纸选择较厚,有一定硬度的卡纸、铜版纸为宜,能够支撑整张剪影,不致变形起皱。尺寸裁成自己需要的大小,图案可以自己设计(由印刷厂设计印刷),也可以不要图案。 纸张见随图书附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