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家谱通论 |
释义 | 版权书 名: 中国家谱通论 作 者:王鹤鸣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532554515 开本: 16开 定价: 98.00 元 介绍在中华民族祭奠先祖、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前夕,一部历时十年深入研究中国家谱的学术专著《中国家谱通论》在沪出版。 作为“十一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成果,这部60万字专著的出版填补了中国在家谱系统研究方面的空白。 内容由上海图书馆研究员王鹤鸣撰写的《中国家谱通论》,分成经纬两编,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国家谱五千年来的起源、诞生、兴盛、转型、完善、普及和新修,其中许多论述和观点都是中国家谱研究方面的创新。 图书目录绪论 一、什么是家谱 二、家谱的种类 三、家谱的沿革 四、家谱的价值 经编 一、中国家谱的起源 (一)中国家谱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 (二)口传家谱 (三)父系口传家谱从母系口传家谱发展而来 (四)结绳家谱 (五)甲骨家谱 (六)青铜家谱 二、中国家谱的诞生 (一)周代完整系谱的出现 (二)史官修谱制度 (三)《帝系篇》、《世本》的问世 (四)汉代谱学的发展 三、中国家谱的兴盛(上) (一)魏晋南北朝家谱兴盛的原因 (二)谱学著作和谱学世家 (三)家谱内容和特点 四、中国家谱的兴盛(下) (一)唐代官修谱牒发展的原因 (二)三次规模巨大的官修谱牒 (三)私修家谱迅猛发展 (四)家谱内容 (五)家谱种类 (六)谱学名家 (七)唐代皇族谱牒 五、中国家谱的转型 (一)宋代官修公谱废绝、私修家谱兴盛 (二)欧阳修、苏洵创立五世图式谱法 (三)宋代谱学变革 (四)朱熹的谱学思想 (五)简介《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 (六)宋代皇族谱牒 (七)呈过渡形态特征的元代家谱 六、中国家谱的完善 (一)明代家谱数量大幅上升 (二)朱元璋的“圣谕六言” (三)明代家谱以朱熹“三纲五常”伦理思想为宗旨 (四)家谱体例、内容的完善 (五)祠堂、祠产 (六)规模宏大的会通谱、统宗谱 (七)程敏政的谱法与谱辨 七、中国家谱的普及 (一)清代、民国时期家谱体例与明代比较 (二)清代、民国时期家谱数量激增 (三)家谱续修 (四)领谱、藏谱和验谱 (五)章学诚的谱学理论 (六)少数民族编修家谱 (七)清代玉牒 (八)孙中山的三篇谱序 (九)20世纪谱学名家 八、中国家谱的新修 (一)台湾地区编修家谱简况 (二)大陆地区编修家谱简况 (三)海峡两岸、海内外宗亲共同编修新谱 (四)新谱对旧谱的继承与创新 (五)特大型会通谱、统宗谱 (六)传承中华历史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 纬编 一、中国家谱的体例、内容(上) (一)谱名 (二)祖先像赞 (三)目录 (四)修谱名目 (五)谱序 (六)凡例 (七)恩荣录 (八)谱论 (九)姓氏源流 (十)世系 二、中国家谱的体例、内容(下) (一)传记 (二)家法 (三)风俗礼仪 (四)祠堂 (五)坟茔 (六)族产 (七)契约 (八)艺文 (九)字辈、排行 (十)领谱字号 三、中国家谱的数量 (一)中国家谱知多少 (二)中国主要藏谱单位 (三)国外主要藏谱单位 四、中国家谱的姓氏 (一)存世中国家谱的姓氏 (二)中华姓氏的起源 (三)中华姓氏发展轨迹 (四)中华姓氏的特点 五、中国家谱的体与魂——以徽州家谱为例 (一)中国家谱以欧、苏五世图式为躯体 (二)中国家谱以朱熹理学思想为灵魂 六、中国家谱的图像 (一)祖先像 (二)住宅图 (三)祠堂图 (四)坟墓图 (五)其他图 七、中国家谱功能的嬗变 (一)萌芽阶段:优生功能 (二)兴盛阶段:政治功能 (三)普及阶段:伦理功能 (四)新修家谱:文化功能 八、《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 (一)著录家谱文献书目历史回顾 (二)《中国家谱总目》的立项 (三)《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经过 (四)《中国家谱总目》的特点 (五)编纂《中国家谱总目》的意义 附录一 上海图书馆整理、开发家谱资料工作大事记(1996-2001) 附录二 中国家谱论文索引(1874-2008) 附录三 主要家谱网站名录 后记:迟到的研究工作的春天 …… 意义“家谱与方志、正史共同构成了中华历史学大厦的重要支柱,但家谱资料的整理、开发与研究,明显落后于正史与方志。”王鹤鸣说。 王鹤鸣表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社会变迁历经沧海桑田,身处其中的百姓家族无论大小、不分贵贱,都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些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 比如,关于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最早记录,就是在一本家谱中发现的。 据王鹤鸣介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史学界曾认为中国人第一次参加世博会是在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但据北岭徐氏宗谱中记载,徐瑞珩以自己经营的中国特产“荣记湖丝”参加了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并获得了金、银大奖,这是中国人参加世博会的最早记录。 王鹤鸣说,“北岭徐氏宗谱关于世博会的最早记载,生动说明了家谱中的史料,可以弥补正史与方志的不足。”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外保存中国家谱数量最多的单位,目前藏有中国家谱近2万多种、20余万册,收藏的家谱覆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尤以浙江、安徽为最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中国各种各样的家谱网站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呈现出来。据《中国家谱通论》统计,截至去年,中国主要的家谱网站至少已有169个。 2000年至2008年,王鹤鸣还主编了《中国家谱总目》,首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中国家谱汇编成目,共计收录中国家谱52401种,是迄今为止收录中国家谱最多的专题目录,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提供了一个完整“路线图”。 见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各族人民相互交融、共同促进社会发展、创造繁荣文化的历史。少数民族家谱是中国家谱园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本本少数民族家谱见证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 据《中国家谱通论》作者、上海图书馆研究员王鹤鸣介绍,在中国现存的各少数民族家谱中,以满族的数量最多。满族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主流民族,享有很多特权,同时也有很自豪的祖先和家世值得记录,因此,满人修家谱的现象无论在清朝还是民国时期,都是比较普遍的。在现存的满族文字家谱中,有纯使用满文的,有满汉两种文字对照的,也有仅使用汉文的。 蒙古族是个豪放的民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创造了辉煌业绩的民族。蒙古族十分崇尚英雄,在未有文字之前,在广阔的草原上就流传和吟唱着各种英雄的事迹和传说,其中包括了英雄的家世,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口传家谱”。蒙古文字创立后,一部分口传历史和英雄家世被记录下来,形成了文字家谱。元朝建立后,沿袭金制,设置大宗正府,专司修撰皇室家谱,但由于“元之宗系,藏于金匮石室者甚秘,外延莫能知也”。 在一些使用汉字的少数民族中,对汉族家谱中有关儒家文化、伦理道德的内容和明昭穆、序尊卑的修谱理念十分认同,很多家谱,汉族家谱中所具有的内容和结构已完全具备,如果不看族源,已经与汉族家谱没有什么区别。有的在编谱过程中还尽量淡化本民族特色,以汉人中的名臣名将作为祖先,如回族郭氏,有许多就上溯到唐代郭子仪;畲族钟氏,也上溯到上古时微子,以后历代均有名人,堂号“颖川堂”,如同汉族的世家大族。 “中国少数民族家谱历史悠久、种类多样、数量可观,虽深受汉族家谱的影响,但又保持各少数民族自己的特色,大大丰富了中国家谱的内容,”王鹤鸣说,“分析研究少数民族家谱,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各少数民族历史发展沿革和文化习俗,而且也提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过程中的诸多历史痕迹和见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