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
释义 | 20世纪50年代,兰州大学地理系参与了国家防沙治沙研究,但国际水准的研究工作始于80年代中期,当时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与兰州大学合作开展巴丹吉林沙漠形成演化研究,研究工作受到德国基金会和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这一合作研究一直延续至今。期间,正是由于这一活跃的合作研究,促成了兰州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正式校际合作的建立。1999年,德国基金会(DFG)又批准了8项中德合作研究项目,开展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古居延海演化研究。2000年,“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简称中德中心)正式向北京“中德科学中心”申报,2001年获批准并资助中心活动,兰州大学也正式下文成立该中心。中德中心的核心研究人员由兰州大学干旱环境和古气候中心(CAEP)和柏林自由大学中亚生态与多学科中心(EDCA)研究人员组成,吸收国际上从事亚洲中部干旱环境和古气候研究的知名科学家参加。 研究重要性及目标 亚洲中部干旱区由中国西部、蒙古和中亚干旱区组成,是世界上十分重要的干旱区之一,它通过西风环流、蒙古高压和季风环流与高纬和赤道变化密切联系,敏感地记录了全球重大气候事件和构造事件。它的形成演变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直接相关。冬季风与夏季风的耦合或冲突正是中国西部干旱环境时空变化的控制机制。更重要的是,亚洲中部干旱区环境的时空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全球气候环境意义。首先,亚洲中部干旱区是联系北半球高纬和赤道低纬气候变化的枢纽地区,是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相互作用区,应当敏感响应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其次,该巨大干旱区的范围变化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太阳能吸收总量的变化,从而通过反馈作用影响着大范围的温度变化,甚至降水变化;此外,该干旱区范围的变化及其对大气粉尘的贡献也许直接参与了全球二氧化碳的平衡过程,进而直接地影响全球气温的变化。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很大程度上受控于中低纬浅海植物生长量的变化,后者取决于西风带内陆源粉尘供给的有效性,而包括我国西部高寒干旱区在内的中东亚是全球(特别是北半球)风尘气溶胶的最有效源区。亚洲中部干旱环境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影响已经成为重大地学前沿问题,引起了众多中国和其它国家的科学家的关注和参与,已成为国际过去全球变化的研究重点。 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干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每况愈下,结果使有限的环境承载力进一步下降。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土地质量的不断退化,气候的更不稳定,水资源的持续危机,沙尘暴的频繁爆发,不但对大区域空气质量产生严重的污染,而且影响全球变化。这一系列问题要求我们应当对其形成机制和现代过程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以期为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根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