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智育 |
释义 | 释义词目:智育 拼音:zhì yù 基本解释 [intellectual education] 提高才智、发展智力的教育 详细解释 开发智力的教育。有时亦单指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五:“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朱光潜 《谈美感教育》:“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 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育随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据《周礼·地官》记载,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已有六艺之教;其后,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到宋代程朱理学兴起,都是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这种智育总是和封建伦理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在西方,古希腊雅典的教育中,以语法、修辞、逻辑(或辩证法)以及算术、天文、几何、音乐等作为奴隶主学校的智育内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学校智育进入一个新时期,增加了许多新学科。17世纪以后,英国思想家F.培根、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提出传授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知识的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开始实施普及初等教育,自然科学在中小学教育中逐渐取得重要地位。近现代,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普及 ,在智 育 理论问题上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社会主义学校智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并培养科学态度,为学生奠定比较完全的知识基础;积极发展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智育的概念与功能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智育的意义可以从其必要性和可能发挥的功能两个角度去理解 1、 人的智慧水平有通过智育去培养的必要 1)在没有学校教育的参与下,人的智力也会在生活中得到一定的发展 2)要智力潜能力得到充分发展,需要将物化的智力成果(客观知识体系)同主观的智力成果(主体的认识能力)结合 2、 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1) 社会角度,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2)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