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螺镇
释义

白螺镇隶属湖北省荆州市,全镇方圆138平方公里,辖三个管理区一个街道办事处,28个行政村,三个居委会,总人口42000人,耕地面积57800亩。全镇辖2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一居、二居、引港、凤凰、先锋、新明、联盟、工农、阳光、韩埠、支许、贺沈、王李、毛桥、贺刘、五里庙、瞿李、红墩、张先、雷刘、高黄、朱田王、荆红、荆江、薛桥、六弓洲、万马、红山、杨林山。镇政府驻白螺矶。

中文名称:白螺镇

外文名称:Bailuozhen

所属地区:中国 湖北

面积:157平方公里

人口:4.51万人(2008年)

简介

白螺镇地处湘鄂边陲,江汉平原南端,东临长江,南接洞庭,西纳川水,经枕洪湖,与岳阳楼隔江相望,和大荆州一脉相承,是湖北省18家省际边贸“口子镇”之一,全镇总人口4.51万人,面积157平方公里,境内盛产优质大米,湘莲、黄豆、棉花等农产品,洪湖野鸭、河蟹、黄鳝、中华鲟等水产品饮誉中外,砖瓦厂、造纸厂、铝箔纸厂、编织袋厂等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基础设备齐全,处于营利性运转状态。固有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以及合理的产业结构为白螺镇的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01年,白螺镇工农业总产值为1430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178.9元,对比2000年分别增加10.7%、11.7%,截止2002年5月30日,白螺镇工农业总产值已达6833.3万元,其中农业生产值为4166.7万元,分别对比2000年同期增长874.58万元,531.87万元,增长率12.8%,照此增长速度推测2002年白螺镇工农业总产值将达16400万元,人均纯收入可达3636.4元。

小镇白螺,作为大荆州的东南门户,经济战略地位十分显著。沙洪公路贯通全境,白螺矶轮渡把沙洪公路和107国道、京广铁路连接起来,从白螺过江可直驱岳阳、长沙、广州。千吨级船舶从这里穿江出海,江汉平原丰富的农副产品从白螺码头源源不断流出去,而广州深圳上海的工业产品和生活物资又从这个口岸滔滔不绝地运进来。

白螺镇-沿革

民国为白螺乡,新中国成立后改设白螺区,辖柘木、白螺、螺山和尺八部分地区,1952年土地改革后将其境内的新圩洲、六弓洲等属湖南省管辖之地划归白螺区管辖,同时划出螺山和尺八;1958年改白螺区设白螺公社,1975年析白螺公社为白螺、柘木公社;1978年又合并为一个公社;1984年合并设白螺区。自身境内的新圩洲、六弓洲等地又归湖南管,五二年土地改革是才划过来,螺山和尺八同时划出去;五八年改白螺区为白螺人民公社,七五年分成白螺、柘木两个公社;七八年又合并为一个公社;八四年改为区;八八年再次分成一乡一镇。

白螺镇-特色产品

在县委“水产兴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针的指导下,白螺镇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四沿资源,通过几年的发展壮大,全镇已基本形成了四个独具特色的农业种养项目。

野鸭

白螺镇阳光村地处洪湖湖区,沙洪公路穿境而过,野鸭一直是该村的特色农产品。阳光村野鸭养殖逐成规模,“阳光野鸭”开始享誉市场,“野鸭村”的美名为阳光村指明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2001年,全村养殖野鸭12万只,阳光人几乎每家每户都养有野鸭,多则三五千只,少的也有百只以上,尽管2001年野鸭的市场行情没让阳光人赚上一笔,但他们独特的野鸭情感让他们对2002年仍充满了希望,据调查,阳光村野鸭养殖有望突破15万只。另外,受阳光村的影响,白螺镇工农村、韩埠村少数群众也有意尝试养殖野鸭。据统计,2002年全镇野鸭养殖数量将达20万只以上。照此发展趋势,野鸭有望成为白螺镇的拳头农产品。

湘莲

湘莲是白螺镇仅次于稻谷的种植项目,主要集中种植在洪湖湖区,地势低洼的湖田里,常以鱼莲共生的模式进行种植。2001年全镇湘莲种植面积达1.5万亩,阳光村是湘莲种植面积最大的村,尽管莲子市场价格低迷,阳光村却仅用莲子产量便完成了近20万元的秋征任务。受莲子市场价格的影响,2002年,白螺镇植莲面积仅增加了32000亩。六月底,正是圆荷相背、荷花飘香的时候,此间,走进白螺湖区,你会发现“接天莲叶天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风景。

河蟹

河蟹养殖是白螺镇大兴水产才新兴起来的养殖项目,如今已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镇各村,其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证明河蟹养殖业在白螺镇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到2001年,全镇河蟹养殖面积1万亩,2002年已发展到1.5亩,2002年全镇河蟹养殖面积100亩以上的户主达20户,养殖面积达500亩以上的户主有4户,白螺镇联盟村村主任前段前程河蟹养殖面积达1800亩,居全镇之首,过人的气魄,丰富的经验,多方位的市场信息让他不仅成为了白螺的养蟹大王,他也是全镇众多河蟹养殖户的市场信息导路人。据业内人士分析,河蟹管理已过危险期,如不出现重大灾情,依照市场行情预算,白螺镇将会取得河蟹大丰收。

黄鳝

黄鳝养殖是白螺镇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养殖项目,不少白螺人80年代就已经把养殖黄鳝作为经济来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养殖基本上都缺乏规模,仅停留在小打小闹,小赚即可的层次上。2000年之前,全镇几乎没产生一例在养殖黄鳝方面可圈可点的事迹,近两年,随着水产开发力度的加大,黄鳝养殖在白螺镇已成燎原之势,渔塘、河渠等水拳充足处随眼可见黄鳝网箱,调查获悉2002年全镇黄鳝养殖网箱多达2000口,其中有网箱100口以上的户主2家。养殖黄鳝将成为大多数白螺人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白螺镇-历史风云

江汉平原一马平川,突兀兀冒出两座山,山不算高,可端的气宇不凡,狮子山拔地而起,杨林山龙虎相望,俯视八百里洞庭浩荡荡奔向长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不是赤壁,同是雄关。

雄关会英才。民族的祖先轩辕皇帝在这里大战蚩尤,白螺矶正是他炼丹铸剑的地方,狮子山碑石有记:“轩辕掘井取水,云霞自井出,后人铭之轩井流霞。”轩井流霞作为华夏第一战的标志已成为荆楚名景之一。轩井旁有一“望郢亭”,那是为纪念一代骚翁屈原伫立雄关,极目山河,“哀民生之多艰,吾怆然而泪下”而建。

雄关当然有英雄落马。当年曹孟德率八十三万大军下江南,“醉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不期被庞统锁船、黄盖骗计、也明借风、周瑜纵火,可叹一世枭雄梦断赤壁口,亡命华容道。据权威学者考证,杨林山是曹操败走华容道的起跑线。而今杨林山头那块“子龙岗”牌坊作证,曹大哥在这里被“斜刺里”冲出来的赵子龙惊得险些落马,杀得狼狈不堪。

岳飞奉王命在这里征剿洞庭湖杨么农民起义军,狮子山前的“宗公古刹”就是他得胜回朝时为纪念导师宗泽而修建的。

陈友谅在这里追逐朱元璋;张之洞在这里总督两湖军马......;白螺矶,千古英雄知多少!

当大革命的星星火种燃烧在神州大地的时候,贺老总来了,彭大将军来了。贺老总从白螺矶上岸,打响第一枪,创建洪湖革命根据地;彭大将军更是以狮子山、杨林山为红色海关,为新生的革命政权筹措资金。

雄关好用武。日本侵略者正是看中了这块天然战土。他们在狮子山杨林山上建炮楼、筑地堡,扼守三江,狼顾中原。又在两山之下铺建两个大飞机场,杨林山飞机场保存至今,作战备机场在使用,归武空管理。狮子山收音机场规模宏大,长8公里宽500米的跑道,全部用水泥浇灌。当年日本人占领长沙,就是凭借从白螺矶起飞的战斗机群轮秋轰炸才得手的。山川砂遭受距踏,雄磁有难受蹂躏。

一九四九年,白螺矶回到人民的怀抱,饱经战乱的雄平从此沐浴在和平的阳光里。

白螺镇-政治动态

县工商局打假维权整治小组会同白螺镇有关部门通过明查、暗访等多钟形式对白螺镇的农资市场以及涉农个体经销进行专项整治。

在行动中,整治小组对所有的涉农经销户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排查,切实做到了检查不漏一种产品、整治不漏一个经销户,有效杜绝了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此次整治,现场共查封非农业厅公示的杂交水稻种子、棉花种子150公斤,收缴过期失效农药100余瓶。并对7户经营主体资格不全、经营不规范的个体经商户传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5: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