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国独立运动 |
释义 | 韩国独立运动韩国独立运动(韩语:한국독립운동)是指1910年日本迫使韩国和日本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日韩合并),朝鲜半岛变相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之后,朝鲜半岛民众持续30多年的要求实现民族独立的反日斗争。 三一运动1919年的“三一运动”是韩国人民为抗议日帝的殖民统治,发起的宣告独立的万岁运动。‘高宗毒死说’为这次运动的导火索。这次运动持续了近2个月,在韩国各地均有响应。日本殖民统治者以屠杀和野蛮的方式镇压了群众。 3.1运动之后的三个月内先后有202万人参加了示威游行,示威次数达1542次,死亡7509人,伤者15961,被逮捕者46948人。有715户人家,47所教会堂,2所学校被破坏。 背景长谷川好道为首的总督府以残暴的手段统治了韩国人民。其中,一战结束,巴黎和会中美国总统沃尔森提议的14个条约的前后处理原则中‘各民族的命运由各民族自主决定’的所谓民族自决主义在独立运动人士中广为流传,给他们树立了对独立运动的信心。 独立运动家吕运亨赴中国吉林省促成了戊午独立宣言的问世。还与满洲地区的独立运动家金跃渊见面,说明了巴黎和会中的民族自决主意的原则,这对戊午独立宣言起来很大的影响。1918年末满洲独立运动家通过戊午独立宣言主张了朝鲜的独立。但和平示威却遭到了日本军的野蛮镇压。 准备天道教的代表孙秉熙为主导,天道教、基督教、佛教的各代表均参加。 崔南善起草了《独立宣言书》。 三一独立宣言书三一独立宣言书是1919年3月1日,为配合3·1运动,由民族代表33人向国内外宣告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的朝鲜独立的宣言书。 临时政府的成立独立运动人士于1919年4月13日在上海成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李承晚为总统。 1932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策动了举世震惊的虹口公园爆炸案。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后,上海被日本攻下,临时政府的核心人员十余人流亡到了重庆。从1939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组织光复军。光复军利用其通晓日语的优势,主要从事书写标语、对敌广播喊话等瓦解敌军工作以及审讯敌军俘虏、破译敌军口令等工作。 而从1932年起,金日成就在中国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朝鲜共产党人所领导的游击队是最主要的朝鲜抗日力量之一。金日成所率领的部队在1937年攻下朝鲜半岛北部普天堡镇,可是在1941年被迫退出到苏联。 1945年,日本向盟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和苏联军队分别接受朝鲜半岛北纬38度的以南和以北的领土。1947年秋,美国在联合国提出朝鲜半岛问题,联合国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朝鲜半岛举行自由大选,选出政府后,占领军撤军。然而,1948年的选举仅在朝鲜半岛南部举行,在选举结果的基础上,8月15日,大韩民国宣布成立。同年9月9日,在苏联的支持下,金日成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