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职 |
释义 | 汉字释义基本信息zhí (1) ㄓˊ (2) 管理某种事务,分(f坣 )内应做的事:~业。~务。~守。~权。天~。尽~。 (3) 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工。~位。~员。~称。以身殉~。 (4)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卑~。~当奉命。 (5) 掌管:~掌。 (6) 由于:~此而已。 (7) 郑码:CEJO,U:804C,GBK:D6B0 (8) 笔画数:11,部首:耳,笔顺编号:12211125134 参考词汇duty job office post 详细注解职 zhí [动] (1) (形声。从耳,从戠(zhí),戠亦声。“耳”指“倾听”,“戠”本指军阵操练,义为“(军阵,或团体操)图形及其变换”。“耳”与“戠”联合起来表示“按照指令做出所要求的动作”。本义:军阵参演人员各司其事。引申义:(每个)做事的人。再引申义:(每个)岗位。参考:段玉裁注《说文》:“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 (2) 同本义 [remember] 职,记微也。——《说文》 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主管;任职 [be responsible for;be in charge of;take office] 天职生覆。——《列子·天端》。注:“主也。” 职于南京。——《明史》 (4) 又如:职称言路(做谏官);职任民社(管理人民与国家);职客(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职内(古官名。掌邦赋收入) (5) 尽职;称职 [fulfil one's duty;be competent for one's job or position]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新唐书》 (6) 又如:职办(称职而能办事) 词性变化职 zhí [名] (1) 职务;职业;职责[duty;job;occupation]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post;office] 解辫清职。——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廷交的财物 [tribute]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康熙字典广韵》之弋切《集韵》《韵会》质力切,𠀤音织。《说文》记微也。《徐曰》国有六职,皆主记事之微也。《增韵》执掌也。《尔雅·释诂》职,主也。《博雅》职,事也。《书·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周礼·天官·大宰》九曰闲民,无常职。《注》谓无事业者。《史记·张丞相传》沛公以周昌为职志。《注》职,主也。志,旗帜也。谓掌旗帜之官也。 又《尔雅·释诂》职,常也。 又贡也。《左传·襄二十八年》共其职贡。《淮南子·原道训》海外宾伏,四夷纳职。《注》职,贡也。 又专也。《诗·大雅》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注》专由小人,名为直谅。而实善背也。 又《扬子·方言》怜职,𢙴也。言相𢙴怜者,吴越之闲谓之怜职。 又职职,多也。《庄子·至乐篇》万物职职。 又姓。《姓谱》周礼有职方氏,後因官为氏。《风俗通》汉山阳令职洪之後。又《集韵》敌德切,音特。杙也。周官有职人。戚兖读。或作樴樲。 又《集韵》逸织切,音弋。义同。 又与帜同。《史记·叔孙通传》於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注》职,音帜。 常用词组职别 zhíbié [official rank] 职务的类别 职称 zhíchēng [the title of a technical or professional post (such as engineer, professor, lecturer, academician, etc.)] 区别科学技术人员等级的称号(如工程师、教授、讲师、学院院士等) 职分 zhífèn (1) [duty]∶职务范围内应尽的责任 忠陛下之职分。——诸葛亮《出师表》 为君之职分。——明·黄宗羲《原君》 (2) 又 职分难明。 (3) [official post]∶官职;官位 职工 zhígōng (1) [staff and workers]∶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本厂共有两千职工 (2) [wakers]∶特指工人 职能 zhínéng [function] 事物、机构本身具有的功能或应起的作用 货币的职能 职权 zhíquán [powers of office;authority of office] 务职的权限 职权很大 职事 zhíshì (1) [place]∶职务 (2) [occupation]∶旧指职业 (3) [duty]∶职务内的事情 勤于职事 职守 zhíshǒu (1) [post]∶任职的地方 不应擅离职守 (2) [duty]∶指工作范围内应尽的责任 有亏职守 职司 zhísī (1) [duty]∶职务;职责 忠于职司 (2) [be in charge of]∶执掌 职司机要,切勿大意 职位 zhíwèi [position;post] 任职的岗位、头衔 职务 zhíwù [post;duties;job] 按规定所担任的工作 职衔 zhíxián [post and rank] 职位和头衔 职业 zhíyè (1) [occupation]∶个人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允许他选择他的职业 (2) [duty]∶指分内应当做的事 职业病 zhíyèbìng [occupational disease] 由特殊的劳动性质或劳动环境引起的慢性病,如矿工的尘肺、吹玻璃工人的肺气肿 职业杀手 zhíyè shāshǒu (1) [hatchet man] (2) 职业的杀人凶手 (3) 受雇以撰写谴责文章或抨击文章为职业而毫无个人顾忌的作者 职业学校 zhíyè xuéxiào [vocational school] 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学校。一般招收初中学生 职员 zhíyuán [office worker;staff member] 担任行政和业务工作的人员 在一家公司里当个小职员 职责 zhízé [duty;obligation;responsibility] 职务上应尽的责任;职务和责任 办事员的职责 职掌 zhízhǎng [be in charge of;duty] 职务上掌管 职掌帅印 宋代官制职 宋任官之制,有官、职、差遣之别。官指寄禄官,如正奉大夫、朝散郎等,用以确定官员的品级等等,据以付给俸禄。差遣为所任实际职务,如知州、知县等。职为加官,即馆职与贴职,用以加文学之士,以示尊宠。有时差遣亦简称为职,故又常称贴职为“职名”。 职姓介绍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姓氏篇》中载:“周礼有职方氏,其后因官为氏。望出山阳”。徐俊元,张占军等编的《贵姓何来》书中说:“职氏是用官职作姓氏的,起源于周代”,“据《周礼》记载,有一种官职名叫‘职方’,是夏官的属官,掌管地图和四方交纳的贡品。职方官的后代有的就用官名中‘职’字作为自己的姓氏。”“周礼”也叫周官,因此获嘉县职王村、温县西林肇村职姓的祠堂楹联都为“周官受姓而仕于汉显于唐越千秋衣冠入故;山阳分脉伯在温仲在获隔百里祭祀相通。”综上说明,职姓最早出现是《周礼》上所载,起于夏朝,且是以官职为姓的,距今将近四千年。 “职”其繁体字为“职”,写起来不太方便,职姓族人有的因凶荒变乱而流离外地,加上文化有限,不识几个字,因此,出现了族人用“智、只、直、支、郅等笔划简单的异字音彷的字来代替“职”字而成姓。职姓在清朝康熙甲午年(公元1714年)续谱时序中称:“职姓除‘职’字外,又有‘智、只、直、郅’等姓字,异字而间彷佛者,辄以凶荒变乱,流离外郡,亦或目不识丁,从人呼唤。以致一本之根,不相联属。”故“智、只、直、郅、支”等姓与“职”姓为异姓同源,本是一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