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郑伯璋
释义

郑伯璋,四川自贡市黄市乡人,出生于 1912年4月。电影技术专家。

履历

远在三、四十年代,郑伯璋在上海就是一位较有名的电影技师。四十多 年来,他一直在我国电影技术部门和领导机构担任总技师、技术顾问。1931年随叔祖父郑用之到上海读中学。1933年毕业于上海中华无线电学校。曾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电影股录音助理,中国电影制片厂录音师、电影放映总队总技师,重庆社会教育学院副教授。1945年赴美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电影技术。1947年回国后任上海昆仓影业公司录音师。曾担任《保卫我们的土地》、《塞上风云》、《希望在人间》等影片的录音。建国后,任文化部电影局技术处副处长,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第二至四届理事。是第四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主持筹建南京、哈尔滨和上海电影机械厂。

生平

抗日救亡

“九·一八”事变后,郑伯璋在参加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随学生队伍上街游行的同时,开始接触无线电器材,从此对无线 电发生了兴趣。以后,通过郑用之的朋友罗静予,考入中国无线电工程学校, 不久转中华无线电学校,学习无线电、有声电影的录音等技术知识。

1933 年,郑伯璋给录音师罗静予当助手,搞配音和维修机器的工作。西安事变后,被派往西安、归绥等地拍摄时事新闻纪录片。后来,又在郭沫若为首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所属第三厅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史东山、应云卫、袁牧之到中国电影制片厂后,郑伯璋被任命为录音师。

1938年,中国电影制片厂举办电影人员训练班,郑伯璋担任技术教官, 给来自各地的六十名学员讲授技术课,为“三厅”扩建的十个放映队培训放 映人员。

1939 年,“中制”到了重庆,郑伯璋在技术课摄录组任副组长,在 《保家乡》、 《东亚之光》 、《日本间谍》、 《火的洗礼》 、《塞上风云》、 《白云故乡》等故事片中担任录音、配音工作。那时,胶片来源十分困难。 郑伯璋自个儿琢磨,发明了我国第一部感光同步录音器,不仅使每部影片能 节约胶片三千余英尺,还有助于演员的表演情绪。

1940 年,郑伯璋兼任“三厅”电影队的总技师。1943 年,“中制”改组, 他随史东山、郑君里等到北温泉社会教育学院任电影技术副教授。

赴美学习

1945 年,“中制”再度改组,他又随史东山回“中制”担任技术顾问。参加《还我故乡》等影片的录音工作。当年,经考试合格被派往美国实习电影技术。

1946 年初,郑伯璋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南加里福尼亚大学电影系 学习英语和录音技术,并在纽约市瑞勿斯录音场实习。就在这时,他被吸收为美国电影工程师学会 SMPTE(以后改为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学会 SMPTE)会员。

1946 年 5 月至 1947 年底,郑伯璋在洛杉矶好莱坞电影制片厂等地实习, 几乎跑遍洛杉矶所有的电影公司(如雷电华、米高悔、华纳、福斯、环球、 派拉蒙、共和等制片厂,以及录音服务社、西电、百代研究所、洗印厂和柯 达实验中心)学习、实习和参观,广泛接触美国电影的先进技术(如拍摄的 全过程、胶片加工、影片的制作和洗印等各环节,以及各种电影机器的研制、 校正、鉴定和保养等),收获不浅。

两年后,郑伯璋带着学到的电影技术和 自己省吃俭用购买的电影仪器(包括各种标准片、磁性录音机等),从美国 回到上海。当他重新踏上祖国的大陆,就转着一个念头:要为祖国电影事业 的崛起,为提高祖国电影的技术水平作出贡献。

试制设备

1948 年至1949 年,他先后 在“中制”、“中电”、“昆仑”、“清华”、“文华”等电影公司担任录 音师或技术顾问,用自己在美国学到的电影技术知识,为祖国的电影事业服务。 当时的上海,摄影机难于满足电影发展的要求,郑伯璋得到维纳氏电影 机厂的支持,仿美国的摄影机,参加试制了维纳氏同步摄影机,不仅解决了昆仑影业公司的摄影设备,还为解放后上海的电影机厂试制上海同步摄影机、上海中型摄影机奠定了基础。后来,他又试制维纳氏录音机,为提高我国电影录音的质量起了良好的作用。

1949 年,上海解放,郑伯璋在上海逸园受到陈毅市长的接见,随后到北 京出席第一届全国文代会,在怀仁堂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的接见, 并在天安门参加了开国大典。

1950年他被调到中央电影局任技术科科长兼技 术委员会委员,协助政府整顿制片厂。为迎接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大发展,培 养电影放映人才,他又到了南京电影放映训练班,担任教务长,先在师资训 练班讲课,后参加培训从全国各地送来的两千多名学员。

1950年6月至 1956年,他在中国电影器材公司担任技术处处长,在中央电影局技术处、生产管理处、基建处任副处长期间,先后参加筹建南京电影机械厂(以后在该厂兼任总技师),接收和扩建哈尔滨电影机械厂和上海 电影机械厂,具体领导试制各种电影放映机、摄影机、洗印机、录音机等,为满足我国电影制片厂,洗印厂、电影放映单位在机器设备方面的需要作出 了贡献。

参观访问

1957 年,郑伯璋随司徒慧敏、查瑞根等应邀到波兰出席国际电影技术会议。会议期间参观访问了波兰的电影制片厂、机械制造厂、胶片厂和电视台。 回国途中,又参观了莫斯科的电影制片厂、洗印厂、科研院。为了祖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他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在文化部电影局技术处,他还参 加了制订我国电影技术方面的规章制度、规格标准等,为我国电影工业的生 产,打下了基础。

出版书籍

1958 年,郑伯璋被任命为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参加了多项 电影技术的研究和领导工作,并担任《电影技术》杂志的副主任编委,配合 和协助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一些电影技术书籍。 十年动乱期间,郑伯璋也受到审查,达四年之久。粉碎“四人帮”后, 他重返影坛。

成就

他曾担任《抗战特辑》 、《抗日新闻》 、《抗战歌集》等短片和《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等故事片的录音和配音工作。 当时,中国电影制片厂仅有的两台美制手提式摄影机,分别在前后方拍摄纪录片。不幸其中一台摄影机损坏了,拍摄被迫停了下来。那时,中国还没有人修过这样的机器,就等着送往美国修理。这一来,花美金不说,还要 耽误拍摄时间,郑伯璋从工作出发,自告奋勇,要求担任这台机器的修理工作。他同助手熬了几个通宵,终于找出机器的毛病,把它修好,使这台摄影 机重新发挥作用。自此,郑伯璋在电影技术方面的声望越来越高。

影响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四届会议召开之时,郑伯璋被指定为委员,后继任全国政协第五届、第六届委员;现在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 郑伯璋从事电影技术工作五十年,为我国电影技术、电影工业和电影放映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