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镇海骆驼中学 |
释义 | 学校创建于1956年,始名“镇海县第三中学”寄骆驼小学内。翌年迁址于骆驼桥东的西柘墩庙独立挂牌,残砖破瓦,条件简陋。然师生齐心,自强不息,各界慷慨,鼎力相助,风雨沧桑,不断发展完善。今日之骆中,漫步校园,环境幽雅、楼宇整洁,现代气息浓郁。逸夫综合楼、伟年、明德、启智教学楼巍峨挺拔;报告厅、体艺馆、学生教工宿舍、千人食堂光彩明亮;四百米塑胶田径场,校园网络和音响系统、现代化教学设施锦上添花。更有“风华园”闹中取静,绿草如茵,游鱼戏水,亭飞六角,桥卧碧波,题词石刻,人文荟萃,是广大师生读书,休闲的佳境 校园简介凭栏临风,风雨中大河。西通姚水,可溯人文古韵,东入甬江,更纳科技新潮。镇海区骆驼中学位于其中游北畔,骆驼街道之东隅。西靠329国道,北依镇骆公路,南濒镇海新城。交通便捷,信息流畅。沐亚热带阳光雨露,承鱼米乡厚壤沃土,风景优美,学风蕴籍。 悠悠五秩,历历在目,师长意气,风范长留。一代又一代教师秉承遗风,志存高远、为人师表、淡泊名利、严谨笃学、著作等身。现骆驼中学有教职员工107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教师占75%,拥有区名师1名,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3名。 艰苦办学,创业兴校,桃李芬芳。五十年来,骆中人倡导“求真、求知、求新、求美”的校训,追求“团结、勤奋、务实、创新”的校风。半个世纪来,骆驼中学由最初的2个班,到现有初、高中教学班32个,学生1600余人的区属完全中学,已为社会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可谓英才辈出,群星璀璨。在骆中校友中,有扬名于世界的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有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亲笔题词的抗洪英雄,有参与航空航天事业的科技英才,有参加联合国首次大气试验任务的海洋工作者,还有众多的学者、研究员、企业家、医生、教师和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更有众多的校友,在各行各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近年来,学校在特色教育方面颇有建树,创办了全省第一所农村综合高中-——镇海区骆驼综合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成绩突出。在2006年高考中,艺术类考生的上线率达98%,本科率为92%,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看今朝骆中,是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宁波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市一级绿化先进单位暨花园式单位、镇海区文明单位、区师德群体创优先进单位、区治安安全单位、区爱国卫生先进集体、区校园文化三星级单位、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和平安校园。 市自行车训练基地落户骆驼中学2008年,市自行车运动训练基地落户骆驼中学,11月21日上午,市自行车运动训练基地在骆驼中学正式挂牌成立,意味着宁波市、镇海区在自行车竞技运动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副区长翁雪莲参加挂牌仪式,市体育局相关领导应邀出席。 骆驼中学自行车队于2007年12月开始筹建,在近一年的时间中,运动员刻苦训练,不断提高实效,虽然起步较晚,但进步较快。在今年10月的省青少年自行车锦标赛中,仅由五名队员组成的参赛队取得了团体总分第四、个人项目一银二铜的较好成绩。此次成立训练基地,将为下届省运会,为浙江、国家输送自行车体育后备人才,也为爱好者搭建了切磋技艺、交流经验的平台。 挂牌仪式上,市体育局相关领导宣读了宁波市自行车运动训练基地命名文件,随后进行授牌。 翁雪莲指出,要用好、用足这一资源,不断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努力壮大体育产业,进一步推动我区乃至全市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三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她希望自行车运动员和教练员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积极拼搏的精神,勤学苦练,向着更快、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挂牌仪式后,来宾们还参观了运动员生活、训练设施,并观摩了运动员训练场景。 骆驼中学一舞台节目喜获区文艺汇演金奖2008年11月举行的镇海区教育系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汇演中,该校参加汇演的节目——男教师表演唱《骆中大实话》取得优异成绩,该节目以“自编歌词、校本特色”的优点得到了评委及现场观众的好评,喜获区文艺汇演金奖。学校向校男教师表演队全体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