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宣 |
释义 | 1 东汉官吏东汉时人,杨文方担任汉中太守时,听说赵宣为人忠厚,知识渊博,贤雅闻名,便推荐赵为孝廉。荐书尚未发出,杨文方突然病故。杨文方之妻阳姬决定隐不发丧,等到赵宣带着荐书上路后才发丧。后来,赵宣得到重用,官至犍为太守。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阳姬传》载:“后文方为汉中太守,以赵宣为贤,将察孝廉,封未定,病卒。姬秘不发,先遣孝廉上道,乃发丧。宣得进用,姬之力也。” 2 东汉孝子东汉山东青州人。东汉的时候强调以孝治天下,奖励有孝行的人。山东青州就出了一个孝子赵宣。他在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不够,还干脆就住在墓道里了,而且一住就是二十多年,他因此而名闻天下。 后来青州新上任了一个刺史陈蕃,慕名前来拜访,却发现他有5个不到20岁的儿女。陈蕃登时勃然大怒,说你在墓道里都干了些什么?于是立即剥夺了州郡给赵宣的各种荣誉称号,宣布其罪状,并把他囚禁起来,赵宣因此就成了天下的笑柄。 3 宋代画家善用飞白笔作人物。宣和元年(1119)试中画人。《图绘宝鉴补遗》。 4 近代爱国人士赵宣(1870—1953),字宜熙,湖南省邵东周官桥杨塘冲(今杨塘村)人,清同治九年(1870)生。 少时聪颖好学,读书勤奋,并拜刘兆鹏为师,研习武术。及长,与贺金声、粟道生等人过从甚密,参与爱国亲民的义举。光绪二十七年(1901),邵阳发生百年未遇的饥荒,赵开仓济贫,解饥饿者近百人。光绪二十八年八月,随贺金声招募兵勇,反洋拒教,赵任中路总兵。事败,潜逃北京,经友人推举,任事大理院,寓居宣武门宝庆会馆。 辛亥革命后任参议院议员,撰文抨击军阀割据,反映民生困苦。随后,任孙中山大元帅府顾问、北京地方法院和高等法院推事。民国26年(1937)冬回邵阳,任邵阳孤儿院院长,对孤儿关怀备至。其时,乡民筹建万安乡中心学校,资金、木材缺乏,赵赴柳州、桂林、长沙等地向东乡籍富商捐得款项,并在自有山林中砍伐松木,使新校舍于民国28年建成,赵被乡民推举为该校校长。任职5年,锐意整顿校务,组织进步教师任教,在校内成立万安青年假期工读会,并吸收假期回乡的学生和社会进步青年为会员,引导工读会员,阅读进步书刊,并组织公演募捐,慰问前方抗日将士和地方抗日军人家属。赵的举止,遭国民党邵阳县党部的警告:赵于民国33年辞职归里。 赵对贫弱乡民尽力扶持。杨塘冲一户方姓人,常受强者欺凌。一次,赵宣办喜事,宾客满门,赵把方家户主请来接待宾客,筵席间,赵与方平座,当众言道:“方兄是我好友,请诸位多关照。”此后,无人刁难方家。有些贫民生活困苦上门求助,赵从不推辞,所借谷物,只问借多少,不问归还期,但对从商渔利的亲邻,上门求助,亦不稍予。有次,三个青年在赵的山上砍树,赵发现并问明原因是生活贫困所致,便说:“年岁不好,砍蔸树变卖换谷米是可以的,但要白天砍伐,免得伤身子。还要记住,只准砍大树,砍一蔸要栽一蔸小树”。赵在周官桥遇两个口称征税的人,对一屠商强行收税,屠商求情未果,拿起一脚约20公斤的猪肉欲走。赵宣为屠商讲情,亦遭指责,赵即用两个手指,挟住猪腿从拿者肩上取下,伸手两摆,说:“这肉太轻,要拿就拿块重的”。说后将猪肉掷过公路。“征税”者拔腿就跑。 民国34年(1945),赵被推选为邵阳县参议员,偕眷迁居爱莲巷长美酱园,任事期间,议政公道,受人敬佩。民国38年春,中共地下组织的成员,有时在赵的住处密秘开会,赵为其掩护。1953年冬,赵因病逝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