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赵树英
释义

赵树英,男,1955年3月生,河南鹤壁市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昆虫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88年,赵树英在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内成立了“紫外线应用研究所”,主要研究灯光的波长、波段对人体及目标生物的各种影响,标靶生物对电子辐射波、频率的不同反应。1992年,赵树英又成立了全国唯一一家物理治虫研究所,先后在汤阴县的石辛庄、大宋村、小宋村、降城、南士昌和县农科所建立了6个虫情测报点,深入研究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

挖煤工的“新发现”

20世纪70年代,刚刚小学毕业、只有十几岁的赵树英响应政府号召,来到鹤壁煤矿,成了一名煤矿工人。从井下到井上,赵树英一干就是十几年。

挖煤工人整天在矿井下工作,常年晒不到太阳,缺少紫外线的照射,身体内会缺乏维生素D,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会造成骨质疏松、佝偻等疾病。因此,煤矿工人每天工作完,矿上会给他们照射紫外线,以补充身体内的维生素D。这种用物理方法补充维生素的方法引起了赵树英的关注,神奇的物理学特别是光学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从此,只有小学文化的赵树英开始孜孜不倦地钻研起了光学,书店和图书室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赵树英的勤奋好学引起了煤矿领导的注意。后来,煤矿领导把他从矿下调到了矿上,负责矿里医疗器械的维护和管理,并把他送到上海学习了3年。3年的学习让赵树英补充了大量的物理学知识,使他成了矿上的“知识分子”。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赵树英停薪留职,回到老家安阳市汤阴县,在县城租房开了一家医疗器械修理店。在此期间,他一直没有放弃对光学知识的钻研,“那时候,我光买书就花了一万多块钱,家里有几千册书。”赵树英至今仍然自豪地说。

就在此时,赵树英了解到了昆虫的趋光性,发现不同的昆虫对光线有不同的“偏好”,这个发现让赵树英兴奋不已,“能不能研究一种器械,用这种方法吸引并杀死农田里的害虫呢?”从此,赵树英与危害农作物的害虫较上了劲,开始了他长达20多年的孜孜不倦的探索。1986年,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资金积累的赵树英注册成立了河南汤阴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开展生物物理应用工程的研究和开发,特别是灯光诱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专杀害虫的灯

其实,利用灯光诱杀昆虫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诱杀害虫的技术研究与应用,但由于存在诱杀益虫和害虫的比例偏大、使用成本高、操作不方便、灯下危害加重等问题,一直难以大面积推广使用。经过多年反复不断的研究、探索,1991年,赵树英和他的佳多公司研制出了既能有选择性地诱杀害虫、又能保护益虫和中性昆虫的频振式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有几个优点:第一,它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特性,将光、波、色、味四种诱杀方式集于一体,增加了诱杀害虫量;第二,它利用昆虫的复眼结构——复眼上有小眼,小眼上有视柱,视柱上外层色素有白色的、有透明的,这些生理特性决定某一种群昆虫可在不同光线下飞行,配制出了能形成独特光源的灯管荧光粉,使杀虫灯对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害虫诱杀效果显著;第三,选择益虫不敏感的灯光波长、灯体颜色,以避开草蛉、瓢虫等益虫,起到了保护天敌的作用。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问世之初,其推广应用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当时很多农民并不买账,他们把对付病虫害的希望寄托在使用较为简单快捷的农药上,根本就不认可杀虫灯,而害虫的耐药性却在逐步增强。

赵树英和他的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因此陷入了困境。

1992年,河南乃至全国的重要产棉区大面积爆发了棉铃虫害。此时,对频振式杀虫灯的前景颇为看好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全国选择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杀虫试验,这给赵树英和频振式杀虫灯带来了机遇。试验的结果非常好,频振式杀虫灯对害虫的诱杀率很高,能大面积防治水稻、小麦、杂粮、棉花、蔬菜、烟草、药材、果树、油料、林木等的病虫害。经过测试,使用了频振式杀虫灯的地区,棉铃虫的危害降到了20%以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此,频振式杀虫灯连年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列为全国推荐产品,从河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目前,赵树英的灯光诱虫技术及相关产品,已在全国95%的县得到推广应用,并出口到德国、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控害面积近500万公顷。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的问世,被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称赞为“中国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曙光”,被中科院院士邱式邦称之为“灯光治虫技术的一项重要进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更称赞其为“世界物理杀虫第一灯”。

将“治”虫进行到底

农林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正因为如此,我国历朝历代对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治都十分重视。20世纪30年代,我国就曾应用气候图法对三化螟、飞蝗的发生分布区域进行过预测。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快就加强完善了各级专业病虫害测报体系。

从事灯光诱虫技术研究以来,赵树英每年都抽出大量的时间和各地从事农林作物病虫害测报的专业人员“泡”在一起,风里来,雨里去,更能深刻体会到测报技术人员的辛苦和测报工具的简陋与落后。他下定决心必须尽快研制出集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于一体的农林作物病虫害测报系统,提高我国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水平。于是,从1998年开始,赵树英和张跃进、吕印谱等农技人员一起,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先后研制出了自动虫情测报灯、田间小气候采集系统、病虫调查统计器、定量风流孢子捕捉仪、有害生物抑制器、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等一系列虫情测报及杀虫工具,从而实现了虫情测报及防治的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提高了我国病虫害测报和防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此为基础,他们规划建设了农林作物病虫测报标准观测场。在已初具规模、位于汤阴县伏道乡的佳多生态植保科技园,田间农作物昆虫的活动情况,土壤、空气的温度、湿度等小气候状况,在一台电脑上可以实时监测并能及时得到监测结果。根据在这里观测到的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总结出这个观测场附近某种虫害在什么气候条件下发生发展的规律,对虫害进行预测、预报、预警,以便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利用物理的和生态的方法及时杀灭害虫。2007年2月,佳多农业害虫监测系统及灯光诱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有害生物进行可持续管理控制,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正常的生物链,保持稳定的生态环境,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促进生态和谐——这是佳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建设生态植保科技园的意义,更是防治农林作物虫害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从简单的监测防治农作物虫害到促进生态和谐,赵树英和他的佳多实现了有害生物防治的质的飞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8: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