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圣保 |
释义 | 赵圣保,一个来自湖南岳阳临湘农村的年轻人,1983年出生,中共党员;在中学阶段,他从未出过岳阳,上课说的话也是方言。2002年高考,他被调剂到华中农业大学,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 赵圣保是谁?初次来到大武汉,赵圣保什么都不会,就连当时坐公交车,都不知道要在车站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是如何走上创业的道路的呢? 在创业路上,他一路谱写自己的激情歌曲,一路挥洒自己的心酸汗水,一路享受培育花朵的喜人成就,一路上肩负使命永不回头…… 赵圣保创业历程1、 在平淡中起点 大一的时候,赵圣保和其他很多同学一样,平淡的过完了大一生活。大2的时候,看着同学们都在外面做起了兼职,他也想为自己挣点生活费。于是,学过8年写法的他,开始了家教生涯。一个小时可以赚45元,一个月可以赚到1000元。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合作伙伴——金仟仟。他们一起创办了科锐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做起了电脑组装生意。曾经有段时间,他一次性教4个小孩书法,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卖东西所得的收入,当时他一个月的收入已经高达5000多。在华中农业大学已经小有名气。 2、 在奋斗中前进 赵圣保逢人总会提起当年在寒风中卖小饰品、和城管谈判的故事。自从做销售开始后,他卖的东西非常的多,其中就包括了小饰品。那是2004年的圣诞节,室外气温零下3度,赵圣保和他的伙伴韦宏阳(现在广西大学)在学校门口卖小饰品,不停的喊,不停的哆嗦。因为不喊嘴巴就可能被冻坏,不抖身体就会被冻僵。有一次,他在武汉大学附近摆地摊,被城管抓住了,要罚款200元。赵圣保并没有被吓着,反而开始了他的“演说”,让城管的人似乎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寒冷的天气里卖东西,放过了他。每当赵圣保回想起当年的创业故事,他总是微笑着,若有所思的样子。他谈到,当时每天工作16小时,只睡4、5个小时。但是他的激情与执着却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人。那个时候,很多人开始邀请他去学校里演讲。记得是在武汉工业大学,面对着300多人的舞台,他被推了上去。红着脸,声音小到自己都听不见,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次演讲。那个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以后会一次又一次的走上讲台,更没意识到自己以后的路是和演讲有关。 然而,几经喜悦过后,换来的却是沉思。难道就这样的过完自己的大学生活?难道每天就这样的辛苦?物质上的满足已经显得微薄,他知道,他需要的精神生活,需要提升自己的思想。 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2004年的秋天,赵圣保和几个伙伴去了趟北京参加培训课程。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北京之旅,竟让中国多了位教育届的奇才。去北京之前,赵圣保生意上开始出现了波折,渐渐的烦恼让他开始寻找出路。在北京,他听了一位当时非常出名的老师的课程,前后花了2000多元,而且睡的也是北京西站的长廊。但当时培训课程会场老师的魅力和所有学员的激情让他大为震撼。无论是比他小的,还是比他年长的学员,都非常的投入富有激情,认真学习。学习回来后,他再次陷入了沉思:是该为自己以后出路好好规划的时候了。于是,他开始接触培训行业。在后面一年中,他花费了所有的积蓄。通过各种途径参加了国内国际数十名顶尖大师的课程。包括中国式管理之父曾曾仕强教授、实战派管理大师余世维博士、亚洲第一名嘴张锦贵教授以及李强老师、胡谢骅老师等。参加课程后,再加上自己在培训行业方面的天赋,他很快的走出了暂时的阴影,重塑了自己的自信。 05年1月,他做了至今乃至今生为之自豪的事情——在华中农业大学创办了为尔生欢乐家园。是打造一个中国大学生的欢乐平台,以学疯狂英语、练习演讲为载体,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积极向上,快乐学习的氛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开始了自己的第2次创业,和几个能力突出的伙伴一起创立了武汉顶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推广英语培训课程,他担任总经理,许多同学见到他总喜欢称呼他为赵总。当时武汉晚报等多家媒体对赵圣保有过专题报道。而且,当时和他一起参加大师培训课程的许多老板也纷纷留意他,让他做助理,有的开工资月薪5600,有的是月薪8000。最高的开出了年薪100000加上别克小车的条件。好消息一个个传过来,但是,谁也没想到,接下来的1年多,是困惑的1年,质疑的1年,是坚持的1年。 3、 在困惑中坚持 在为尔生欢乐家园里,每天早上5点30都要到华中农业大学狮子山头练习英语口语。刚开始,家园的朋友们都非常积极,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退出的人越来越多,坚持到最后,最少的一次只有2个人了。后来,由于自己激情演讲很多,被同学误以为是搞传销,送到辅导员和书记那里批评。当时,学校院系都让他放弃,好好呆在学校里学习。他想过放弃,但是忘记不了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他想过逃避,但忘记不了自己的理想。他只有在身边人不理解的眼光下坚持,终于,为尔生欢乐家园到至今都是华中农业大学的骄傲。每当回忆到这里,赵圣保总是充满了自豪与新的期待。 另一方面,武汉顶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开始出现危机。公司团队内部开始出现矛盾分歧。许多能力很强的人纷纷退出。此时的赵圣保,在无奈中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最困难的时候,身上仅有的300元被小偷偷了。就靠了饭卡上的25元过了2个星期。他买了2箱5毛钱1袋的北京方便面,靠着学校的免费汤,度过了2个星期,瘦了8斤。 后来,他开始在武汉市多家培训公司任教,做职前教育。还没毕业的他已经成了许多毕业生的老师,这段经历让他多了许多任教的经验,也为以后开拓课程埋下了伏笔。 4、 在智慧中成功 创业,需要的是智慧。光靠勇气还远远不够。赵圣保座右铭上写着:自助者,天助;助人者,人助。在自己大学毕业后,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2006年7月15日,带着身上仅有的4500元钱,和当时2位关系不错的同学,赵圣保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创业——创办了中华成才超市,一个为大学生做咨询辅导的平台。地点就是华中农业大学天惠楼2楼的一间简单的办公室。一下子,吸引了来自武汉市30多所高校200多名的代理。 然而,事情总是没有预料的那么简单。06年10月份,公司业绩平淡,许多学生代理纷纷不见。依然靠的是毅力和果断的决策,他开始调整创业方向,做起了至今很有名气的项目——自信公众演说特训,并将公司注册为武汉智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结合自己的所学所悟,潜心研究适合中国人成长以及完美表达自我的自信公众演说。为什么要选择做自信公众演说?绝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在多次调查和观察后,他发现中国大学生之所以就业难,问题不是技术,不是学历。而是自信和讲话能力占多数。一个不够自信的人是不能很好的接纳自己的人,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人。在中国,不会讲话的学生太多太多,更不用说公众演说了。导致毕业后自我介绍都没有头绪。很多人其实很有知识,但是不能及时的表现自己,也由于“沉默是金”让许多人不敢开口讲话,最终失去一次次的机会。这个项目一推出来,受到了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欢迎,在06年底,许多学生开始报名参加赵圣保的自信公众演说课程,而且这些学生确确实实提升了自信和讲话能力。此时,赵圣保渐渐被人称呼从赵总变为赵老师。至今,这套课程已经成功帮助了武大、华科等多所高等学府的本、硕、博各阶学生和部分企业高管等社会职业人士。同时,也成为多家企业的高级顾问。 赵圣保又开始反思自己了,该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学到实用性知识,提升学生素质。而不是去一味“找工作”,要让工作来找学生。就在07年6月,一项关于大学生健康就好业的实训工程出台——启明星大学生健康就业直通工程。启明星大学生健康就业直通工程是在高等教育基础上,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帮助学生更好的健康就好业的实训工程。让学生在高校学习的同时,在课余时间参加智网公司的培训,与社会接触。锻炼个人素质,提升团队意识。并在学生大2的时候提供兼职,让学生得到实质锻炼。同时给学生配套礼仪等课程,彻底帮助中国大学生就业,而且是就好业,就自己喜欢的好业。此项目至今已经开始稳定的发展中,坚信不久的将来,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启明星学子在中国教育届上闪闪发光。 也许,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赵圣保还是中国共产党员。并在大学在外创业4年里,没有挂过一门学科。被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的学生和老师称为奇才。是什么让他如此高效的学习?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赵圣保把自己所学的理工科知识完美的运用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来。运用大自然物理现象开始他的培训事业。目前,他的高效学习力也已经被他列入到智网“自信系列学习卡”的课程里。 如今的使命生活总有起伏,人生总有波澜。然而,赵圣保却永远是那么的激情,那么的幽默,那么的自信。用他的话说,就是:自信是一种习惯,讲话能力就是生产力!他要把自己研究的自信公众演说帮助更多的中国人自信起来,帮助更多的人讲好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就是他的使命,也是整个智网公司的使命。他认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先学好中国话,才能更好的传播中国5000年文化。英语可以顺便学点。 为了这个使命,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赵圣保将为之付出,为之奋斗!困惑,已经是过去,当自信已经是一种习惯,那么再多的挑战又算得了什么?在4年多的创业历史中,他见多太多太多的面孔,结实过太多太多的名人,流过太多太多的汗水,看过太多太多的离去。在路上,为了期待的眼神;在路上,为了曾经的付出;在路上,为了祖国的繁荣;在路上,为了事业的使命。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武汉智网公司的自信公众演说响彻全国,期待中国教育的启明星冉冉升起,期待祖国明天更美好! 赵圣保——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02级的学生,在续写着人生的传奇,让我们祝福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