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治平 |
释义 | 张治平为人名,其中有抗战殉国将领 张治平(1905—1945),四川蓬溪人。192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1929年赴日,入陆军士官学校。作家张治平,1936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画家张治平:男,1942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棠宫书画院馆员、院长。中国 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鹤壁艺术家画廊高级国画师,南京棠宫书画院院长。医生张治平(1872—1945),新正县三区(长舌头区)三乡(后掌乡)雷庄村(今陕西省旬邑县马栏镇雷庄村)人。 抗战殉国将领,四川省蓬溪县人张治平于1905生于四川蓬溪县。192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 毕业回国后曾任国民党四川省党部秘书,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教官。1942年任国民革命军21军师政治部主任兼师长。1945年于湖北阵亡。国民政府于1946年7月27日追赠陆军少将军衔。 作家,辽宁沈阳历任新华社常驻加拿大记者、《文汇报》常驻美国(联合国)记者、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际部副主任兼记者俱乐部主任、《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局局长。主要著述有:《纽约》、《谍影憧憧》、《纵横八万里》等。 画家,江苏南京自幼好书画, 少时拜山水画家许公泽为师,苦习山水四年,后进修于天津神州书画院,中国书画函授大 学,为研究生。致力研习石涛、石溪、“四王”和现代宾虹、可染等各家画法,融古参今 。近十年来游遍祖国名山大川,写生千余幅,艺乃大进。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览, 屡受嘉奖。出版了对开版人物画“牡丹仙子”、“洛神”、年画“祝寿图”、山水画“雄 州风光”等十多万帧。1992年出版了《张治平古棠山水画集》,其作品、传略被《当代书 画家辞典》等多种画典收录。其书画作品盛销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及港台地区,享 誉海内外。? 医生,甘肃新正县张治平从医一生,医道高明,医德高尚,在当地颇孚众望。张治平经历了晚清、民国两个时代,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反动统治耳听眼见,极为痛恨。他的家乡周围接连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使他的思想逐渐倾向革命。1928年,由吕佑乾、许才升等一批共产党员组织发动了旬邑暴动,处决了国民党旬邑县县长和看守所所长,建立了旬邑县苏维埃政权。虽然这次暴动后来惨遭国民党血腥镇压,吕佑乾、许才升等一批共产党员被杀害,但是这次暴动为陕甘边地区的人民树立了革命斗争的光辉榜样。在张治平进步思想的熏染下,他的2个在校读书的孙子张化民、张化济都积极参与了旬邑暴动。 1934年11月,国民党部队何高团的一个营长带领部队来“清剿”,包围了秋收的群众,捕走了贫农团长、赤卫军连长和群众11人。为了救护被捕的干部群众,张治平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只身前往国民党驻军及有关方面交涉。经过他的巧言周旋,被捕的干部群众全被放回。后掌、阳坡头一带是中共陕甘边南区新正县管辖的区域,国民党对这一地域极为重视,称为“赤匪活动区域”,不断进行骚扰,常以清查共产党嫌疑分子为名,乱捕滥抓。处此凶险恶劣的环境,张治平舍生忘死,为掩护革命干部,保护群众利益,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他还利用自身特长,为30余名党的各级干部诊治过疾病。 张治平为中共陕甘边南区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和陕甘边区革命斗争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941年,他和蒋南翔、肖军、周扬等38人被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特聘为参议员。同年11月6日至21日,他在延安参加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1944年12月4日至19日,在延安参加了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在两次会上,受到了当时的中央领导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的亲切接见。 1945年12月5日,张治平在雷庄病逝,享年73岁。新正县各界在雷庄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有500余人前往致祭。新正县政府敬送题有“革命医师”4字的挽匾以示悼念。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议长、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高岗及习仲勋等领导送了挽联,关中分区副专员杨玉亭代表边区参议会、边区政府和关中地委、专署主祭。悼词高度评价了张治平的一生,称“张先生爱民爱党,值得每个边区人民学习”。 教师,四川阆中张治平 1964年5月生,原名张平,四川阆中人。199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阆中市教育委员会于部,中学一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四川省教育学会学习学专委会理事。主要成果:主研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教育哲学及教育实验。出版专著有《语文高效学习法》(副主编)、《初中语文高效学习指导》(常务副主编)。论文有《教育本质新探一兼论人的本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西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5期,获四川省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知识经济呼唤素质教育》(《教育导报》 1998年11月10日上)。策划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个性品质发展与培养研究”子课题四川省“九五”课题“中小学生主体素质生成与发展实验研究”,现已完成了理论架构和实验建模工作,并发表技术报告和论文10多篇,获全国学习指导实验优秀成果奖。 副主任医师张治平 1944年出生,河南人,副主任医师,铁道部洛阳机车工厂医院内科主任。1970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后主要从事内科尤其消化内科医疗。曾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学术会议,并有多篇论文发表。如《阿托品类对支气管哮喘及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平喘疗效的临床观察》在洛阳市首届中青年医学学术论文研讨会进行大会交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纤维胃镜的检查价值》在华西医科大学学术研讨会进行大会交流。《临床误诊病例浅析》在《中原医刊》疾病早期诊治及误诊误治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3例》在《临床医学》增刊发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河南省第二届消化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普瑞博思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83例资料分析》在《中原医刊》发表。《乐果中毒及跳致呼吸骤停抢救成功1例报告》在全国实用中毒与急救学术会进行学术交流。《慢性结肠炎方》被《中国特色医疗与专病专方集粹》一书出版。《恶性淋巴病误诊为胃癌及胃内向芬肿病卫例报告》在全国第二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学术会进行学术交》流。《慢性酒精中毒对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的影响》及《经皮肤有机磷农药中毒不可忽视》被《综合临床医学杂志》1998年第14期增刊发表。1996年5月被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 宝鸡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治平 1944年出生,陕西人,宝鸡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早年随父亲学习中医,熟读《伤寒杂病论》。《金匾要略》,深得其传,后进陕西中医学院学习毕业。临床32年,精通中西医理论,对肝病、糖尿病、风湿病、肾病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曾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10篇被省、市两级评为优秀论文。发挥中医中药优秀,研制的“荔枝降糖散”、“痛风灵”临床疗效显著。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治平,男,汉族,1959年11月出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二级警监。 1980年毕业于巢湖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1999年获得政法专业本科学历。 1991年6月任南京林业学校学生科副科长; 1992年3月任南京林业学校总务处主任; 1996年1月任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副校长; 1999年12月任国家林业局南京人民警察学校副校长; 2000年8月任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副司局级)。 2010年6月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院长。2011年3月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常务副院长。 先后撰写、发表了《对发展短跑专项力量的探讨》、《关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浅论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等多篇论文。 主持建设的新校区项目在规划设计和质量方面分别获得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江苏“扬子杯”奖项。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并获得"林业部院校后勤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