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湾村
释义
1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湖沟镇张湾村

该村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湖沟镇,位于湖沟镇东南部,东南两面与杨庙乡赵湖村接壤,北接汾洪江林场,西邻陈海村。

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村1334人,412户,十个村民小组,耕地3800亩。张湾村支部成员4人,下辖3个党小组,25名党员。

近年来村支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行规模种植,集约经营,群众收入大幅增加。张湾已从一个落后村变成先进村,逐步迈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道路。

2 云南省富民县罗免乡张湾村

张湾村隶属于罗免彝族苗族乡高仓村委会,属于半山区。距离村委会1.00 公里,距离 乡1.50公里。国土面积1.15平方公里,海拔1,750.00米,年平均气温18.00 ℃,年降水量91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豌豆等农作物。有耕地292.00亩,其中人均耕地0.67亩;有林地1,110.00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16户,有乡村人口441人,其中农业人口436人,劳动力24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6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45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运输为主。

3 甘肃省静宁县治平乡张湾村

张湾村隶属与治平乡伍坪大队,属于山区,在治平乡的西南方,与静宁县深沟乡接壤。距离乡政府5公里远的半山上。背依“张家嘴”,面临治平川,视野宽广。全村现在有人口19户,约100多口人,以柴姓为主。全村耕地面积约300多亩分山地、川地。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干冷,夏季比较湿热,适宜农作物生长。

村里以前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小麦、玉米、土豆等庄稼,收入较少、生活比较艰辛。近年来苹果种植业兴起,生产方式由种粮食转变为果树种植,经济收入也上了一个台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任然徘徊在贫困线上。

4 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张湾村

张湾村位于豫南湖阳镇,地处鄂豫边界。东部为浅山区,属桐柏山余脉,西部为缓冲平原,河流遍布,阡陌纵横。

张湾地处南阳盆地的南缘,秦淮气候分界线,属长江流域,兼南北气候之优点,长年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2℃,降雨量800毫米,冬季较短,少雨雪,基本无霜冻,夏季较长,雨量充沛,春秋气候适人。

张湾村和周安村、白庄、荆爬沟村、马湾村、霭湾村、榆树林村毗邻。

张湾村委,文革时称张湾大队,辖南王庄、大平庄、方庄、陈庄等村庄。是一个人口超过3000人的大村,共分13个村民组。

辖区有三条大河围村而过,村南为南河,在98年以前还仅仅是小河,由上游的东南河大坝提供水源,当时河的两岸是一片沙滩和村集体的菜地,由于长期的冲刷造成河谷和两岸民房之间的落差相差大概四五米。因此造成村民在向南出行时比较困难。97年在村南修坝筑桥,便民出行,该河流由东向西注入马湾大坝。

村北为北河,水域面积大致和南河相当,流量稍比南河大些,河流由北向南折而向西,在村西形成一片小规模湿地,当地人称西河滩,每年在春夏时期有大量的白鹭在此栖息逗留。

村东为东南河,上承廖阳河和白马堰,下接南河水域。河上修建有小型水坝。

居民主要以赵,张等几个大姓为主,同时也有一部分其他姓氏家族。村中设有张湾小学一座,该小学原为祠堂,在解放后改为学校,在九几年的时候该学校生源曾达千人,开设有学前班、小学、初中且设有寄宿生宿舍,附近村庄的生源都在该校上学。后经国家政策调整,张湾小学先是初中被剥离,如今只剩下几个班的小学,已经逐渐势微。在该校校内曾有六棵高达三十米的古柏树,成人尚不能环抱。后来由于对古木的不够重视致使树木产生病变如今只剩五棵。据说是当时校区还是祠堂时已经栽种,最老的超过百年,本地老人们说当时这样的柏树在解放之前大概有百余棵,位于学校南面的道路两旁一直蜿蜒向南,甚为壮观。

村东辖廖山,高384米,为廖国以及廖氏姓氏发源地,廖氏於二零零五

年在山上修建纪念馆堂。

山脚下建有为纪念枣宜会战中牺牲的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钟

毅将军的钟毅中学,原为初中后改为高中,即唐河县第三高中。由时

任唐河县保安司令的张湾人赵保全捐献土地出资修葺。

如今在村内尚且保留护城河和部分遗留的石质寨墙和工事,以村西工

事保存最为完整和壮观。

据历史考究,其村庄在明朝就已存在,历史超过四百年,期间人才辈出,

多人中秀才、举人、进士以及贡士。出外做官的也大有人在。

5 山东省金乡县兴隆乡张湾村

张湾村位于金乡县兴隆乡,辖张湾、李土囤、范庄、魏庄4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为张湾。

张湾:位于县城南13公里,距所属乡镇驻地西1.5公里,村内南北街4条,东西街3条,180户,950人,耕地面积1005亩,主产大蒜、棉花、玉米。据《张氏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村名为黄堌村,清朝改为张家湾,1940年更名为张湾。现有卫生室1处。

李土囤:位于县城南13公里,距所属乡镇驻地西1.5公里,村内南北街3条,东西街2条,40户,300人,耕地面积360亩,主产大蒜、棉花、玉米。明朝崇祯年间,李姓由济宁水古街迁此建村,因庄周围较洼,中间高,像个粮食囤,而得名李土囤。

范庄:位于县城南13公里,距所属乡镇驻地西1.5公里,村内南北街1条,东西街1条,27户,100人,耕地面积120亩,主产大蒜、棉花、玉米。明朝洪武年间,范姓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单县北范霖墓,后又迁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为范庄。

魏庄:于1952年因搬迁该村不存在。

6 安徽省六安市单王乡张湾村

安徽省六安市单王乡张湾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1: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