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确
释义

张确是人名,同名的有十国历史人物张确、北宋历史人物张确。

十国张确

1、中状元

张确中状元时的君主是李煜,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世称李后主,公元961年即位,时南唐已沦为宋朝附庸。开宝八年,南唐为宋所灭,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三年后被宋太祖“赐酒”毒死。

张确中状元后,即授文林郎、秘书省校书郎。我们没有发现他的诗文、遗迹,民间也没有什么传说,这可能跟国家灭亡有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社稷都颠覆了,国君成了阶下囚,一个新科状元还有什么前途呢?除非仕宋,但仕宋犹嫌有媚骨,徐锴就曾一度不求仕进。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张确的才学,即他的进士第一人,是在京都(南京)被李煜所亲自鉴定,这是无可置疑的。李煜在政治上虽不合格,但他能诗善文,爱好音乐,亦工书画,尤以词名。一个风流君主,一代词宗所铨选的状元一定才华横溢。南唐的十个状元:王克贞、伍乔、王崇古、舒雅、卢鄞、杨遂、邓及、乐史、邱旭、张确,他们也多有著作遗留下来。

2、南唐最后一个状元

五代十国时代,自梁太祖朱温建立梁朝,史称后梁以来,在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南方和山西地区先后出现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和北汉十个政权。

从开平二年(908)年起,到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为止,五代有记载可取的进士科十二次,共取状元12名。自南汉高祖刘簮乾亨四年(920)起,到后蜀为止,十国有记载可取的状元13名:南汉2名,南唐10名,后蜀1名。张确就是五代十国25名状元中的一个,是南唐第10个也是最后一个的状元。与张确同科的进士有30人,伍乔知贡举(当考官)。伍乔是南唐中兴元年(958)的进士第一人,时任户部员外郎。比张确早6届17年。

3、状元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诸多名词中最光彩、最炫耀的一个。状元本是俗称,是士大夫和民间流行的通俗称谓,在金榜和进士题名碑上,没有用状元一词,只称“第一甲第一名”。“状”取自“投状”;“元”为第一。唐朝时,应试之前要向礼部呈递出身履历等状,就是现在的报名材料,称为“投状”。考试合格后将这些材料和成绩呈给皇帝,称为奏状。武则天时候,才把排在最前面的称为状元,“状元之名,盖自此始”。

直到朱元璋上台,才明确规定“状元”是殿试一甲第一名的专称。一甲止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所以张确的“进士第一人”,是可想而知的荣耀。沙县历代进士共有178名。张确就是这178名进士中,最光彩、最炫耀的一个。

4、状元传说

沙县城北外的亭子岭,后为茶厂,今已推移。原山上有一座坟墓,传说叫状元坟,不知是否张确的长眠之地。沙县城西还有状元坊,也不知是否纪念张确。沙县还传说有两位状元,一个叫张安,一个叫倪闪,不知是否跟他们有关系呢?但张安与倪闪,还未查到史料记载,只有高桥一名的由来,县志是确确实实地记载下来了,它紧紧地跟张确联系在一起。

北宋张确

张确,字子固,邠州宜禄人。元祐中,擢进士第。徽宗即位,应诏上书言十事,乞诛大奸,退小人,进贤能,开禁锢,起老成,擢忠鲠,息边事,修文德,广言路,容直谏,遂列于上籍。

宣和二年,召至京师。青溪盗起,确言:“此皆王民,但庸人扰之耳。愿下哀痛之诏,省不急之务,租赋之外,一切寝罢,敢以花石淫巧供上者死。抚绥胁附,毋以多杀为功,旬浃之间,可以殄灭。”忤王黼意,通判杭州,摄睦州事。有自贼中逃归者,悉宥之,访得虚实以告,诸将用其言。盗平,知坊、汾二州。宣和七年,徙解州,又徙隆德府。金兵围太原,忻、代降,平阳兵叛。确表言:“河东天下根本,安危所系,无河东,岂特秦不可守,汴亦不可都矣。敌既得叛卒,势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筑,将兵又皆戍边。臣生长西州,颇谙武事,若得秦兵十万人,犹足以抗敌,不然,唯有一死报陛下耳。”书累上不报。明年二月,金兵至,知城中无备,谕使降。确乘城拒守,或献谋欲自东城溃围出,且探确意。确怒叱曰:“确守土臣,当以死报国,头可断,腰不可屈。”乃战而死。钦宗闻之悲悼,优赠述古殿直学士,召见其子乂,慰抚之曰:“卿父今之巡、远也,得其死所矣,复何恨。使为将为守者皆如卿父,朕顾有今日邪!”敛容叹息者久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1: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