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音西别群
释义

简介

地层名称:巴音西别群地层名称(英文):Bayinxibie Gr

阶代码:Jx

地区代码1:5

地区代码1:0

命名

李璞1954年命名。命名地点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西北部巴音西别大山。

沿革

李璞(1954)命名巴音西别层,1961年呼和浩特幅地质队将建立的公胡同组(上)、巴音西别组(中)、南嘎休组(下)合称巴音诺尔公群,时代为“震旦纪”;1962年内蒙古地质局103地质队归为“中震旦统”;1973年宁夏地质局第三地质队称巴音西别组为“中、上震旦统”;1974年郑昭昌将之归入“中震旦统”;1975年郑昭昌、张录易改称蓟县系巴音西别组。其后,郑昭昌等(1981)改称巴音西别群,内分下、中、上三组(未命名)仍归蓟县系。内蒙古地矿局(1991)沿用上述名称和时代归属,仅将该群内分的三组改划为上、下两组。

特征

该群内分非正式地层单位上、下两组,二者间呈整合接触。下组与下伏长城系诺尔公群塔克林敖包组呈整合接触。厚1800余米。上组以阿拉善左旗侏拉扎嘎毛道剖面为代表;下组以阿拉善左旗巴音西别东剖面为代表。上组为青灰色厚层状白云岩夹少量黄灰色泥质粉砂质板岩及泥质灰岩,厚约700m;下组主要为泥灰岩及板岩、薄层石英岩,上部夹中基性火山岩数层,厚1160m。上组富含叠层石Colonnella bayanxibieensis, Tielingella cf tielingensis, Anabaria f., Conophyton cylindricum, C favosum, Jacutophyton alaxaense, Baicalia alaxaensis, Jurusania f., Inzeria f., Tungussia f.及Kussiella f.等。巴音西别群集中分布于阿拉善左旗西北部巴音西别山、海生哈拉、哈拉乌拉和侏拉扎嘎毛道山一带。其岩相、岩性和厚度,在横向上都比较“稳定”。但作者推测:巴音西别地区的巴音西别群剖面,地层恐有断层重复或其他构造问题,有待查明。在时代上也缺少测年依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