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广才岭
释义

张广才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该省主要山脉之一。“张广才岭”一名,源于满语。一说“遮根猜(或译遮根采良)阿林”。“阿林”是山岭的意思,“遮根猜”汉语音转成“张广才”,意为“吉祥如意”。一说“塞齐窝集穆鲁”。“塞齐”为“开阔”之意,“窝集”为“密林”之意,“穆鲁”为“山梁”之意,张广才岭是其俗称。亦称“嵩岭”,相传吉林将军富俊登此山顶席地叩祝万寿,礼后改名为“嵩岭”。又称“天门岭”,据丁谦《唐书北狄传考证》载:“天门岭为今嵩岭,俗呼张广才岭”。

地理位置

张广才岭属长白山山脉,北起松花江畔,南接长白山,东与完达山相连,西缘延伸到吉林省境内,是牡丹江与玛(蚂蚁)河的分水岭。主脊以东绝大部分在海林市境内,主脊以西部分由南而北分别在五常、尚志、方正县(市)境内。山势高峻,地形复杂,既有悬崖绝壁,又有深谷陡坡,为黑龙江省最突出的高山峻岭。由主脊向两侧,逐渐由中山降为低山和丘陵。属于流水侵蚀山地,山体大部分由海西期花岗岩、白岗质花岗岩组成。海拔在1000米左右的山峰有20多个,主峰大秃顶子1686.9米。地处中纬度,气候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年降雨量520—540毫米。面积2.85万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约203万公顷,林木蓄积量约2.2亿立方米。动植物资源丰富,产红松、黄菠萝、水曲柳、胡桃楸等木材,是省内重要林区;所产黑豆果、草莓、山葡萄等浆果和山野菜,远近驰名;珍禽异兽常栖于此,列为国家保护的有东北虎、梅花鹿、猞猁、豹、紫貂等。

张广才岭是长白山的支脉,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它南起吉林省敦化县,北接小兴安岭南麓,平均海拔800多米,主峰老秃顶子高达1687米。张广才岭以东为牡丹江水系,以西为阿什河、拉林河水系。

主要山峰

老秃顶子

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北部,属张广才岭山脉,海拔1687米。峰顶树木稀少,因而得名。老秃顶子,是黑龙江省“三巨擘”之一(另两个,大秃顶子海拔1696米,老爷岭南峰海拔1696.2米),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山顶漫缓,巨石散落。森林植被垂直分布(针—针阔—针)比较典型。海拔1500米以上有草地和疏林,地上匍匐生长偃松及矮状、波水状岳桦;在偃松和兴安松林带下为云杉、冷杉林带,间混有枫桦树。1000—1500米的低山区,针阔叶混交林带,以红松为主,混交枫桦、水曲柳、紫椴、胡桃楸、黄菠萝、裂叶榆等。500米以下丘陵地带是柞、桦、杨为主的阔叶林带,并有长白落叶松林。

三秃顶子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尚志市珍珠山乡青沟子源头。张广才岭主峰之一,海拔1639.6米,面积36平方公里。山势陡峭,连绵逶迤。山深林密,古木参天,人迹罕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尚志市的最高峰。

琵琶顶子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县与吉林省敦化市交界处,属张广才岭山脉,海拔1318米。北坡属宁安县,南坡属敦化市。山顶较平缓,呈不规则的方形,向东南倾斜,有高原草地和疏林。东北坡陡,北坡较缓,山间植被为针叶林带,多为云杉、冷杉。基本上保持原始森林的林型,林木繁茂,蓄积量大。

城墙砬子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镜泊湖中部西岸,属张广才岭支脉,海拔400多米,植被为阔叶林。在山上修筑的渤海国古城遗址,墙垣依山势起伏,土石混筑,呈不规则三角形,周长3100米。三面临湖,“非从西南曲折盘道不能上达”(民国《宁安县志》),地势险要,可扼控整个湖面,是渤海时期的屯兵重地。城内有一周长93米的小城。曾出土“忽汗州兼三王大都督”铜印。山上渤海时代的古城,是镜泊湖八大景观之一。

道士山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镜泊湖中,为湖中的岛山。镜泊湖景点之一。西被龙脖子半岛、东被阎王鼻子半岛的悬崖环围,扼湖面南北往来要冲。海拔422米,高出湖面72米。山势半陡,植被为阔叶 。湖西岸有九条山脊,朝道士山伸展,称为“九龙探母”。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修建的三清观内,曾铸悬“九龙探母钟”1口。

老黑山 宁安县境内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镜泊湖北段西岸,与湖中大孤山对岸水运场隔湖相望。属张广才岭余脉,熔岩低山,海拔911米。峰顶久经剥蚀,夷为一级级平面。林木茂密,多柞、桦、椴、榆等树。西北有长1公里的石砬和悬崖区,有一石砬高达21米,还有两处绝壁。此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周保中部的密营地。老黑山四麓有渤海国时期的4座古城遗址,东面有城墙砬子古城遗址,东北有重唇河口山城遗址。

莺歌岭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镜泊湖南湖头东侧,松乙河南岸,伸入湖中的嘴子三面环水。“莺歌”,满语意为“稠李子”。东西走向,海拔494米,植被多为阔叶林,有柞、桦、杨等林木。山坡上有1座古代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牡丹江流域典型的古遗存。考古发掘发现居住遗址4处,为半地穴式建筑,并有椭圆形灶址。在居住址内出土的主要遗物有陶器、石器和骨器。出土文物中,陶器以夹砂黑灰陶为主,泥质黑陶很少;石器以打制、磨制为主,器形有石斧、石锄等;骨器有骨针、骨锥、凿等。同时还出土有牙刀、牙锥、蚌刀和桦树皮器等。莺歌岭遗址分为上下两层,经测定,上层距今3000年左右,下层是牡丹江流域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距今约4000年。被命名为“莺歌岭上层”和“莺歌岭下层”类型。

鸡陵山

古称“鸡林哈达”,又名“鸡鸣山”,今亦称“西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县城西1公里许,南濒牡丹江。海拔418米。传说清代宁古塔将军巴海为寻找宁古塔新城址(今宁安镇),曾被金鸡啼鸣引路至此,因而得名。 山间多灌木,并有松、杨人工林。山下有泼雪泉、宁安大石桥及清代名将萨布素衣冠冢等古迹。

龙头山 海林市境内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旧街乡龙头山村北,海浪河南岸,属张广才岭余脉。据新编《海林县志》载,“这一带丘陵有一小脉西出至海浪河东南岸,人称龙头山。 是宁古塔旧城的象征。山体西侧陡立,为清初流人方拱乾命名的“放雉崖”。

石人山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石河乡北境,濒海浪河右岸,属张广才岭余脉,海拔310米。临河处为悬崖,有一人形巨石,耸立在悬崖旁,因此得名。山坡荒芜,仅有灌木丛。西南9公里处的北山上有座古城,俗称“高丽城”,形制似东夏国的城子后山城。城墙土筑,夹有石块,依山就势,城内有中墙一道,筑有马面。北临峭崖,南控海浪河,地势险要,符合史载东夏国喜筑山城的特点。

龙头山 牡丹江市境内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与海浪河汇流处,属张广才岭余脉 ,背依老黑山(海拔528.8米)。龙头山顶为一平台,有龙头山古城遗址,为渤海国时期重要军事要塞,辽、金时继续沿用。城呈三角形,周长1800米,南北两侧无城墙,各以江河断崖为屏障;西侧筑有弧形土墙,长625米,高1.5米;城址东北角筑有套城,城墙为土石结构,长60米,高1.5米。两道城墙外均有护城河。龙头山对面牡丹江东岸有海浪古城;海浪河北岸有凤凰山古城,三城构成鼎足之势。龙头山古城遗址,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帐篷山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海林镇东南,海浪河北岸。属张广才岭余脉,海拔323.8米。山势突几,顶有楞角,形如帐篷,故名。传说努尔哈赤与东海女真部作战时,曾把此山当作烽火台,山上山下布满帐篷。山坡多灌木,并有人工松林。顶部建有解放战争期间剿匪活捉“座山雕”,追剿残匪壮烈牺牲、东北军区司令部授予“特级侦察英雄”称号的杨子荣(原名杨宗贵)革命烈士墓。墓为花岗石料修筑,墓长2.5米,宽1.2米,高1米。墓前碑通高3.1米,正面竖刻黑色隶书大字“革命烈士杨子荣之墓”,左下侧竖刻一行小字“一九四七年二月三日”(杨子荣牺牲的农历时间)。

威虎山

原名“大夹皮沟”。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中部头道河上游,属张广才岭东坡,主峰海拔757米。山势高,较隐蔽,两侧山沟可进可退,易守难攻。山上威虎厅(原名座山雕棚),曾是惯匪——国民党东北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的巢穴。1947年春,牡丹江军分区战斗英雄杨子荣率小分队深入匪区“智取座山雕”,惯匪张乐山等25人被活捉。杨子荣在追剿残匪战斗中牺牲。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授予杨子荣“特级侦察英雄”称号。作家曲波所著小说《林海雪原》,借用吉林省的威虎岭以称之,逐渐成习,海林县遂于1967年将此山正式更名为威虎山。海林县人民为纪念杨子荣烈士,在海林县城东山(帐篷山)修建了杨子荣烈士陵园和纪念馆。

岱王砬子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市郊区三道乡北境,属张广才岭余脉,海拔555米。 山顶有一排簇聚的石砬子,立地高18米,长50米。有巨石悬吊的“一线天”、侧身方可进入的“曲洞”、巨大而倒立的“风动石”及大王堡等名胜。平坦处有石筑的金代边墙遗迹。

鸡冠砬子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市郊区三道乡与海林市柴河镇交界处,牡丹江支流佛塔密西沟上源三岔河右侧,属张广才岭余脉。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552.2米。山体由花岗岩构成。顶端鸡冠砬子呈石林状,高14米,长60米。石砬东北侧有“仙人洞”,高5米,深15米。 在宁安县、海林市和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内还各有一处鸡冠砬子。

鹰嘴砬子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三道河子镇河口村北1公里,三道河西岸。属张广才岭余脉,海拔288米。从侧面看,砬岩酷似雄鹰高踞,鹰嘴突出,昂首向天,故名。山上原有柞林,现为灌木。东北1公里有渤海国古城(称兴农古城)遗址。古城东西长183米,南北宽180米,除东北角被冲坏外,四周可见较清楚的土质城墙轮廓,南墙和北墙有似土质门墩和门道缺口,外有深1米、宽9米的护城壕。

锅盔山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张广才岭支脉。西抵牡丹江河谷,东至乌斯浑河,包括海林市东部和林口县西部区域,东北部在林口县境内,有大锅盔山、小锅盔山。呈南北走向,长120多公里,山势较缓,大多在海拔500米左右,主峰大锅盔山海拔1184.8米。山体由花岗岩构成,西南侧有大片岩石裸露,山势陡峭。山麓为阔叶林,主要是柞、桦、杨等林木;山上为针阔混交林,有松、柞、椴树等。峰顶开阔平坦,夏季清凉,建有电视转播台。

大综合岗子山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口县三道通乡境内,属张广才岭北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1357米,为张广才岭北段最高峰。山顶多独立砬岩,耸立如林,有的高达43米。山上植被多针叶树及针阔混交林带,建有林场。山南有“吊水湖”,海拔1230.8米。

佛手山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横道河子镇北,属张广才岭山脉。峰顶巨岩有如佛手状,故名。海拔666.1米。 三面临涧,一线通天,如佛手状巨岩高12米。登其顶,南望有人头砬子, 为横道河子三景(佛手山、人头砬子、三块石)之一。 附近有东北虎饲养场,即“中国黑龙江省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饲养东北虎数十只,是世界上唯一的老虎饲养场。

大锅盔

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部亚布力镇辖境南端,青云林场西侧,属张广才岭山脉。主峰海拔1374.8米,周围连接二、三、四锅盔,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北第三个山头为二锅盔,海拔1001米;其南为三锅盔,海拔993米;其北5公里为四锅盔,海拔906.4米。 2月份平均气温在-14℃左右。北坡建有全国最大的高山滑雪场,即亚布力滑雪场(原称青云滑雪场)。山麓建有综合训练馆、新闻中心楼、餐厅等为滑雪运动服务的设施。国家赴南极考察队的适应性训练基地也设于此地。距亚布力镇25公里。

龙凤山

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五常县东南50余公里处,属张广才岭支脉。呈东西走向,海拔337米,面积0.25平方公里。山上植被完好,林木茂密;山下大型水库龙凤山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740平方公里,总库容2.33亿立方米,以防洪、灌溉为主,兼作发电、养鱼,全国闻名。 为五常县的旅游风景区。

杏花山

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五常县五常镇南5公里处,属张广才岭余脉。是一座独立的山体,为平原山地,西南——东北走向,海拔212.8米。昔日,因山上有杏树得名。山体北部呈漫坡,南面高而且陡,西南部呈断壁状,为山之最高点。昔日山上杨、柳、榆、槐及杏树遍布, 1945年后,山上不仅杏树不见了,其他树木也被砍伐殆尽,几乎成了一座秃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每年春季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学校师生植树造林,到1985年已经绿树成荫,其中大部分为松林,成为五常县的一处游览风景区。

长寿山

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延寿县城东南14公里,张广才岭西麓,西南——东北走向,面积35平方公里,海拔731.7米。植被多以桦、柞、杨、椴等阔叶林为主。据《长寿县乡土志》载,“长寿山距县城南二十里,为县城之向山,高十里余,周七十余里,上有潭四,水极澄清,每遇天欲雨则生云,近山之居民每于此卜阴晴焉”。为东、西长寿河发源地,发源于东侧的为东长寿河,发源于西侧的为西长寿河,皆流入玛 河。原长寿县(今延寿县)因此得名,一说因山得名,一说因河得名。

套环山

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延寿县东境与尚志市交界处,张广才岭西麓,西南——东北走向,面积29平方公里,海拔1007.5米,是延寿县境内的最高峰。山体由花岗岩和部分古生界变质岩系组成。植被为以硬阔叶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混生的有相当数量的红松、云杉、冷杉及杨、桦树等。山区富产蘑菇、山葡萄、核桃等。野生动物有野猪、狍子、山兔等。驿马河发源于套环山南侧。

帽儿山

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尚志市帽儿山镇北5公里处。因山峰凸出群山,貌似冠状,故名。属张广才岭余脉,海拔805米,面积10平方公里。由花岗岩、砂岩构成。山势险峻陡峭,只北坡有一林间小路,可攀登山顶。顶峰古有寺庙。山顶有平台和马蹄形泉水池。每当春夏季节,登上顶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树海郁郁葱葱;山下阿什河蜿蜒流淌,河水清澈;山间绿树浓荫,鸟语花香,景色秀丽。距尚志市尚志镇45公里,距哈尔滨市90公里。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游览胜地,已辟为旅游点。

松峰山

位于黑龙江省南部阿城市山河镇境内,属张广才岭余脉。呈南北走向,山势平缓,北高南低。平缓山麓上长满胡桃楸、黄菠萝、水曲柳、山杨等中壮龄天然次生林,林内灌木丛生。春夏季节,遍地奇花异草,栖息大量鸟类。山峰细高挺拔,奇石林立,主峰烟筒砬子海拔627米,雄伟壮观。松峰山,峰峦起伏,林木幽深,是金、清两代道教圣地。清代以来,被称为东北八大名山第一景观,许多圣景都伴有典故。西南麓山腰处,有一天然石洞穿越山顶石崖,长约20米,俗称“太虚洞”,被列入《中国名胜词典》。洞内立有金代承安四年(1199年)和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镌刻的两块石碑,对研究道教有重要价值。主峰西侧有棋盘山、石景峰,石景峰下有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的两座古庙“海云观”和“藏经楼”。庙宇的上部早年毁坏,现已修复。在海云观西北侧有一“拜斗台”,据说是道士们朝拜星斗的地方。道教遗址已被列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山下有一座小型水库,供游人划船、游泳、垂钓。为保护天然次生林、古迹和自然景观,1984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松峰山自然保护区,面积1465公顷。现已辟为风景游览区。

大青山

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宾县、延寿、尚志3县(市)交界处,属张广才岭支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北抵松花江,西至阿什河河谷,东至玛 (蚂蚁)河河谷,面积150平方公里。山体主要由火山岩、花岗岩构成,一般海500—700米,中部地势较高,主峰海拔952米。由于山势巍峨,峻岭蜿蜒,重重叠叠,纵横交错,翠绿浓郁,挺拔人云,故名“大青山”。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曾以大青山为天然屏障,出没于茫茫林海,打击伪军和日本侵略军。大青山资源丰富。树木有松、桦、杨、椴等次生林,山产品有木耳、猴头、蕨菜以及人参、平贝、五味子等野生药材。野生动物有野猪、黑熊、狍子、鹿、猞猁和山鸡、飞龙鸟等。矿藏有铜、铁等资源。

二龙山

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宾县县城西6公里处。山势起伏绵亘,有两处山头,形似龙头,故称“二龙山”。是一座独立的山体,面积0.2平方公里,海拔246.4米。 山麓拦坝筑堤,建成二龙山水库,连接南北两山,形成1.5万亩的湖面。 湖畔建有疗养所、宾馆、靶场、游泳场和垂钓处。二龙山临近大城市哈尔滨的区位优势,已经成为夏季的避暑和游览区。

黄山

又称“黄山嘴子”、“荒山嘴子”。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郊,哈尔滨市太平区境内。西临阿什河,北靠松花江,东南为丘陵地带。属张广才岭余脉的延伸。山体高出漫滩60—80米,海拔215米。黄山的主要地层为黄粘土状粘土,故名。又因山头形似“龙嘴”,故也称“黄山嘴子”。从前,黄山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且有各种野生动物栖息。清代光绪朝中叶以后,山上林木砍伐殆尽,几乎成了秃岭。故又称“荒山”、“荒山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政府有计划地栽种树木,并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今黄山顶上生长起茂密的次生林,使黄山面貌不断改观。黄山南坡建有哈尔滨市向阳山(第一)殡仪馆和向阳山革命公墓(安放老红军、老抗联、老干部的骨灰盒)。

大干泡 蛤蟆塘火山群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县境内镜泊湖西北50公里,坐落在海拔1000米的张广才岭东南坡,共有大小7座坑状火山口,其中6座集中于大干泡和小于泡附近,最远的为蛤蟆塘火山锥。在大干泡东北约20公里处,火山锥排列受华夏式断裂控制,呈东北40—45度方向排列,喷发时代为全新世早期。因喷发时间较近,火山口大都保存良好,为深锅状或竖井状火山口。火山口海拔750—1000米,相对高度为几十米至200米左右。火山口四周石壁峭立,底部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俗称“地下森林”。火山口附近是呈黑色、紫红、暗黄等颜色的玄武岩,以及松散的火山砾。火山口溢出的熔岩,沿着石头甸子河、蛤蟆河汇入牡丹江谷地,阻断了牡丹江,形成了小北湖、镜泊湖等火山堰塞湖。火山群森林茂密,主要树种有红松、白松、黄花松、鱼鳞松、落叶松,还有名贵的黄菠萝、胡桃楸、水曲柳等。野生动物有著名的东北虎、金钱豹,以及黑熊、野猪、梅花鹿、獐子等。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已辟建为国家级火山口森林公园。张广才岭是个天然的风景区,它山势高峻,地形复杂,既有悬崖峭壁,又有深谷陡坡,海拔在1000米左右的山峰有20多个,主峰老秃顶子为1886.9米。张广才岭地处中纬度,雨量充沛。春天,一片碧绿,呈现出无限生机;夏天,满山苍翠,万木峥嵘,瀑布和弯曲的流水点缀其间,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秋天,五颜六色的树叶和漫山遍野成熟了的山果,形成一个璀璨的丰收世界;冬天,千里冰封,银装素裹。真是四时风景迥不同啊!

张广才岭以它的森林资源闻名中外,它有林地面积20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2亿立方米。魁伟的红松、挺拔的白桦、婀娜的柳枝、娟秀的山杨、坚硬的黄菠萝、水曲柳、核桃楸到处可见。其中红松、鱼鳞松、黄花松因其经济价值高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其中许多树材质优良,通直无节,质地坚硬,是建筑、造船、军工和制作家具的珍贵木材。

动植物资源

清初,居住在这里的满族人将豹花海青作为禽中珍品,送住京城,作为贡品。著名的东北虎、花豹、黄豹、紫豹、黑熊以及野猪、狐狸、犴鹿、獐狍等出没于密林之间,或追逐于悬崖峭壁之侧。其外,张广才岭还盛产药材,有人参、黄芪、五味子、赤芍等。

张广才岭 有林地面积20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2亿立方米。红松、 白桦、 柳枝、 山杨、 黄菠萝、水曲柳、核桃楸、 红松、鱼鳞松、黄花松。为主要树种。其中许多树材具有通直无节,质地坚硬的特点,是建筑、造船、军工和制作家具的珍贵木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3: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