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安运
释义

个人简介

张安运,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6年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学士

1991年西北大学无机化学硕士

199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学博士

2000-2001年日本原子力研究所(JAERI)燃料循环安全研究工学部Research Fellow

2001-2005年日本产业创造研究所(IRI)原子力化学工学中心研究员

2005-2006年日本产业创造研究所(IRI)化学工学部主任研究员

2006年至今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工程研究室主任

研究领域

从事稀土荧光配合物、先进大孔硅基超分子识别材料制备及分子修饰、大环超分子识别试剂Calix[n]arene-crown合成、溶剂萃取性能与机理、有机试剂合成、吸附与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化学反应动力学、自由基化学、乏燃料后处理以及高放废物(HLLW)处理处置等国际前沿领域研究。

.

基于先进的固定化真空灌注型Silica-based高分子吸附材料,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有效分离长寿命次锕系元素(MA)的大型先进MAREC(Minor Actinides Recovery from HLLW by Extraction Chromatography)色谱技术流程,为安全有效处理HLLW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2004年该流程被选入日本原子力研究开发机构(JAEA)新一代后处理技术流程NEXT(New Extraction System for TRU Recovery)流程中(Journal of the Atomic Energy Society of Japan, 2004, 46(8), 512- 513),2006年9月该流程被日本政府确定为分离次锕系元素的唯一候补技术流程。

成就

先后承担3项日本文部科学省课题、10余项JAEA课题、以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钱江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近20余项研究课题,授权英、法、美、日国际发明专利4项,日本特许公开1项,翻译出版《兰氏化学手册》(科学出版社)1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

.

担任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Biophysical Chemistry、Ion Exchanger Letters、The Open Inorganic Chemistry Journal及The Ope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多份国际刊物的编委或顾问编委。

.

是众多国际SCI源刊如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的审稿人。

近期研究兴趣:

1. 大环杯芳醚类Calix[n]arene-crown超分子识别试剂合成;

2. 含软原子R-BTP系列有机试剂合成;

3. 新颖反应性与功能性大孔硅基超分子识别材料制备与改性;

4. 基于新型功能性吸附材料吸附与色谱分离新技术新方法;

5. 溶剂萃取性能和机理;

6. 各种吸附过程及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和机理;

7. 新型配合物合成与表征;

主持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6-2009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2011

3.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 2008-2010

4.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 2009-2011

5.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6. “钱江人才”计划项目

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