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明儒 |
释义 | 1、少将—王明儒王明儒(1906~?)又名茀林,号剑光。广东琼山(今属海南省海口)长流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第一期及成都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十期毕业。1927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教导团排长,海军第一舰队陆战队连、营长,少校团附。1933年起任广东宪兵司令部中队长,陆军第一五六师少校参谋。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四会守备区司令部中校团副,第一五六师部副官主任。1944年起任第六十四军一五六师四六六团副团长。1946年秋任整编第一五六旅参谋主任、上校参谋长兼四六六团团长。1949年底任海南守备第一三七师少将副师长,第六十四军作战处长。1950年到台湾,任金门守备区及第一军团司令部少将高参。1962年退休,任台北市海南同乡会理事。 2、革命烈士—王明儒王明儒(1932-1981.7.9)辽宁省海城市岔沟海龙川人。生前为成都铁路局峨嵋机务段的一等火车司机,优秀共产党员。 1981年7月8日晚至9日7时许在成昆铁路尼日车站到乌斯车站之间,突然利子依达沟山洪陡涨,一股特大的泥石流,夹杂着数十吨巨石呼啸而来下,1时30分,横跨利子依达沟上的长达125米的铁路大桥被冲毁。连同桥墩一道,被冲进大渡河,在河心筑起一道天然大坝;水深流急的大渡河竟被拦腰切断。在此十二分钟前,司机王明儒正牵引着由格里坪开往成都的442次旅客列车,从尼日车站开出。 列车沿着千分之三十四的小坡道,向着连断桥的奶奶包隧道飞驰而来,1时45分,当列车驶进隧道并转过隧道曲线,离断桥70米接近洞口时,王明儒和副司机唐昌华突然发现险情,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使事故减轻到最低程度,800多名旅客脱险。数百万元国家财产得救,王明儒和车组其他三名同志却被凶残的泥石流卷进了大渡河,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王明儒殉职时年仅49岁。 1981年8月22日,中共成都铁路局委员会追认王明儒为优秀共产党员。 1981年9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王明儒等同志革命烈士称号。 3、高级工程师—王明儒王明儒(1948.12-) 男,汉族陕西城固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物探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学会、青海省石油学会会员。1969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学校仪器专业(中专),197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勘探专业。从事柴达木盆地石油地球物理和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工作近三十年,率先在柴达木盆地(1980年)开展地震地层学研究,填补了柴达木盆地中生界沉积相、东部第四系、第三系、苏干湖盆地第三系沉积相研究的空白。在地震剖面上发现多个构造、地层圈闭。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盆地评价及油气圈闭评价方面有较深造诣。多年来主持及参加了十六项科研课题。其中《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地震统层解释综合研究报告》获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报告被编入《中国成果大全》;参加编写的《中国油气区第三系》获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柴达木盆地茫崖坳陷尕斯断陷地球物理资料解释》”获石油工业部优秀报告奖。撰写论文二十余篇,发表在省和国家级专业技术刊物《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试验地质》《石油地震地质》《青海石油》上。其中《柴达木盆地地震相模式》一文被收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名入《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和《中国大文化英才辞典》。 4、离休干部—王明儒王明儒,山西省宁武县人。1945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学员、阳曲交通站业务员;甘、宁、青邮政管理局工会副主席;甘肃邮电管理局副科长,甘肃电信机械制造厂厂长;高台县委副书记;山丹县霍城公社书记;甘肃轴承厂总厂党委书记;甘肃农业机械公司党委书记;甘肃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卷烟销售公司支部书记等职。1990年10月离休。享受副地级待遇。 离休干部,甘肃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卷烟销售公司原支部书记王明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4月18日不幸逝世,享年82岁。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