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曾宪昌 |
释义 | 简介曾宪昌,曾宪昌(Zengxianchang)(1917—1993)江西省吉水县人。武汉大学教授。1948年赴美国“哥大”学习,获硕士学位。1950年从美国进步组织中获悉朝鲜战争即将爆发,毅然回国。1951年起任武汉大学数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武汉大学电子计算机软件工程研究所所长。在数学论和计算机定理证明方面的研究,取得突出的成就,有的已达到国际乃至突破国际先起家水平,还将计算机应用于“07”工程的冷热扎钢生产,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1984年主持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电子计算机工程研究所的建设,为中国电子计算机科研事业作出了贡献。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代数与数论基础。 老一辈数学家曾昭安之 子曾宪昌,曾师从汤璪真 曾昭安之子曾宪昌教授:武汉大学数学系教授,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中国计算机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一任副会长,中国人工智能学报主编。 年表1936年秋考取北京大学数学系 1940年时期毕业,毕业留校任助教 1944年任讲师 1948年9月,曾宪昌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获得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 1948年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1948年被接纳为美国队数学会会员,多次参加国际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1950年获硕士学位,同时获博士学位 1950年夏,曾宪昌从美国进步组织中获悉朝鲜战争即将爆发,他毅然决定放弃继续在美国担任研究工作的机会,设法尽速回到祖国。回国后,回到母校武汉大学任教 1950年9月到1950年12月,曾宪昌任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1年1月回国,应聘于武汉大学数学系任副教授 1951年任数学系副教授。 1978年起任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此后还在武汉大学计算软件工程研究所所长。在美国留学期间 1978年,武汉大学正式成立计算机科学系;同年9月,曾任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成就半个多世纪以来,曾宪昌在国内外数学杂志与计算机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的著作有《分布式并行处理系统探索》和《代数结构》两书;此外,还翻译了《代数整数论》与《数论基础》。由于曾宪昌在数学理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定理证明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于1979年夏,被我国政府任命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计算机1979年的年会;同年底,又出席了在美国底特律近郊举行的1979年国际并行处理会议,发表了两篇论文,刊登在该会的论文集上,其学术成就,受到国内外同行的瞩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