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家乡 |
释义 | 巴家乡位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面,距县城42公里。与贵州省松桃县的九江、黄板、妙隘三乡接壤,覆员面积27平方公里。现辖4个行政村、20个村民小组,辖区内总户数1369户,总人口5676人。巴家乡自然资源丰富,辖区内有丰富的硫酸用粘土,盛产优质粮油作物,如黄豆、花生、油菜、红苕、大米等。林业资源充足,森林覆盖率为54.5%,现有林地2万多亩,楠竹数量达几十万根。水果品种多而有特色,这里的弥猴桃每年产量都在10吨以上、还有近500多亩的布朗李、香水梨,这些水果都销往秀山县城及周边市场。 旅游资源一是千年倒勾藤。位于寨学村,藤生千年,长有10多米,粗细相杂,藤树相盘,藤藤相缠,沿溪而生,长约200多米,似天然走廊,似自然一奇,一到夏季,便是老人休闲乘凉、少男少女谈情幽会的好地方。 二是水库美景。由于水资源丰富,一年四季清澈无浊,水鸭与鱼儿嬉戏,四周环山,山水倒影成辉,时常有城里人、乡里人在这里钓鱼取乐、喝着啤酒,吃着野味,共尝山水美景。 三是节日总岭。按照当地人的习俗,每年观音菩萨生日那几天,便有很多贵州人、秀山人到这里聚会吃斋,在以前,这里还有对山歌找朋友的风气,现如今每到这一天,便如赶集一般热闹,很多老人都来这里为儿孙烧香祈祷,盼在外务工的儿孙身体健康、平安吉祥,很多少男少女在这里为自己的婚姻和事业许下心愿,但求马到成功、早日找到归宿。因此,节日总岭每年都那样充满着神秘的喜气。 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巴家乡是秀山县的特困乡,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辖区的杠龙和双河村是重庆市1997年以来都列入的“千村扶贫村”。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的开通等发展机遇,走“畜离养殖为主导、优质果药为辅助、天然林业打基础”的经济发展路子,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树立“勿以乡小而不为、小乡也要大作为”的意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带领全乡5600多各族人民,在努力夯实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努力整治发展环境优化发展氛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巴家的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趋势。至2007年底,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00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1100万元,人均纯收入完成1850元,工业总产值完成6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万元。 领导班子成员及工作分工情况安荣(乡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屈蔚(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政、工商、税务工作。 杨平(乡人大主席、纪委书记):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分管纪检监察、机关、后勤、工会、文教卫生、青妇群团、食品卫生、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张汉林(副乡长):分管农业、畜牧、农机、水利、林业、国土房管、城建、交通、环保、劳务经济、就业与再就业、统计、产业化建设、基础设施建、扶贫开发、信访、统计、烟草、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经济发展工作。 杨文斌(乡武装部长、副乡长):分管民兵武装、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法、法制建设、消防、计划生育、民政、社会保障工作。 雷礼俊(乡组织委员、{BANNED}委员):分管党建、农建、组织、人事、{BANNED}、宣传、政协、精神文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