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越调·小桃红 |
释义 | 百科名片《越调·小桃红》作者:任昱 朝代:元 体裁:曲 越调:宫调名,《中原音韵》说它的特点的“陶写冷笑”。多用来抒情写意。 小桃红:曲牌名,句式为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共八句 诗词原文山林钟鼎未谋身①,不觉生秋鬓②。汉水秦关古今恨③,谩劳神,何须斗大黄金印④。渔樵近邻,田园随分⑤。甘作武陵人。 注释译文①山林钟鼎:山林,指隐居不仕;钟鼎,指富贵生活。杜甫《清明》:“山林钟鼎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②秋鬓:残鬓,霜鬓。 ③汉水秦关:汉之水,秦之关,是互文见义。犹王昌龄《出塞》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概括了无数的历史事实,在一水一关的争夺中,毁灭了无数的生命,也涌现了无数的英雄。然而,那些都已经成为陈迹了。 ④斗大黄金印:喻作高官。辛弃疾《西江月·为范南伯寿》,“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⑤随分:随遇,意即有多少算多少。 作者简介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代人,少时好狎游,一生不仕。所作散曲小令在歌妓中传唱广泛。 扩展延伸[越调·小桃红] 张可久寄鉴湖诸友① 一城秋雨豆花凉②,闲依平山望③。不似年时鉴湖上④,锦云香⑤,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⑥,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⑦。 注释:①鉴湖:又称镜湖、庆湖、长湖,在浙江绍兴西南,亦作绍兴之别称。②豆花凉:古代以农历八月为豆花雨。凉,八月雨后天气转凉,此时花事稀少,豆花独开,显得孤寂凄凉。③平山:即扬州平山堂,在瘦西湖北蜀岗上,为北宋庆历八年(1048)时郡守欧阳修所建。因登其堂可远望江南诸山,山与堂平而得名。④年时:昔时,当年。⑤锦云香:指花开烂漫,香气幽远。香代指花。⑥西风雁行:秋风中大雁成行。曲中以候鸟大雁南来北往喻作者南北漂泊,也含有将自己思念南方友人的情意,托大雁传递之意。⑦沧浪:古有《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元散曲中常以“沧浪”代指隐逸或暗指归隐田园之意。 简评:小令是作者浪迹于扬州时所作。首句写景,既点明时令,也反映出作者心情之凄清冷落。二句点明地点与凭眺时消闲的心境。三四五句转入回忆,寓情于景。昔日的欢乐与生机尽在不言之中,更反衬出今日之孤独飘零。结尾三句又回到眼前景象,既寄寓了对朋友的思念,又表达了要驱散愁恨,超脱尘世,回归大自然的情怀。小曲语短情长,格调清幽,含蓄深沉。 [越调·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释:⑴南朝旧风:指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曲,向来被视作亡国之音。 ⑵司马泪痕多:司马指唐诗人白居易,曾被贬官为江州司马,作《琵琶行》,结尾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此用其意。 [译文] 采莲人唱和采莲歌,杨柳岸边一叶小舟轻轻地划过。那一片欢声笑语,全然不顾忌把静夜中的鸳鸯梦惊醒,怎么了?此时有人独自来到江楼上。别云唱那让人伤心的南朝旧曲,以免引得失意的人落泪。 作品简析 杨果是由金入元的散曲作家,金亡以后五年才出来做官,所以面对兴亡,他感慨良多。《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这支小令以及其婉曲的语言,抒发了深沉的兴亡之感。这是一支含蓄深沉的曲子,符合诗歌以最经济的篇幅表现最丰富的内涵的要求。[作者介绍] 杨果(1197—1269)金末元初散曲作家。字正卿,号西庵,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市)人。早年以章句授徒。金正大(金哀宗年号,公元1224—1232年)初登进士第,官偃师令,以廉干称。金亡后,杨奂征河南课税,起用为经历。史天泽经略河南,举为参议。公元1260年(中统元年)官北京巡抚使,次年拜参知政事。公元1269年(至元六年)出为怀孟路总管,以老致仕,同年卒。《元史》有传。杨果工文章,长于词曲,有《西庵集》。与元好问交好。其散曲作品内容多咏自然风光,曲辞华美,富于文采。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花柳芳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