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圆明寺 |
释义 | 圆明寺(WonmyongTemple)位于通海县城以西14公里的善应山麓,始建于元代,清光绪年间重修,内设大雄宝殿、玉皇阁、天王殿等建筑。1964年该寺被定为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1988年11月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圆明寺建于元至正年间,清咸丰年间毁于兵患,光绪年间重建。位于距通海县城14km的河西镇,东接九龙池公园,西北与新蒙蒙古族镇相邻。周围环境优越,绿树掩映,小桥流水,是宗教文化旅游的极佳场所。已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0年代以来,政府对大雄殿、玉皇阁、瑞莲池进行了维修。附近乡神投资30余万元对大雄宝殿的十八罗汉、匾联、释加牟尼和观音座进行维修,用金镀之,甚是富丽堂皇。庙在原址上修建,东侧有条水泥马路,大门朝东开着,寺院南、北、西侧都是居民院落,被居民包围着。寺院占地很小,面积不足两亩;建筑很精致,充分利用空间;一切都是崭新的,看不到任何历史的痕迹;院内非常安静,是拜佛诵经的好地方。 寺名由来圆明一词出于佛教经典,《贝叶经椤严经》卷二说:若能移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圆明指佛的智慧,圆满普照之意。据明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圆明禅碑载:"南阳郡西北四十余里,有寺名圆明者,兴建于金"元光"元年(1222年),重建于明正德五年"。清雍正六年(1728年)乾隆十年(1745年)以及民国16年(1927)均有重修。圆明寺为宛北重要古刹之一,总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院内松柏合抱,亭台楼榭,古碑林立,翠竹掩映。该寺为三进宫殿式建筑,主体工程如大雄宝殿均系砖木结构,雕梁画栎,殿角高翅,特别是透花木雕的门窗,精雕细刻,石刻饰物,都富有极浓的宗教色彩。现存三间中殿全系古砖琉璃瓦所建,房檐四周砌着各 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鸟兽和花纹图案,殿脊浮雕有麒麟、松鹤、莲花等浮雕,都形象逼真;四角檐牙,半拱高喙,宛如龙飞凤舞。殿内暖阁木刻的花草、禽鸟枝艺细赋,泥塑佛像高大如生,令人赞叹不已。中殿西侧排列着直径一尺多粗的红漆柱子。殿内的大梁直径约三尺,真是飞檐斗拱、气宇不凡。寺以地势而建,有山门,两边有威严的石刻雄狮,耸立的钟鼓二楼、中佛殿、后殿,两侧有对称的廊房、月门等,各个建筑座落有序,这些建筑均在一条中轴线上,整个建筑形式宏伟典雅,实属宛北古刹名寺。另外,后殿前后有一高一低六棱形两座古塔,高的十余丈,低的七、八丈。塔的翅角上系有铜钟。在其中一座塔上有汉的玉塔志铭,铭为长方形,正中分两行书鸟,传曹洞正宗三十八代,明微成公禅师之塔铭,前书"金峰山官司圆明禅寺,下署皇清乾隆十七年三月十五日立,系孝徒通本,长孙心功所立。 寺庙历史圆明寺位于咸阳市毕塬路和文林路东段的塔尔坡。是唐时的资善院,金朝时更名为圆明寺。姜子牙、王昭君、慈 禧太后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历史传说。清末因战乱,寺内古迹被全部烧毁。民国二十年,热爱佛教的信众出资在原址上修一小庙名台台”,文革期间又遭重创,沦为杂草丛生的一片废墟。一九九七年冬,当地居民在建房时挖出了圆明寺的寺碑,咸阳的佛教众生得知之后,通过各方努力,邀请到了具有中央美术学院与广州佛学院双重学历,当时在陕西乾县铁佛寺出家的性空法师,一九九八年农历正月初九,性空法师被诸弟子恭迎至咸阳,开始了圆明寺的筹备重建工作。为了弘扬我国的古典文化,发展旅游事业,抢救保护祖国的名胜古迹,圆明寺急迁建。参考《南阳地区宗教志》以及圆明寺现存各通石碑。南阳宛北古刹圆明禅寺,又称葫栗扒寺,位于南阳市宛城区小寨街以北三公里处的山峦间,距城区约20公里。据明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圆明禅碑载:"南阳郡西北四十余里,有寺名圆明者,兴建于金元光元年(1222年),重建于明正德五年"。清"雍正六年(1728年)乾隆十年(1745年)以及民国16年(1927)均有重修。 圆明寺是南阳宛北一大名胜古迹,也是弘扬祖国佛教文化的场所,它鼎盛之时全寺有僧人二百八十多人,时常接济南下北上的僧客。该寺由于民国后期战乱年代,佛事衰落,住持远道遁迹,殿舍大部倒塌,1982年时虽经原宛县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该寺被小学占用至今,现仅存中佛殿一座。纵观历史,凡修建寺庙之大业,无不是有昌明贤达之达官土人在繁荣盛世所兴。值此国泰国民之时代,能够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在省、市、区宗教主管领导下,将日益衰败的园明寺修建宏大,的确是大桩青史有载利国利民的功德好事。性空圆明”是佛教的一个常用成语,其大意是经过修行佛法明心见性后得到圆满的智慧而入佛知见,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空理。不可思议的是,“性空圆明”恰巧是性空法师法名并其住持的陕西省咸阳市圆明寺寺名的奇妙组合,这个组合给这个有着一千余年历史的梵刹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神圣的色彩。 寺内建筑圆明寺进四层,由山字形照壁、山门、鱼池、西花台、涤尘楼、天王殿、天井、月台、南北客堂、文房四宝、构 成主体。大雄宝殿右侧有圆禅被寺大钟。右侧回廊有通禅大师画像,海拔1870M?处为圆通宝殿,木格子门,雕凿精美。宝殿右侧有高达9M的千佛塔。大雄宝殿前有一尊铜铸香镂。整个建筑和装点显示出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庄严、肃穆。白华殿(PaekhwaHall)是主体建筑物,它是翼拱式建筑,与其他佛寺不同的是内部为多间;极乐殿(KuknakHall)七星阁(ChilsongPavilion):凉亭浮图:僧侣的墓地。圆明寺位于通海县城以西14公里的善应山麓,始建于元代,清光绪年间重修。内设大雄宝殿、玉皇阁、天王殿等建筑。寺内现存明代重修园明寺碑载,其形势之胜,峰恋叠翠,美茂而肥也。圆明寺是南阳宛北一大名胜古迹,也是弘扬祖国佛教文化的场所,它鼎盛之时全寺有僧人二百八十多人,时常接济南下北上的僧客。该寺由于年代久远,历经沧桑,寺殿失修,至民国后期,佛事衰落,住持远道遁迹,殿舍大部倒塌,现仅存中佛殿一座,寺内明、清碑数方,存有塔志铭一方。善应山麓的茂林修竹中。圆明寺始建于元至正年间,清光绪年间重修。寺院沿主轴顺山势叠层四进,山门雄踞于台阶之上,进山门有涤光楼、雨花台(台前建鱼龙喷池)和天王殿。中心建筑大雄宝殿威严壮观,塑如来金身佛像。大雄宝殿后是高耸云表的两层宫殿式建筑——玉皇阁,阁下是百级陡峻石阶,攀上阁楼,眼前白云飘渺,恰似身处天宫之中。周围环境优越,绿树掩映,小桥流水,是宗教文化旅游的极佳场所。 大殿为庑殿顶,覆青瓦,面阔5间,长约15.3米,进深4间,宽约9.7米。檐柱为梭柱造,柱有侧脚,两侧有升起,檐柱上有高厚的阑额与扁薄的普柏枋,出头处做丁字形。普柏枋上施六铺作斗栱,共30朵,第三跳华栱上,出交叉斜栱,并以斜栱代令栱,上托蝉肚形替木,承撩檐枋。殿内为彻上明造,各梁架榑枋间,分别置有隔架的驼峰、栌斗、单栱、耍头、替木等装饰性的构件。内外檐的梁架和栱眼壁分别绘有和玺等彩画。殿顶正脊前后立面有行龙雕饰,两端有鸱吻。前坡瓦垅中间,镶嵌菱形黄琉璃瓦心1方。大殿四周地面日久垫高,现台基与檐墙埋入地下深约50厘米。因翼角出檐深,后期维修时已加小柱支撑。大殿构架举折不高,两侧有侧角和升起。其中正殿斗拱硕大,布置疏朗,补间各间朵数不等,有交叉十字形斜拱、翼形拱、驼峰等构造,个别有偷心造,具有金、元时期的建筑风格。大殿构架举折不高,两侧有侧角和升起。 走进寺庙进入大门,左拐朝西上台阶是寺院朝南的正门,正门是三孔拱形红门,中门上方书有圆明寺,寺院坐北朝南,四 座大殿,层层叠叠,雄伟壮观。进得正门,门后供奉两尊韦驮菩萨,东西两侧有钟鼓楼,正前方是大雄宝殿,大殿前有香楼,在此拜佛烧香。大雄宝殿里塑有一尊座佛,有位僧人在礼佛。大雄宝殿后侧是地藏宝殿,供奉着地藏菩萨,殿的东西墙上有很多做完佛事留下的姓名卡。从地藏殿两侧登楼梯可以上到三圣宝殿,大殿没有僧人,大门紧闭,只能从窗户往里看,店里有三尊菩萨座像,三圣宝殿的上层是万佛宝殿,地藏宝殿、三圣宝殿和万佛宝殿为同一座四层建筑,去万佛殿必须通过三圣宝殿。只能在三圣宝殿往上观望了万佛宝殿,在纷繁的闹市,能有这么一块清净的寺院,让人周末放下尘世的情缘,进入佛界修真养性。做人身静易心静难,难就难在人有思维、思想和想法,特别在纷争的环境中,人为欲所困,为情所扰,很难心静,苦恼繁多。周末来这里上香拜佛,游览休闲,静坐养心,潜心诵经,调节心态,超凡脱俗,佛在心中,心能清净,心就安静,心胸开阔,烦恼就少,人缘也好,一切融入自然,一切顺心如意,尽情享受心静的快乐,周末进入圆明寺的感觉真好。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故将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以祈共沾法益。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乃当之不愧。寺庙建筑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等.各地一年一度的庙会如火如荼,不仅丰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围,同时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自然景观圆明寺依山就势,层层迭起,各殿都采用大木材作柱梁,给人以雄伟壮丽、庄严肃穆之惑,但进入寺中又被金碧 辉煌的佛像匾联所吸引而透出的古趣幽然,寺中的佛教香火自元代就没有断绝过,就是在文革中,和尚们仍然终守寺院。在历史上圆明寺曾出过在全省知名的高僧圆泰、普法和尚。如今圆明寺是滇中的名刹。位于通海县河西镇(城)西门400米许的普应山下。据明·景泰《重修普应山圆明寺碑》载“普应山去河西县治百步许,有元长老妙光、乡人赵亮等至正年间开创也。”明末清初遭战乱毁坏,现存为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寺紧靠普应山,为中轴线一进四院五重式建筑,由大悲阁、大雄宝殿、天王殿、东西厢房(客堂)涤尘楼、山门,外场院和大门,左边又设瑞莲阁和池塘、望海楼、地藏殿、卧佛殿组成,总面积为1.8万平方米。1998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人文景观圆明寺是原河西(今通海)的著名风景名胜地。寺在距河西镇一里的普应山麓,初建于元至正间,现存《重修普应山圆明寺记》碑一方。载有:“普应寺去河西县治百步许,有元长老妙光,乡人赵亮等至正年间开创也。洪武己巳讲主明田竖建正殿叁间,内安毗卢、弥勒、弥陀像位。宣德甲寅,耆民苏性善等募众起盖圆通阁、四天王殿、禅房僧室以次渐具……令尹南川杨公仕敬治政之暇,召耆老而指示曰:此殿坍塌隘陋,何以行舞蹈之礼,展臣子之敬,妥佛圣之灵,舒远迩之瞻?适有县民葛胤、李海等乐施金谷,梓人董敬、王庭等献技协谋,度地揆材而卜筑之基址改辟广袤,倍蓰于前,规模高大壮丽什百其旧。虹梁彩槛高出虚空,鸳瓦朱甍翬飞霄汉。柱础巩湖山之固,窗牖纳天日之光。经始景泰甲戍功毕……”述之圆明禅寺虽几经毁坏,但屡圯屡修,清·光绪十四年,圆泰和尚率众大修扩建,民国期间辟为公园,成为河西最为名胜之地。圆明寺在河西古代所列的内外八景中名列第一,与秀山涌金寺一样声名远播,常有外州县香客慕名来此敬香拜佛。如今也是县内与涌金寺一样的县内最大最负盛名之佛寺。 承蒙诸佛菩萨慈悲佑护和龙天护法的护持、诸位大兴护法居士及各界友好人士的鼎力支持以及咸阳市政府、统战 部、宗教局对中国共产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认真落实,性空法师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与辛苦,于一九九八年夏季在摄氏38度的高温下打“饿七”为众生消灾,并独具匠心,巧妙构思,在圆明寺原址上亲自设计、修建了一座把古建筑艺术与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与技巧完美结合的佛教丛林,成为佛教界乃至陕西省屈指可数并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仅一九九八年,就出现佛光三次,在二零零七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纪念法会上,性空法师被拍出了十几张周身被佛光照耀的照片。他努力践行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倡导的“人间佛教”,多次力行赈灾、放生、助学、助贫、解救病苦等善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口碑被传遍了关里关外、泰山东西、黄河两岸,不少山东、东北、陕西、山西、北京、深圳、上海等人士纷纷投奔性空法师请授三皈依。目前,弟子已遍布全国多个省区。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明师难遇。愿所有与性空法师和圆明寺有缘的众生都能入佛“性空圆明”之妙境。 寺内佛经佛教经律论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谓之三藏,本书所集二三六篇经藏解释,不仅介绍其出处,且将经典、戒律典论内容逐条介绍其内容使学习佛教理论者能深入浅出的认知。大藏经为汉译的佛教经典,与东土高僧著作入藏的总称,简称为藏经。又称为一切经。一切经的名称起源於隋朝,它的内容包括佛所说的经典及西方释氏的著作。现今的大藏经,又加入中国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唐朝开元年间,沙门智升著开元释经目录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十八卷、福州东禅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东禅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开元寺版六千一百十七卷、思溪版五千九百十八卷、碛砂版五千八百零二卷。元朝有杭州版六千零十一卷。明朝有南藏六千三百三十一卷、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武林版六千七百七十一卷。清朝有雍正刻龙藏,乾隆续藏。 宋、元、明诸版本,多半亡佚,只有南宋碛砂版尚存孤本,藏於西安卧龙、圆明两寺之中。师经东魏天平年中,高王时人所感得之观音经。续高僧传二十九,法苑珠林二十五称为观世音救生经,又称为高王观世音经,佛祖统纪五十四称为十句观音经,稽古略二称为救苦观音经。续高僧传二十九:昔元魏天平,定洲募士孙敬德,於防所造观音像,及年满还,常加礼事,后为劫贼所引,禁在京狱,不胜拷掠,遂妄承罪,并处极刑...梦一沙门教诵观世音救生经,经有佛名,令诵千遍,得免死厄。德既觉已,缘梦中经,了无谬误,比至平明,已满百遍,有司执缚向市,且行且诵,临欲加刑,诵满千遍,执刀下斫,折为三段,三换其刀,皮肉不损,怪以奏闻,丞相高欢,表请免刑,仍敕传写,被之於世,今所谓高王观音经是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