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玉丰村 |
释义 | 玉丰村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上河湾镇,原三台乡驻地东500米处。面积10平方公里,辖10个自然屯,一座小型水库,即“李家窑水库”。一座珍珠岩山,现仍有珍珠岩矿在生产。西部丘陵地,东部平原地,耕地面积443公顷。主产玉米、大豆和水稻。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市上河湾镇玉丰村沿革九台市三台公路从此经过,原名“二道沟”,因重名,所以九台市政府于1981地名普查时将其更名为“玉丰村”。 传说玉丰村东甸子屯西山头上,有一个乱石纵横,犬牙交错,高低不平的地方。当地人都管这个地方叫骆驼石。说起骆驼石,可有一段生动的故事呢。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两只大石骆驼领着七只小石骆驼,住在这个东朝阳的山头上。这些石骆驼,白天立在山头为石,夜晚下山头成为活骆驼。常常在晚上到百姓的麦田去吃麦苗,村民白天看不见,又不知是什么动物吃的,后来人们昼夜守在田边观察,终于看到了是山头上的石驼络下来吃的,这时,人们商议,找村里的猎人杨臣,让他去将骆驼射杀。这杨臣箭法很准,百发百中,可他却心地善良。他看到两只大石骆驼领着七只小骆驼下山吃麦苗,很心疼,这是农民的命根啊!于是搭上箭头、拉个满弓、瞒好,准备发射。这时,只见那七只小骆驼在吗吗地叫着大骆驼,那大骆驼回过头来舔着小骆驼的脑门儿。此情此景,杨臣想到自己小时候失去双亲,是那么凄苦,那么孤独,若把大骆驼射死,小骆驼不也失去了父母吗?再说,骆驼也是善良的动物,能给人类干不少活计呢。它吃麦苗,是它不识麦子,以为是草呢,如杀了它们,岂不是冤枉了它们!杨臣心软了,收回了弓箭,另选良策吧。 后来,在杨臣的倡议下,决定把骆驼抓住,送到一个有水草的地方,这样既保护了村民的麦田,又保护了野生动物。果然,在一天夜晚,在村民的帮助下,把七只骆驼全部抓获,给大骆驼带上了绳索,小骆驼跟着走,杨臣牵着骆驼远征了。 不知走了多少山,不知过了多少河,不知路过多少草地,不知越过多少沙漠……,从此,杨臣再也没有回来,骆驼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它们生存的好地方。 后来,这里的百姓为了纪念杨臣,就把玉丰村东甸子屯西山头这个地方叫“骆驼石”了。 宁夏西吉县什字乡玉丰村概况截止2009年6月,玉丰村辖4个村民小组223 户1197人,纯回族。耕地面积2552亩,紫花苜蓿留床面积1860亩,2009年人工种草1200亩。现有青贮池20座,今年计划新建10座,牛706头,户均 3头。2008年人均纯收入2200元,其中养牛收入800元。 一村一品:养牛业一、强宣传,多动员。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广泛宣传青储饲料对提高育肥牛速度,增加出栏率的重要性。组织村民到邻近乡(镇)参观学习科学养牛先进经验,大力营造舆论氛围,有力推动了群众参与科学养牛的积极性。 二、夯基础,促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建成标准化圈舍140座,建设青贮池20座,争取农机具补贴,投放铡草机80台,加快青贮饲料进度,组织动员农户加大地膜玉米种植面积,户均5亩以上,以高粱为主的人工种草面积达到5亩以上。通过多年黄牛冷配技术示范推广,使该村基础母牛良种率达到85%以上。 三、大力推广科学养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在肉牛养殖中的份额。县、乡畜牧技术人员多次举办品种改良、饲草料加工调制、疫病防治等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班。手把手指导农户建设青贮池,调制青贮饲草。严格实行技术人员包户责任制,确保一户有一份技术资料和一名技术明白人,全村标识率和免疫率均达到100%。同时结合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实用技术培训进入每家每户,确保技术指导落到实处。 四、以养牛协会为龙头,以肉牛贩运经纪人为载体,拓展销售渠道。2008年牛出栏420头,比上年增加80头,户均养牛收入由原来的500元达到800元以上。 为进一步抓好示范点的建设,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一是继续在扩大基地和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把畜牧业做大做强,以推广舍饲养殖、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治技术为关键,以培育扶持养殖大户为重点,促进畜牧业、养殖业上档次,上水平。 二是进一步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做活市场营销,以畜产品打入外部市场为目的,以激活民间资本和拓展服务领域为重点,扶持交易大户和经纪人,扩大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增收比重。 三是加大标准化养殖区建设力度,向安全、绿色养殖方向努力,使该村乃至全乡养殖产品尽快大量走向外部市场。 黑龙江省桦川县新城镇玉丰村人口与资源情况玉丰村位于桦川县新城镇内,由裕丰屯、洪福屯两个自然屯组成。截止到2001年11月,全村有农户606户,贫困户424户,总人口2201人,其中贫困人口数1540口人。幅员面积10,229亩,农业生产方面属于水旱兼作区,耕地总面积7,278亩,其中旱田面积5,223亩,水田2,055亩,林地面积1,056亩,其中土地瘠薄面积3,200亩,占耕地44%,2001年全村粮食产量1114,40吨,人均产粮800公斤。畜牧业生产处于低发展态势,全村马35匹、黄牛56头、猪640头、禽10,240只。 经济状况人多地少、土地瘠薄、产出效益低,人民生活水平处于温饱线以下,人均耕地仅有5.2亩。由于水利设施条件差、水利工程不配套,水田平均亩产300公斤,耕地治理程度较低,优质土壤面积少,人均粮食占有量800公斤,全村80%的农户负债累累,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债务链咬得很紧,村级债务达到了150万元,仅农户欠村就90万元之多,畜牧业收入26,000元,副业收入25,000元,多年来90%以上的农户仍沿用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粮食平均亩产仅为209公斤,全村农民人均收入820元,粮食产量和人均收入在全镇均属中下等水平。 社会基础状况全村住砖房仅有28户,砖瓦化率7.4%,90%以上农户有饮水井,但水质较差,污染严重。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缺医少药,根本无法保障村民基本的初级医疗保健,因病至贫和因病返贫的农户屡见不鲜。 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落后,全村的大中型拖拉机4台套、小型拉机24台套,根本满足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95%以上的农民还停留在“面对黄土,背朝天,老牛拉犁耕地旧”耕种方式上。 村内主巷道未能达标,停留在原始的水平上,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不穿雨靴出不来屋,农民行路、学生上学十分困难。 贫困的原因通过深入农户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人多地少,土地瘠薄,经营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投入高,收入少。人均仅有耕地5.2亩,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种植业人均收入仅有520元,加之80%以上的农户家庭经济基础差,种地没钱投入,白籽下地,不选用优良品种,再加上市场粮价低等原因,仅1998年至2001年农业经济损失累计70万元,粮食产量减少累计340万公斤,人均收入累计减少1,500元,另外农民除种地外,没有其它经营项目,剩余劳动力时间达到三分之二,由于无项目经营,老弱病残,粮食生产效益低等原因,重贫户有41户,占总户数的12.8% 2、水利工程不完善,基础设施薄弱。全村24条计30公里水田的支线和斗线漏水、阻水、跑水,使2,055亩水田灌水、排水不及时,水稻播期严重拖后,80%以上的农户插六月秧,水稻减产严重,水田渴水面积2,000亩,占水田面积的100%,全村减产1,777万斤减收96万元,人均收入减少689元。 3、资金匮乏,区域经济无规模,二三产业发展缓慢。资金的缺乏是本村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玉丰村的地理环境占有两大优势,一是位于新城镇内有发展庭院经济的优势。二是地处松花江南岸,发展畜牧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草优势。但从1998年至2001年,工、商、建、运、服的私营户仅有3户,养殖专业户廖廖无几,副业收入处于负增长状态,仅此两项人均减少收入650元左右,加之多子女就学、观念陈旧、计划生育、因病返贫至贫等原因导致贫困,给全村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障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