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鱼虫
释义

鱼虫又称“水蚤”,专业上称为枝角类或挠足类。喜爱金鱼的人们,常常用鱼虫饲喂金鱼,使金鱼长得快,繁殖多。鱼虫既不是鱼,又不是昆虫,它是在淡水中生活的一类浮游动物,常在水中作跳跃式运动,很象跳蚤的行动,所以人们叫它水蚤。

怎样采集

鱼虫喜欢生活在水流缓慢的肥水中,水深一般在0.5米左右。每年的春末秋初,是鱼虫大量繁殖季节,鱼虫浮游于水面,常使水面呈棕红色,人们很容易发现。在我国南方地区常年可以采到鱼虫,春秋两季更易采得。

采集之前,要准备好采集网,网柄要长,3-4米为宜,口径要小,20-30厘米为宜,网深50-60厘米最好。还要在网口蒙上一层塑料绿纱,绿纱的网眼刚好使鱼虫能通过。这样,在采集的时候,可以防止水草等杂物进入网内。

采集方法:先选择合适的采集地点,发现鱼虫,用采集网在水面慢慢地反复兜捕。这样反复几次,就可以捕获大量的鱼虫,移入盛有少量水的塑料桶或塑料食品袋中。

从河里采到鱼虫后,应放在较大的玻璃缸里。缸里应放一些从河里带回的水和绿藻,如水绵等,以便增加水中的氧气,还要放一些由蚯蚓、蝗虫或其他动物制成的碎肉,作为鱼虫的饵料。在鱼虫数量增加时,要及时采收,并晒干。到了秋末和冬季,水蚤的繁殖力大为减弱。当冬季,在水缸中看不见水蚤活动时,千万不要把缸里的水倒掉,因为这时它们都潜伏在绿藻丛中。我们可以把水缸放在向阳房间或暖气片附近。到了春季,室内温度升高时,鱼虫又出来活动。到室温上升到28℃以上时,鱼虫开始大量繁殖。

细心观察

把鱼虫带回室以后,用吸管吸取一些鱼虫液,滴一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放在放大镜或双筒解剖镜下观察,就可以看清鱼虫体长1-3毫米,体形侧扁,透明,全身分头和躯干两部分。头部中央有一个能活动的复眼,在复眼在后面有一个较小的单眼;头部还有大小触角,大触角既分枝又分节,是鱼虫的运动器官,小触角不会枝也不分节,是鱼虫的感觉器官。躯干部的腹面有5-6对胸肢,是运动的辅助器官,并对摄食和呼吸有帮助,在躯干部的末端还有明显的壳刺。

怎样饲养

在自然环境中,鱼虫主要以细菌、酵母菌、藻类及有机物碎屑(动植物的残片)为食。人工培养鱼虫,要事先准备好培养液。取4.5千克肥土(花园或菜园的泥土)和1千克稻草(剪成2厘米),一起倒入大缸里,加水50千克,经充分搅拌后,在15-18℃的温度下放置3-4天,然后用纱布过滤,滤液称为原液。取一定量的原液倒入另一只缸内,再加2-4倍的池水,这样,培养液就配制成了。这时候就可以把少量鱼虫放入培养液中,水温保持在18-25℃,鱼虫生长很快,会大量繁殖用来饲喂金鱼或其他鱼类。在培养鱼虫过程中,要随时补加原液,以保证鱼虫的足够的饲料。

首先,准备一个容器,小缸子、宠物盒、保特瓶等等,都可以,最好的建议是用接触空气面积比较大的容器来养最适合,因为水蚤会浮到水面上来有类似呼吸的动作,所以若是数量多的时候怕有些争不到位置而死去。

光源:一般告诉饲养者,只要有光线就可以了,那....晚上呢?不就全沉到底下去了? 没错,就是沉到下面,结果隔天就死了大半,为什么?因为它们懒得呼吸。所以,建议是光源不可在晚上也关掉,可以用个小光源(例如5w的小夜灯等)照着,这样就可以避免这个麻烦。当然有人会说,一定要这样养吗?答案是不一定,不过,要有超多的数量这样是有其必要性的,我们养它不是只有养好玩而已,重点是要那锅数量,数量够才能喂鱼嘛,对吧?

喂食:一般坊间告诉饲养者,用酵母粉泡水来喂食,但是若是用量控制不好,水质很快就恶化,造成水蚤快速死亡,那又就要重买水蚤或是再跟别人要。所以,我的方法算是可以预防这个吧,同时,也不用太计较去买酵母粉,因为有时候酵母粉不好找,不然就是好大一包,用也用不完,因为我后来想想,酵母粉泡水给它们吃,那是不是只要溶于水的液体就可以喂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圆水蚤是滤食性的生物,所以一般以滤食水中的营养物来维生,因为我们丢下去的东西若溶于水,它们就吃得到喔。因为,大雄试了“羊血”来喂食发现效果不错,后来又听说之所以用酵母粉,是因为里面有一些胺基酸类的东西,而水蚤可以吃这个,至于胺基酸,我弄不到,只好用鲜奶,相信也有不错的效果。

日常照顾:其实也不太用理它们,只要给予光照、一些喂食,就可以了,至于换水的话每次吸出水蚤后,再加入被抽掉的水量就可以了~~若是藻类太多,放一些苹果螺也不错喔,至于效果,嘿嘿那就要看倌们自己试试。至于喂食的量,一次不能太多,以一次2~3cc就可以了,别认为太少了喔,这样就够了同时也不会造成水质一下就恶化了。至于滤水蚤,这比滤丰年虾好用多了,若是不想滤的话,可以用它的趋旋光性来做,用光照来吸引它们然后用滴管吸出,再来用大量清水洗一洗,就可以拿来喂了。若是想让它们更营养,在喂食前,再喂一些营养液,过一到两小时,再来喂给鱼吃,呼呼这样子更营养。

滤水蚤:一般我们觉得水蚤够多了,就可以拿来喂食,而由于水蚤有趋旋光性,所以我们在滤的时候,可以用这个特性,将它们吸引到角落,然后再用风管去吸取。吸出的水蚤,多半又参有原来水蚤缸的脏水,为了避免污染了鱼缸,所以还要做一个滤的动作,可以用细网目的网子,或是化工材料行买的“生物滤网(300网目的)”来滤,滤完后再以清水浸泡,或是加一些料(牛奶、维他命等等)然后,就可以间接地使鱼鱼吃到这些东西。

孤雌生殖

鱼虫是雌雄异体。在温暖的季节,水里食物丰富,雌鱼虫产的卵不需要受精,每次产卵几枚至几十枚,在母体的孵化囊里直接发育成小鱼虫,这些小“鱼虫”通常都是雌的。一只雌鱼虫可以一批一批不断生殖,产出的小鱼虫成长后又同样生殖下一代。这种孤雌生殖方式使鱼虫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这时产的卵称作夏卵。当环境转为不利时,夏卵中会有一部分孵出雄虫。雄虫比雌虫小,体形也略不同,这时鱼虫转入两性生殖,产出的卵称作冬卵,每次只产1-2枚,必须受精后才能发育。冬卵休眠一段时间,度过严寒或干燥等不良环境,再继续发育,孵出的是雌虫,又进行新一代的孤雌生殖。据试验,冬卵干燥20年以上仍能孵出“鱼虫”。

实际应用

鱼虫和鳕鱼:北极生态变化的天然标尺 “什么是北极圈内最重要的动物,是北极熊还是冰鸥?答案是鱼虫和鳕鱼,因为它们是北极生态变化的天然标尺。”挪威极地环境中心主任萨尔韦·达勒对到访的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如是说。

达勒说,鱼虫是一种桡足类动物,处于食物链低端,以硅藻类水生物为食。为了在冬季断绝食物后能够生存下来,鱼虫会在体内存储脂肪。因此,纬度越高,栖居在那里的鱼虫体内脂肪含量就越多,个头就越大。例如,栖居于亚热带的鱼虫体内脂肪含量只有14%,而北冰洋腹地的鱼虫体内脂肪含量则高达74%。

“鱼虫的这一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监测极地环境变化的标尺,”达勒说,“通过对比不同年份同一季节在同一纬度采集到的鱼虫样本,就可以看到这一区域的气候变化情况,测算出气候变暖的速度以及地域差异。”

达勒说,基于栖居于低纬度地区的鱼虫而形成的食物链大致可以描述为“鱼虫-鲱鱼-小须鲸”,而以高纬度鱼虫为食的动物只有海雀。因此,随着北极圈地区气候变暖,鲱鱼和小须鲸就会随着鱼虫一同向高纬度海域迁徙,形成物种入侵,破坏极地地区原有的生态格局。而人类捕鱼和捕鲸活动也会随之深入极地,进一步威胁那里脆弱的生态系统。

与鱼虫一样,北极鳕鱼也以自身特性成为人类监测极地环境的得力助手。达勒介绍说,北极鳕鱼体内有一套独特的封闭循环系统,它从食物中摄取的有害物质不能通过肾脏排出,而是积存于体内。因此,通过分析一条鳕鱼就可以对北极地区污染物的种类、分布和浓度有清晰的认识。

达勒告诉记者,目前研究人员已从北极鳕鱼体内检测到来自南美洲和亚洲的污染物。他认为这印证了关于全球变暖引发洋流变化的说法,甚至说明可能有新的洋流汇入北冰洋。专家称海中鱼虫吸收二氧化碳可抑制温室效应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北太平洋有一种属于粗新哲鱼虫(Neocalanus)群的浮游动物,可将大量的碳素带至海底,甚至将大量碳素封存在海底数百年,研究小组认为此研究可用以了解抑制地球温室效应的机制。

日本研究小组表示,这种浮游动物属于粗新哲鱼虫群的一种,身长约五到十米厘,春天到初夏时,会游在大海表层,吞食因光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浮游植物。夏季,这种粗新哲鱼虫会游至水深五百至一千五百公尺的深海中休眠,早春产卵后就结束生命。

休眠中的粗新哲鱼虫被鱼等海中生物吞食之后,二氧化碳的碳素就会被送至深海,根据海水的动向关系,可能要数百年以后,这些碳素才会回归浅海。

专家表示,一般都以为二氧化碳的碳素之所以会被生物运至深海,主要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的缘故。

但是,2002年起,研究小组在日本的三陆海域等采集浮游动物,追查其所在的深度与季节的变动之后发现,粗新哲鱼虫平均每一平方公尺,一年之内可将四点三公克的二氧化碳碳素运至深海,此数量就等于浮游植物沉至海底所运送的碳素数量。

图书信息

基本信息

书名: 鱼虫

作 者:高建国

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5月1日

ISBN: 9787539822259

开本: 16开

定价: 16.80元

内容简介

《鱼虫(写意花岛篇):国画入门训练新编》专门为国画初学者量身定做,内容涉及花鸟、山水画技法。套书着重单个题材的演示,从局部到整体,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讲解与示范,便于读者掌握中国画基础的笔墨与造型技巧。书中附有大量的资料性图片,并配有国画基本理论常识,更有助于读者提高绘画水平。

作者简介

高建国,字盛之,1956年生。

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1988年在天津举办第一次画展。

1991年举办高占国、高建国兄弟二人画展。

2002年于日本国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国近代百年书画展”。

2003年天津卫视播出《画家高建国》专题片。

2005年举办高建国、卢津艺二人画展。

2006年举办高建国、尚士元二人画展。

2007年在承德举办高建国画展。

2008年作品载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6周年画集》。

图书目录

引言

工具与材料

金鱼的画法

鲫鱼的画法

鲤鱼的画法

鲶鱼的画法

鳜鱼的画法

虾的画法

螃蟹的画法

游鱼的画法

青蛙的画法

蛔蝈的画法

蝗虫的画法

蜜蜂的画法

黄蜂的而法

蚱蜢的画法

天牛的画法

蚂蚱的画法

蝉的画法

蛐蛐的画法

螳螂的画法

蜻蜓的画法

蝴蝶的画法

其他草虫的画法

创作示范

作品欣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