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余欣
释义

安徽余欣

个人履历:

余欣(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余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个人贡献:

余欣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余欣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余欣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余欣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余欣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人物生平:

余欣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1925年,母亲带他来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

余欣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他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16岁的余欣随大姐去了大后方,在四川江津读完高中,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余欣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余欣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余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余欣,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余欣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余欣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余欣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余欣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余欣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余欣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

余欣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10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余欣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余欣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个人其他信息:

余欣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余欣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余欣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余欣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余欣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余欣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余欣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社会评价: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故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余欣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余欣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正是由于中国有了这样一批勇于奉献的知识分子,才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上海山水画家余欣

简历

余欣1959年出生于上海

1978年师从江宏先生学习中国山水画1984年入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进修山水画

2002——2005年入上海中国画院高级研究班

作品曾参加全国及本市各类画展并获奖

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林凤眠艺术研究协会会员

上海书画院专职画师

社会评价

余欣的山水画

余欣的山水画具有扎实的传统功底,这一点使得他的作品显示出醇雅秀润的气息而这种气息在当今的中国画坛显得弥足珍贵。

不可否认,传统中国画渐趋式微,整个中国画的价值观念体系正处在一个重建阶段,无论是艺术观念,还是笔墨技巧,甚至是工具材料,几乎每一个成功的画家都在努力构建着自己的绘画体系,于是,画坛的百花齐放便应运而生。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纷繁景象里,我们仍然惊喜地发现有一些艺术家正默默地在传统绘画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顽强地向艺术的天空伸展着肢体,余欣就是这样一位画家。

余欣并不认同“破旧立新”,而是赞同“推陈出新”,他有幸拜江宏为师学艺,这使他一开始就有比较正确的起点。几十年的锤炼,让他的笔墨技巧日趋成熟,而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也随着实践而愈发深入。

余欣的绘画在技巧上追求笔墨意味,线条之抑扬顿挫和墨色的铺陈晕染都十分妥贴沉稳,令人赏心悦目。

如果说宋人重法,元人尚意,那么明清绘画对于情趣的阐发还是开拓出了一番新天地,尤其是画家的文化倾向,使得绘画的功能和形式都有了发展。技巧上的趋于程式化实际上是成熟的标志,对于程式化的把玩,甚至沉溺其中,也显示出那个时代的画家对于绘画的心态。

余欣从传统入手,着意于明清山水尤多,特别是对以披麻皴领衔的南宋技法颇有心得,皴擦晕染间的一招一式,很能暗合古人,但在他的作品中又很难找到直接对应的原型,这说明他已经对笔墨程式谙熟于心手,所以在他画中即是古人又是自己,或者说他是在抒写着自己对古人的理解。

当然,如果仅仅在技巧上遥接古人还只是停留在绘画的表面,余欣成功之处恰恰在于他能很好的把握传统画中的气息文脉,并消化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使得古意今情,辉映于山水之间。

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第一要义,这气韵,并不仅仅来自画中物象,也不仅仅来自笔墨技巧,而是画家胸中块垒综合素养与笔墨材料相融相生的产物,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物化显现,所以,气韵既是有形的,它存在于一景一物之间;又是有形的,不能仅仅在一点一画中去刻意寻觅。

现在的社会已不复传统画生存的环境,所以,如果说余欣的画具有传统绘画气韵生动的特质便是溢美之辞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余欣的绘画中的确存在着与传统的气韵生动有血脉联系的东西,我把它当作是余欣对于传统绘画在精神层面上的契合的一种物化表现。

余欣是一个不善言辞的画家,然而他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体悟上却是极其敏锐的,这一点当然与他的老师有关,但可贵的是他对中国画所拥有的领悟力,以及由数十年砍田耕耘炼就的笔墨功底,使得他可以在当今绘画潮流之外默默地营造自己的艺术天地。

余欣不是一个创新者,但也不能简单地扣以保守派的帽子。这种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模式至今依然在画评界流行让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我更加相信模糊的判断,以及基于复杂多样的艺术状况和现象基础上的事实求是的评价,当然我不能超越自己的地方就在于我不会像一个冷静理性的分析家那样无情地评价艺术家,面对余欣的作品,我有一种抑止不住的感动,我体味到他的笔墨中的温暖,它激发出我对中国传统绘画最真诚的尊崇。

纷纭的画坛,风格流派之多,教人目不暇接;其中不乏自成一家的智者,冲破规范的勇者,他们为当代中国画做出的贡献令我尊敬;然而,从我个人而言,我更加喜欢绘画中的仁者,平淡天真,冷眼深情,微言大义,在今天,这种品格差不多已成为晋人笔下的桃花源。

我不知道余欣会不会成为仁者,但我在心里充满了对他的期望。

作者:陈翔

景德镇余欣

简介:

1965年,出生于陶瓷世家,自幼习画,在家父的影响下,潜心临摹历代名瓷名作,中学毕业专入景德镇技工学校,毕业于陶瓷职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陶瓷美术专业,后又拜著名国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刘玉璞先生不习中国画山水及花鸟,深得其精髓,在景德镇画界中独树一帜。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特聘画师。近年来着重对中国传统画与现代陶瓷的结合进行研究并运用,得到专家一致好评与认可,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观赏性及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风格。

个人作品:

余欣着重探索中国画与现代陶瓷的结合,对传统的宋代、明代、清代青花瓷的深入研究颇有成就,并创办了欣陶轩陶瓷艺术工作室。他的作品追求师古格新,不断尝试运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陶瓷上的写意装饰能从传统入手而又不囿于古法,笔调流畅多变。在创作中,他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多种艺术手法,釉上、釉下、综合装饰、陶艺各方面都一展身手。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近几年来,自筹资金,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千山万水。路途上,他一面细心观察大自然,画速写,一面拜当地名家为师,虚心讨教。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而不失传统韵味及个性风格。如他创作的48×48公分瓷板《春梦》,以工兼写的形式,表现出牡丹盛开的景象,牡丹用中国画笔法,工笔、重彩点染而成,整个画面以灰绿色为基调,表现出梦幻般色彩,令人无限遐想并陶醉。

他创作的200件青花釉里红箭筒《松寿图》,以景德镇最为特色的釉里红作主要色块,表现苍老劲挺的红松,箭筒造型端庄大方,优雅而不失庄重,令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

成就及荣誉:

近年来着重对中国传统画与现代陶瓷的结合进行研究并运用,得到专家一致好评与认可,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观赏性及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风格。

2000年12月《中国陶瓷》刊登其作品作著简介。

2001年7月《中国文化报》刊登作品,《牧归图》。

2002年11月,全中中青年陶艺家收藏精品大奖赛作品《盛夏佳果》及《鸣春》分别获“优秀奖”及“最佳工艺奖”。

2002年12月景德镇日报,景德镇广播电台,题为《功夫深处得天然》作专题报道其艺术经历。

2003年11月作品镶器《菊花黄时正肥》获北京举办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展铜奖。

2004年作品镶器釉里红《釉浓》景德镇博物馆收藏。

2005年作品《寒香》中国景德镇瓷博会优秀奖。

2004年受景德镇市政府邀请参加景德镇瓷博会中外陶艺家艺术交流表演。

2005年受景德镇市政府邀请参加景德镇瓷博会中外陶艺家艺术交流。

2008年被选为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火炬手。

复旦大学教授余欣

个人简介

余欣 1974年生,浙江黄岩人。2003年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导师荣新江教授),2007-2009年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合作教授高田时雄)。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研究方向

隋唐史,敦煌学,中外关系史。

学术经历

2003年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导师荣新江,著有《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并在《历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人文学报》(东京)、《敦煌写本研究年报》(京都)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曾任法国中国文明研究所、牛津大学中国学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并应邀赴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北海道大学、台湾大学发表特别讲演或参加学术会议。

个人著述

1、《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中华书局。

2、《中古异相》:本书的研究主旨,是以西陲出土写本为基础探讨中国中古时代的“学与术”和信仰、社会之间的关系,选择的切入点为构成中国文化本源的两个互摄的“异相”:方术与博物之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2: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