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花桥村
释义
1 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博南镇花桥村

村情概况

花桥村隶属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博南镇,距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17公里。东邻桃新,南邻东庄,西邻博南山国有林,北邻新田村。辖铁厂、麦园边、小花桥、大花桥、芭蕉箐等5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

自然资源

全村国土面积31.43平方公里,海拔1950米,年平均气温14.2℃,年降水量1069.1毫米,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897亩(其中:田2036.51 亩,地860.49亩),人均耕地0.92亩,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40002.1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7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29亩,主要种植核桃、茶叶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408.69亩,其中养殖面积20亩;草地1000亩;荒山荒地1000.11亩,其他面积1841.40亩。有铁矿资源。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454户通自来水,有147户饮用井水,有8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93%)。有782户通电,有15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8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36%、19.44%和86.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0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90户(分别占总数的76.24%和74.97%)。

该村到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弹石路,村内主干道有部分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5辆,家用运输车12辆,拖拉机14辆,摩托车10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712.45亩,有效灌溉率为93.6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712.4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86亩。

到2008年底,装有太阳能农户80户,建有小水窖344口。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有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5个自然村都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的农户。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6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4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50万元,占总收入的31.23%;畜牧业收入567万元,占总收入的39.3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560头,肉牛290头,肉羊725头);渔业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0.09%;林业收入135万元,占总收入的9.37%;第二、三产业收入251万元,占总收入的2130%;工资性收入18.2万元,占总收入的1.26%。农民人均纯收入172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10人(占劳动力的17.22%),在省内务工58人,到省外务工252人。

人口卫生

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787户,有乡村人口3287人,其中男性1659人,女性1628人。其中农业人口3165人,劳动力180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40人,其中回族17人。

到2008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900人,参合率91.63%;享受低保143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6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15公里。

村务公开

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村集体账务、计划生育落实情况、民政救灾救济物资发放情况。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

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订农业承包合同74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698.4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5.1万元,有固定资产4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财务。

新农村建设

2007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2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龙洞镇花桥村

花桥村位于龙洞镇中部,总人口1400人,其中党员39人,辖12个村民小组、368户,全村共有耕地面积955亩、旱土面积86亩,现人们安居乐业。

村设村委3人,今天的花乔村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村支部和村委会以建设“五个好”村党支部为目标,带领全村人民正在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3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角奎镇花桥村

花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角奎镇,地处角奎镇东边,距 镇政府所在地8.0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距县公里。东邻荞山乡,南邻小河、半边街村,西邻塘房村,北邻马窑村。辖凉风、学堂等3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542户,有乡村人口6507人,其中农业人口 6446 人,劳动力345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37人。

全村国土面积22.17平方公里,海拔900.00米,年平均气温 17.00 ℃,年降水量780.00毫米,适合种植 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5,211.00亩,人均耕地0.8亩,林地15,386.0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3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211.00亩(其中:田1,408.00 亩,地3,803.00亩),人均耕地0.81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5,386.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3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0亩,主要种植花椒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125.00亩,草地3,796.00亩;荒山荒地3,420.00亩,其他面积4,312.10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149户通自来水,有275户饮用井水,有6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142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241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2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81户。

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砂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集贸市场8.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5辆,7辆农用车,摩托车76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227.60亩,有效灌溉率为23.5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951.1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5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71户。全村有15 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5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6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4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8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92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88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7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08.79万元,畜牧业收入624.06万元,林业收入111.17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110.95万元,工资性收入5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3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3.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70人(占劳动力的16.7%),在省内务工257人,到省外务工313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542户,共乡村人口6507人,其中农业人口6446人,其中男性3273人,女性3173人。劳动力3454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有彝族8人,8苗族48人。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629人,享受低保321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4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8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61户。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4所,校舍建筑面积2,009平方米,拥有教师38人,在校学生696人,距离镇中学4.5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956人,其中小学生713人,中学生241人。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 5 个,下设 11 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3人,其中男党员59人、女党员4人。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36等 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4个,共有团员56人。

人文地理

花桥行政村地处角奎镇东边,属于山区,土壤肥沃,不少村民都种有季节性水果.村内有少量少数民族,他们相处和谐,共为建设自己家园而努力。

村内建有天主教教堂一座,不少村民是天主教教徒,他们在这里诵经,祈祷。村内也有信佛教的居民,他们互相尊重,互相扶持,相处融洽。

新农村建设

2008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总投资3万元。内容主要为产业发展、科技培训,以核桃协会为龙头,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计划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条件,解决茅草房,硬化道路,硬化院坝等。

发展重点

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道路均为未硬化道路,居住条件差,还有茅草房存在,产业单一,无稳定支柱产业。

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以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为主,重点进行茅草房改建,进行村内道路硬化、院坝硬化、房屋美化等,以现有花椒、柑橘产业为主,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生猪养殖产业、黄牛养殖等。

4 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花桥村

村情概况

花桥村隶属于猛虎乡迤帕拉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6.00公里,距离乡7.00公里。国土面积2.12平方公里,海拔1,672.00米,年平均气温12.90 ℃,年降水量840.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197亩,其中人均耕地2.43亩;有林地2,217.5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2户,有乡村人口76人,其中农业人口76人,劳动力5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7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7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97.00亩(其中:田177.00亩,地20.00亩),人均耕地2.43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2,217.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8.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5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768.00亩,其中养殖面积50.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路、电视、电话,无路灯。全村有10户通自来水,有12户饮用井水,有2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2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 90.9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户(分别占总数的52.38 %和38.1%)。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0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3辆,摩托1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7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82.00亩,有效灌溉率为 92.39%。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户居住于砖木结构住房。有2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6万元,占总收入的42.62%;畜牧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32.7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65头,肉牛20头,肉羊64头);渔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1.64%;第二、三产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9.84%。农民人均纯收入265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猛虎中心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城关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8.00公里,距离中学8.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9人,其中小学生6人,中学生3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2: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