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里台镇 |
释义 | 基本内容八里台镇东汉时期,相传巨毋霸在巨葛庄定居。据《天津卫记》记载,章武县“巨家庄在城南五十里,世传卫毋霸故居”。 元朝(1636年)改直沽为海津镇,八里台地域同时归海津镇管辖。 八里台镇明朝及清朝初期属河间府静海县管辖,到清雍正(公元1723年)、乾隆(公元1736年)年间相继由静海县划归天津县。 雍正三年(1725年)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属河间府管辖。八里台地区亦同时归河间府管辖。 1961年,根据河西区人民政府“大社变小社”的指示,八里台公社组建。 1968年,八里台人民公社委员会成立。 1984年8月12日,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八里台人民公社更名为八里台乡政府。 1992年12月31日,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八里台乡升格为八里台镇。 2001年10月16日双闸镇并入八里台镇。 乡镇简介八里台镇,位于天津市津南区西部。东连天津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南接天津石化工业区,西与西青区毗邻,北依天津市区,距区政府所在地咸水沽镇 3 公里。八里台镇总面积 112.96 平方公里,人口 4.8 万人,所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是全区地域面积最大的镇,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驰名中外的"小站稻"状若玑珠,香气浓郁,久负盛名。工业产业发展强劲,生机勃勃,是我镇经济的主导产业,对实现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第三产业水平不断提升,逐步建立了集餐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津港公路服务带。 历史沿革八里台镇隶属于天津市津南区。 东汉时期,相传巨毋霸在巨葛庄定居。据《天津卫记》记载,章武县“巨家庄在城南五十里,世传卫毋霸故居”。 元朝(1636年)改直沽为海津镇,八里台地域同时归海津镇管辖。 八里台镇明朝及清朝初期属河间府静海县管辖,到清雍正(公元1723年)、乾隆(公元1736年)年间相继由静海县划归天津县。 雍正三年(1725年)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属河间府管辖。八里台地区亦同时归河间府管辖。 1961年,根据河西区人民政府“大社变小社”的指示,八里台公社组建。 1968年,八里台人民公社委员会成立。 1984年8月12日,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八里台人民公社更名为八里台乡政府。 1992年12月31日,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八里台乡升格为八里台镇。 2001年10月16日双闸镇并入八里台镇。 地方名人韩兴印 韩兴印(1919--1995),男,1919年出生,其父名韩瑞凯。1935年,只身一人闯关东。后经人介绍韩兴印到"义和兴株式会社"当了一个伙计开始了"做事"生涯。 1941年,医术上小有成就的韩兴印已经在四平工作了8年,即将完蛋的"小日本儿"还在蹂躏着东北、还占领着我国大好河山,空有一腔热血报国无门。身怀医术确不能施以包袱,不分昼夜却不能养妻喂女,太多的不平促使韩兴印毅然决定返回天津"卫南大韩庄"。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占领天津,天津百姓生活更加困难。无奈,韩兴印再次携妻女迁移,返回大韩庄。解放后,韩兴印凭着自己仅有的一点文化,先后做过财粮先生、会计股长等活,仍坚持边农作、边行医的事情。韩兴印还带徒传艺。先后带出杨少荣一个徒弟,又带出韩世螯、韩世珍两个儿子。目前,韩兴印的儿子、徒弟均立起门户用韩兴印传授的中医骨科术治病救人。 刘文武 刘文武,男,1967年10月17日生,初中文化,八里台人,文武美食娱乐城董事长。自1994年10月5日开业以来,紧紧抓住商机,瞄准市场,做好做活生意,抓产品的质量,干出自己的特色。刘文武重视挖掘传统农业技术,利用无公害农产品用于餐饮业,开业8年累计向国家纳税75万元。刘文武重点解决的是当地人口的就业,坚持为乡亲们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工作环境。他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请来村里传统种植技术高手,收获的蔬菜、瓜果直接供餐厅加工使用,顾客回头率高,形成餐饮业的特色之一。通过8年的发奋致业,积累了闯市场的经验,积累了资金,刘文武富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