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游牧业 |
释义 | 游牧业(nomadic herding)是指靠放牧牲畜为生的一种自给性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干旱气候地区。虽然现在从事游牧的人数在世界上并不多,据估计,只有1500万人,但其所占据的面积却很大,大约有300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世界农业面积的2倍。在世界上用于游牧业的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北非、中东、中亚等地。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印人(Bedouins),东非的马赛人(Masai)都是世界著名的以游牧为生的民族。 民族现状从历史上看,游牧业过去被认为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比狩猎采集阶段先进,但是比定居农业落后。现在认为游牧业是定居农业的一个分支,而不是其前驱。它是农民通过放牧牲畜以适应降水不足的干旱地区的一种经营方式。 游牧业虽然驱赶牲畜,逐水草而流动,但是它绝不是随机的漫游。牧民们是根据多年对当地的地理条件、牧草生长情况等因素的变化所积累的经验为依据而迁移。大体上,每一个游牧部落或民族都有其放牧的一定范围。 由于各地气候与植被条件不同,所放牧的牲畜也有所不同。在北非和中东,骆驼为其最重要的牲畜,其次是绵羊和山羊;在中亚以马为主;东非以牛为主。在放牧的牲畜中,最耐渴的是骆驼,最耐粗饲料的是山羊,最耐寒的是在北极地区牧民们放牧的驯鹿。 牧民虽然从牲畜的放牧中获得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但是,他们必须与农业民族进行物物交换,以获得粮食、衣着等生活必需品。在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具有强大的机动性,经常侵袭农业地区,建立一个个王朝,在世界历史上有过很大影响。但是,今天的游牧民族则因缺乏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正处于衰落之中。很多地区的牧民已转向定居,家庭成员中只有个别人随牲畜到远处放牧,其他成员则过着常年定居生活。中东地区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牧民们大都放弃其传统生活,转向城市,只有边远地区,牧民们仍保持其原来的生活方式。 主要要素要素一:人虽然放牧是分散的个体劳动,但单独的个人不能游牧,单家独户也不能游牧。单家独户的牲畜类多量少和牲畜(因恋群性)宜分类编群合牧的两相密切联系的特点、共同占用草原(不能按户占用)的条件与人、畜迁徙中必需较多的劳力、畜力等四大类因素,构成了数户近亲从居(并非“杂姓众户聚居”)和(在一定地域和人群范围的个体劳动的分工与交换)单位--“游牧庄子”(以下简称“牧庄”)。每个牧庄大体有三、五百只成群的羊和百头上下的马、牛、驼。草原的综合类型--草类、面积、地貌、地势--便是牲畜结构与数量配置的客观依据:牲畜过多(吃草)或人家过少(劳动),单一畜类或齐头养畜,都于牧不利。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些说,这种牧庄,是游牧区的生产、社会和行政的“三合一基层组织”,犹如连接社会(干、枝)与家庭(叶柄、实把)之间的“梗”。如说,家庭是城市、农村社会的“细胞”的话,那牧庄便是游牧区社会的"复合细胞"。牧庄是游牧(部落)社会、游牧社区的缩影与体现。从它身上能体现和看到几乎从经济到伦理的全部游牧社会、社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牧庄普遍存在于我国六族游牧社会中:在蒙古族称“阿寅勒”(浩特、嘎查),在藏族称“热果尔”(“帐圈”),在哈萨克族称“阿乌尔”,在柯尔克孜族称“阿依尔”,在塔吉克族称“禾西乃”,在裕固族称“阿尔楞”。个体游牧社会(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游牧社会)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牧庄:一是富人(牧主)牧庄,由一富户(同是族长)与其雇工和依附他的贫困牧民共数户结成;二是牧民牧庄,由一、二户富裕之家(同是族长)和与之相依为靠的贫困亲族也共数户结成。牧庄多以三代内数户近亲(包括姻亲)为主员,并有从班辈、财产、社会和政治地位为基础自然成长起来的庄头(“白须长老”),不仅指挥生产,还总揽收税、征役、商贸、婚嫁、葬丧、分家、娱乐和摊派赔偿、调解纠纷等几乎全部社会、行政事务。这种草原(放牧场)共用、牲畜(各户)私有、联户经营的形式,正体现了合作经济的特点,同时在实质与基本方面,也保存了原牧庄的框架,因而把它冠以“合作牧场”、“联户牧场”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但称其为“家庭牧场”便名不符实。加强牧庄(联户或合作牧场)建设,是牧区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换句话说,也是牧区的社会、行政、经济的基层建设。它在边远分散(均衡合理利用草原)情况下,由于人力畜力协作互助,统一调配、便能适时搬迁,独立防灾,保畜,保护、利用、建设草原,统一育种、防病,出售活畜与畜产品,购入人粮饲料,修房盖圈,种植、收割等来说,也都是牧庄能够办得到的。在集体化过程中,为了提高阶级意识,冲淡血缘观念,如实地贯彻按劳付酬制度,确立劳动牧民当家作主的地匣,曾采取了从组织上(调离拆散)和经济上(严格地按劳动日核算)两方面削弱旧牧庄的一些消极作用(即“血缘关系模糊阶级意识”或“在亲族帷幕掩盖下的剥削关系“或”亲族相助口号下的各种剥削”等等),但同时也割断了其亲族相助的一些必要联系。现在,在牲畜私有基础上搞合作经济时,就又有必要用得上亲族相助关系了。想抓好游牧业的经营管理,想抓好游牧业的劳动生产管理,就必须正视"牧庄"的存在,认清它的特征与功能,否则,就是不得要领,就会事倍功半。这就需要首先明文规定它是牧村(原自然村,后叫生产队)级行政组织(基层行政组织),相邻三几牧庄可组成"联庄";其次是要安个(不脱产)头头,处理内外事务;再次内部户间经济(主要是劳动)结算,政府只可颁布一些标准(例如代放牲畜报酬、损失赔偿协议示范),全靠自愿协商,不要硬性规定或作干预。放牧虽是游牧中的经常劳动、基本劳动和主要劳动,但不是它的唯一劳动。游牧业虽是以经营牲畜业为主业、为专业,但并非是单一放牧牲畜。以放牧为主、以经营牲畜为主的游牧业,除直接缠在牲畜上的劳动之外,尚需几倍于它的多种多样的其它劳动为之出力。即是百头大家畜和五百只小家畜,要顺利游牧,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组织--牧庄和其几户的男、女、大、小、老、少,一、二十人协调的劳动。 要素二:牲畜根据草原(类型、草种、草量)具体情况和始自游牧业生产自身发展的需要,改善生产与技术管理,繁殖与培育种类、品种、性别和齿龄等四项结构适宜的牲畜(畜群),充分体现畜群最高生产力,产出最优质量、最多数量产品,作为游牧业稳定、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在青藏高原、在高寒草原,游牧以牦牛和粗毛羊为主的藏畜;在北方、西北戈壁、沙漠、盆地、荒漠干旱草原,游牧以马、黄牛、骆驼、绵羊、山羊为主的当地品种牲畜,不仅适应自然规律,也符合经济规律;不仅应该大大发展现被忽视、轻视的马、驼、山羊三畜,而且还应开始注意引进、培育、发展单峰驼、赛马(轻骑)和绒肉山羊。在六个游牧民族手中和许多较大的牧区内,实际上都有本地良种牲畜,这都是年久驯化选育的结果。珍视、保存、"提纯复壮"与积极发展这些牲畜,很有利于六族六畜游牧业的提高与发展。游牧畜的繁仔生产,包括种用、役用和肉用三种,应该全面考虑。"两眼只盯细毛羊,两手只抓肉牛、羊",显然是短见浅识。既然草原结构复杂,就不应硬养单一牲畜。适(宜)地养畜,什么牲畜繁育生长快、什么牲畜经营利益大,就养什么牲畜和多养什么牲畜。这就是说,牲畜产品结构来于牲畜结构,而牲畜结构又主要取决于草原结构。以自然规律为基础,参照经济规律养畜是游牧业畜类、畜种配置的首要原则;其次是有利游牧业生产本身的运行、运转,这在马、牛、驼役畜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在山羊方面也看得明显;再次是保证牧者自身(游牧劳动力再生产)需要(最低的产品自给率),最后才是商品出售(不可能作到各种产品全数出售)。 1.牲畜种类结构。史书所载游牧牲畜种类繁多,其中有驴、马骡、驴骡等"奇畜"。看来那时(两千年前)已到中亚人类驯化选育游牧畜的末期,可能再经过了不长时间,适应于游牧的马、黄牛、牦牛、骆驼、绵羊和山羊等六类牲畜被选定下来,至今不变。只是主要由于自然地理和草原条件的不同,六族的游牧六畜的种类与各占比例不尽相同、齐一。但是作为生产周期短(胎期五个月)、提供(衣、食、住)生产资料快而较全的两类小家畜(绵羊与山羊)必全养或养一类;作为生产周期长(胎期九至十一月)提供游牧必需的役用畜力(人乘载物)的四类大家畜(马、黄牛、牦牛、骆驼)也必全养或养一、两类。大家畜与小家畜各占比例一般是百分之二、三十与百分之七、八十。马、牛、驼每人各有一头,六畜共有三头,不仅保证畜主(游牧户)役(游、行),肉,脂,奶,毛与毛皮、革皮五项的自身需要,而且也还能提供或挤出一些商品。由于马和绵羊是游牧民衣、食、住、行、用的主要来源并能在冬季以蹄扒雪觅草,故为(西北、北方)四族游牧民普遍珍视,各被尊列为大家畜和小家畜之首并作为代表,平日书写,也是以马、牛、驼、绵羊、山羊或绵羊、山羊、马、牛、驼为序的,从不混乱。 2.牲畜品种结构。这也应首先考虑草原(地势、地貌、草类、气象)条件,而不是主观愿望和市场需求。例如:马应是乘挽(轻)型品种;黄牛应是肉奶型品种(如新疆褐牛)。绵羊在高寒地区宜养本地肉脂粗毛品种(如藏系绵羊、哈萨克阿勒泰羊、蒙古茶腾羊、塔吉克敦巴什羊);在内蒙、北疆、肃南自然草原和补饲条件较好的山区,宜养细毛羊;山羊应是毛(绒)肉兼用品种,如东北白山羊。在同样草原条件下,应养适应性最能取得草原报酬最高的牲畜品种;在同样品种牲畜条件下,求取量适宜游牧的草原;宁肯在较好的草原引进在较差的草原也能长好的牲畜,而绝不能把只适宜较好草原生长的牲畜品种勉强引进较差草原。例如:在新疆高寒地区,引进青藏高原特别是阿里地区的绵羊、牦牛、就发展很好;但把新疆细毛羊往青藏高原特别是阿里地区引进培育,效果反差,费了力,还不讨好。在评价牲畜品种良否上,必须持有唯物辩证的观点,特别是与草原条件相联而不是隔绝的观点,即:适应本地草原条件的品种就是好品种,就应保存、提高、发展、壮大;在本地草原难长好养好的品种,即是其品系产量再高,也不应勉强引进培育。 3.牲畜性别结构。牲畜性别,除原公、母性外,还应有人工造成的中性--阉性。母性牲畜是牲畜繁殖的主要(因为还有少量而必须的种公畜)基础,但非唯一基础,更非全部产品(因为还有不少的毛、皮、肉脂等产品)生产的基础。对公性牲畜的阉割(去势),目的一是选优去劣,培育优良种公畜;二是培育役用牲畜;三是培育肉用牲畜。另一项就是"公、母羊适时分群放牧,定期合群交配"。严格控制与掌握秋配、冬怀、春产,无疑大大提高了羊的繁殖成活率。牲畜中公、母、阉三性各占其类别的比例,也首先由草原、配种方式(自然交配、人工授精)、牲畜繁育规律等客观条件,其次由游牧业生产本身与游牧民自身需要,最后才由社会、市场需求决定,切不可倒转过来。大家畜中的大部阉畜是役用牲畜,是动力,非产品牲畜。在计算产品牲畜结构与牲畜成本时,均不应将它列入,其所占比例与数量仅以足够游牧役用为度。役畜--生物动力,也是唯一无折损的一项固定资产,在它老、病、残时,可转化为肉畜,而且其肉是游牧民的价廉、耐吃的好冬肉和过婚丧大事的主要肉畜。不吃马、驼肉的藏、塔吉克游牧民,是可以适时售与邻近汉民的。一头大家畜的肉量远多于五只羊的。游牧民暖季吃奶多、冷季吃肉多。户均宰一头大家畜,就基本满足了一冬的肉食需要。以老、弱、残大家畜自给,那就可以把与此相等量的羊肉作为商品,提供给社会。由于路差(险陡、窄、弯、不平),费车、费油,运物少、杂、大、轻,单向拉运,运次少,又长年不均衡(平日嫌车多,转移时嫌车少),故在游牧业,尽多地使用役畜(比机车)不论对游牧业生产和游牧民生活本身(指能适时运输)还是在节约费用上都有利得多。即使在游牧区内,许多地方的许多时候也是牧人徒步跟群放牧的。跟群放牧比"撒牧"对人虽苦,但对羊吃草长膘和合理利用草原都有好处。公畜只用于配种(自然、人工),比例以适龄母畜数量决定。由于占有(特别是大家畜)和地域分散,适量多留不仅有利配种,也无损于商品(肉、毛、役)生产。在畜牧社会主义改造前,每个牧庄内的富户、畜多户也就是有种公畜户,如本牧庄内适龄母牛、母马、母驼的数量过少(例如不到一个公畜可配数的一半--10来头)时,就靠邻庄较多的来调剂。种公羊也多是几庄合群放牧的。牲畜归集体后,分散在放牧户手中的大家畜(主要是奶牛)怀胎率降低。牲畜折价重归个人后,其情况更差,原因就是户均适龄母畜少,适龄公畜更少,许多户还没有;"抓阄"得来,自己划不来养,不是宰掉便是卖掉;有的户没有好的,就以自出的、质差的、近亲繁殖的、超龄的、幼龄的凑合、代替,这又引起了牲畜后代质量退化与数量减少问题。羊肉是六族游牧民最喜欢吃并较经常吃的肉食,特别是穆斯林游牧民。古尔邦节也是"宰羊节"。作肉羊培育,羯羊要有适当比例,大体是总羊数的四分之一。羯羊群是游牧业出售商品肉、交纳牧业税的主要源泉,是游牧户的"自行增值繁息的资金周转柜"。"两岁羯羊肉最香,六岁(满口)羯羊肉最多",这是六族游牧民共同珍贵的传统经济。羯羊的年均增肉和母羊繁仔产肉是相等的,可以投入较少,得益较多。培育满口羯羊,投入少(人力、物力)、损失小、产出(毛、肉)多、利润高。 4.牲畜齿龄结构。(在群、存栏)牲畜是游牧业的生产手段和生产对象,也是在产品,又是固定资产。因而从齿龄上看,必需具有最旺盛的繁殖(仔畜)力与生长(畜产品)力。一般划作仔畜(断奶前)、幼龄牲畜(断奶后至配种前)、适龄牲畜(有繁殖力、生长力)和老龄牲畜(应淘汰出群)等四类。由于牲畜种类(大家畜、小家畜)和具体牲畜情况不同,因而各自四类的齿龄(仔、幼、适、老)理论划线和生产实际划线都不尽相同。幼龄畜(特别是山羊、牛)提前配种者有;适龄畜因本身残弱,生长力、繁殖力不强,不孕、裂群、性暴(如公牛)划入老龄淘汰畜者有;虽老龄,但因繁仔(如哈萨克族谚语:"留下老马生壮驹")、役用性能特好,继续当作适龄畜被留群者也有。大家畜价格跟生产齿龄不尽一致,但与役用、肉用价值相适应,成为幼低、青壮高、近老返低的弧形状。如马、牛、驼三、四岁起至十五、六岁均可繁殖,但是以五至八岁价最高,前后次之。由于受牲畜总量的限制或畜量过少的限制,常有游牧民宰吃适龄(偏高)母畜甚至孕畜和幼龄畜的现象。畜多户、公有畜,因要留优去劣,合理适时淘汰,牲畜齿龄结构较好,也易于变好。淘汰--分次、主动、合理、从容、精挑细选的精群淘汰,是减少牲畜损失,增加产品和提高畜群生产力的一项切实有效措施。"二齿绵羊"长期是游牧区价值尺度(一只绵羊=两只山羊=1/5牛或马=1/10峰骆驼)、交易媒介,也是培育胚子,因此游牧民很重视起自其幼龄期的培育管护。"幼养、壮用、老吃",过去是现在仍是游牧民有用、有益的养畜原则。 游牧民总是从草原条件(产量多少)与牲畜本身的具体情况出发,不断用留优去劣方法精群,使牲畜数量和其结构适应自然的经济的规律。新疆马、驼、羊发情季节性强,孕期都在冷季(如野生),游牧民进一步把羊的孕期(五月)控制在草最缺、天最冷的五个月(11-3月),而把秋配春产置于草多、草生的前后一个月(实40天)。游牧六畜孕期较长,多单仔,因而应该格外重视个体培养,求取既壮又多的仔畜。 人均三头至五头牲畜的产品--肉、奶、毛、皮、役,可满足游牧民自身的日常生活需要,其余牲畜的产品,便可全作为商品交售。因此,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一户游牧民的畜产品商品多少、商品化程度、商品率高底,完全取决于畜产品的绝对数量。在六畜或主养六畜地区,人均达到三头牲畜,就能维持或满足本地区自给需要,高有调出、低有调进。年净增率必须高于而不能低于这个地区人口社会增长率(新疆20‰以上),更不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15‰),是社会(市场)的客观需要,否则必然出现求过于供的矛盾。 要素三:草原(自然)草原虽是游牧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无(自然)草原就无游牧业,但它只等同于畜食,不是游牧业的生产手段或生产对象(如农田之于农业)因而决定不了游牧业的(社会)经济性质。土地在自然属性、形态(长草)方面,虽同草原,但在社会属性、形态方面,(生产对象)则同于牲畜。 (一)草原的经营管理。 1.草原(使用)的计量(面积)单位,游牧民通常称"窝子"、"圈"、"群",都是沿用传统习惯,以山梁、沟壑,河流、道路为自然界能够容纳一群羊一季放牧之地面,实际面积相差很远。亩只是文字形式计量单位,实计并未使用。由于草原面积大,今后最好能一律以公顷计之。 2.草原的占有和利用。由于:(1)草原质量的优劣和面积的宽窄,直接决定牲畜发展的快慢;(2)草原面广貌杂,界线易混淆,不易标清,更不易设障掘漕隔离和随时随地得到保护;(3)牲畜尤其是大家畜,自由游动采食,走动快,很易越界;(4)民族、部落、氏族、牧庄的具体占用,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只有相对短暂意义,常随游牧民、部落、氏族的频繁迁徙而更动,但其大都经过历代各级政府的划拨与认可。这从新疆自元经明、清至新中国建立的变动图中,就可清晰地观察出来;(5)草原面积占有总是和牲畜数量的占有存在差异与不平衡;(6)草原的占有和行政管理区划不完全一致。基于从上六点原因,草原纠纷从古至今,一直是游牧民族间和其部落间、氏族间的主要纠纷,易生不易解,常促成致死人畜的斗殴、分裂、迁徙,以至各项建设的艰难和废弃,也便制约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游牧民族的迁徙一般基于三种原因:一是迫于外力(包括战乱),二是由于内部上层(争权)分裂,三是直接寻找宽而好的草原。这种迁徙过去一直未断,但地域日趋缩小,人数日趋减少,时间间隔日趋延长。 3.长期固定草原使用权。固定放牧场和割草场的长期共用权至关重要。草原长期使用权得不到固定,草原纠纷便无从消除,草原的合理利用、严格保护与积极改良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但割草场宜按户固定,而放牧场却只宜按牧庄(窝子、群)使用,绝不可按户碎划。(1)从技术上讲,根本不可能把地域广袤、地貌复杂、四季分明、相隔有距的草原按户细分碎割;勉强划了,也不能各自隔离、保护、改良、建设和使用。(2)不适应牲畜的分类合群放牧的要求。(3)从牲畜发展上讲,不适应户间牲畜发展的伸缩性。因干旱缺草有地域之别,随范围大小,更显殊异,牲畜可得到调剂使用,不仅一乡、一县、一地区是这样,就是跨省区、跨国界,过去也是这样(如清时帝俄、50年代蒙古人民共和国都曾借新疆牧地越冬渡灾)。此外,就以草原(类型、草属、地貌、气象)适畜、宜畜、益畜来说,也就因其单调、特异不能适应混合畜群多种口味,因而就限制了牲畜(量与质)的发展。(4)颁发牧庄数户联营共用证书,必须写明四界,绘以简图,易生纠纷之处更需标明,这要填上经过测量和评议的面积与等级。草原使用证颁发先从冬季放牧场着手是合适的,但其它三季的也要办好、办到;包括边远陡险与近、平、水丰、草茂全部夏牧场都应无剩留地划清,根除每年轮换放牧制。春秋放牧场多与许多单位过往道路牵连。这就需注意,既要划清固定常用牧庄的范围与权利,也要用文字载明原临时使用单位、人家的权利。 4.草原租金。来自占有权的绝对地租和基于不同条件级差地租--草原的两种租金均客观存在(潜隐)。新疆五十年代中期以前,三种所有制草原都是有租金的。这不同于征自牲畜的牧业税。过去有人还以"草头税"与"槽头税"来对政府所征两者加以区别。一般是草原租与牧业税分别计算合并征收(不以地亩计,以占牧业税百分比计),前者少于后者,作为地方附加税留给地方使用。按亩以等级合理征收租金(不应叫草原管理费),一起到消除因草原面积、质量划分难以完全公平合理引起的庄际纠纷和使用上由于牲畜多少不同形成受益不均引起的户际纷争的作用;二起到(类似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改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从草原本身(内部)集资来改良草原(也就是以收补损)的作用,量轻年久,效果不可轻视;三起到引进商品生产意识,计投入、讲成本,把粗放游牧改为集约游牧的作用;四起到强化巩固土地国有观念,促进游牧民社会主义思想。按亩依等(经实地测量与民主评议)所计租金,由成畜折羊摊收,代牧庄外牲畜加倍计租,由乡收齐后复全部平均按亩(不管等级)当年全数拨归各庄,专事草原更新、改良。租额宜轻不宜重,如为年产草量的1/10,再以市场草价的1/10折算,仅为草值的1%。草原产草量(实牲畜吃食量),以阿勒泰为例,推估如下:(1)年未存栏牲畜折合400万只绵羊单位,只均年需吃(干)草800公斤,共需32亿公斤。(2)年百万亩农田的全部副产1亿公斤(与正产同),加上90万亩(40万亩苜蓿和50万亩天然割草场)草地、草场产草9000万公斤(亩均100公斤),再加上农田所产精料1000万公斤(10万亩地产量),三者共2亿公斤,仅是牲畜所需零头。(3)余30亿公斤,即94%靠自然草原提供。 (4)这样摊到一亿五千万亩自然草原,亩均才20公斤,平米均才30克。这只是计牲畜吃了的,不能说吃的一干二净了。应该说,这是制定租额的合理基础。如年征其产值的1/10,每亩才二分钱(设公斤草值一分)。这又可作征用草原的补偿金额(过去均是无偿)制定基础,如非牧业使用,连续若干年得向国家草原管理部门按每亩两角交付。按人工草1/10计值、按产值1/10计租、按头均8元计人成本,都是很低的数额,游牧户是能承受住的,每亩年投入两分,就阿勒泰一亿五千万亩草原来说,年300万元,十年、百年,这种投资自见成效。游牧畜是走动的,游牧场地却是固定的,以血缘关系连结的游牧人群(民族、部落)在掌握游牧畜的同时,也重视地域--四季放牧场的占据。天寒草缺的冬季放牧场,更为珍贵,起着首要和决定作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自然山川为界标的整齐连片的行政区划,与适应游牧的四季草原界线常不一致,此不仅易生草原纠纷,而且不便游牧业的领导。总之,游牧场地范围缩小并日趋固定下来,从这意义上讲,再从游牧场地边缘无不衔接以农田来说,也是游牧走向半定牧的条件(有个苏联人夸大说是定牧的标志)从四季放牧场长期固定到牧庄(实际不可能到户),正是由于难以各个方面做到平衡,便迫使人们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加以改良的办法以弥补不足。征收其产值的十分、几十分之一作为租金(全部回归),便是财力最可靠又合理的来源。 (二)草原的更新改良。 1.放牧场与割草场的划分。从冬季放牧场中划出小片地平、草高又密的地方,加以圈围保护,留待秋季割储、冬春补饲役、奶、瘦弱病畜,又是游牧业生产的划时代改进,是摆脱自然不利影响与制约的有效一步。随着对此片草原的围护、灌溉、整理(起初只是拾去大的石头),牲畜补饲水平便得到提高。扩大、平整、灌溉、施肥,改种优良牧草,适时割刈、打捆、运储、切短、粉碎、压条,和以精料,添加微量元素……,更使冬季牲畜补饲在量与质上都将得到稳定、较高水平的保证。牲畜喜吃的草,不一定营养价值大;牲畜不适口的草,不一定营养价值小。而且适口性既因草本身生长期而异又与草量多少、牲畜饥饱程度有关,因此除了含毒的少量草,可说绝大部分草都能充牲畜之饥、救饥畜之命。在盛夏(不是秋后)乘百草、众树、青绿(花期)之际,尽力尽量加以割储,加工装袋,很有利于防灾。加工能使无用之草变有用,使质量低之草变高,并便于运、储、喂,大大减少各个环节中的损失,此等损失往往占到草产的四、五分之一。凡是新疆冬牧场(如有名的沙吾尔、玛依尔、加依尔),即是山区,必有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光、温、水、土、肥有保证的这种自然割草场或可垦植为优良人工割草场,用以种植饲料,比秦岭、长江北岸一带的"挂田"费力小而收获大。过去之所以没有耕种,主要是夏季人要随畜迁出,没有力量。由于气温较高,只要劳力许可,冬牧场草可割刈两次或割一牧一。这将提高草质、增加草产无疑。 2.四季放牧场的划分。放牧场的按季划分,适应牲畜全年游动放牧,充分合理均衡的利用草原,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畜草良性循环,本是游牧业生产的历史性最早变革。即是季内定牧,适应牲畜喜新(草)厌旧的触觉和对不同草种口味的转换,有经验的牧人,也是把牧场按大方位划分几区轮牧的。应该说按季划分越细致,这种要求愈易实现。在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牧主、畜多户,不仅四季四地轮牧,而且有的还是四季六地轮牧--在秋末安排一块配种牧场,在春初安排一片产羔牧场;现今春、秋和产、配重复利用一地,不仅配产不利,且改良也难--因腾不出地来,无法播后封闭一两年。这一是由于开荒造田,大大缩小了春秋牧场,二是由牧畜归私和放牧场碎划两项原因促成的。从地理上讲,六族各自的草原、放牧场的具体情况很不相同。新疆草原大部具有山川相间、地貌各异、四季分明、相隔有距等四个特点和夏高山之巅、冬群岗环护山坳、春秋戈壁平川等四季三地(春秋一地)三种类型。但这也是自然提供的大体形态,人的划分利用在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与需要)不断地,通常总是从地域面积和放牧时间两方面调整、改进,以适应四季特别是天寒草缺的冬季情况。 3.草原本身的更新改良。这指使草丛、草株、草类、草质四项达到高、密、繁、优,也就是达到产草量多而质优。(1)除了毒草,凡能适应当地条件(特别是干旱、严寒、瘠薄、盐碱、低温)等不利条件又为牲畜能吃的牧草便是好牧草。既然原地能长某种牧草,那就有它生长的土壤和气象(温度、降水)两大条件,因此补播容易采集到的适地(当地)草种,以提高牧草密度和生长量既易行又最为有效。(2)不论人播、机(械)播还是飞机播,播种日期(雪消前还是随雪消)是能否出苗和出苗多少的关键措施,因为适宜的温度和适宜的湿度是草籽发芽两项必具因素。掌握这个关键措施,即温度与湿度,实践证明在大范围飞播中诚非易事。(3)播后封闭一至两年,是草苗能否长大并存在下去的主要条件。由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消失,牲畜归私经营,划留补播轮封牧场就成了个难解决的问题。(4)夏季放牧场的牧草生长期最短(由籽实繁殖困难大)、春秋季放牧场的牧草重复利用、冬季放牧场的牧草生长期最长,因而牧草补播应先从易处(冬牧场)下手,牧草的保护却应从难处(夏牧场)用力。草原研究与工作的学者、专家,在这方面最好也打个转而思索。那种适应冬牧场草缺、夏牧场草多情况提出的"严格控制年末存栏牲畜,尽高扩大适龄母畜比例,多生多养仔畜,把夏牧场草吃个一干二净"的想法是不利于草原合理利用与牲畜健康发展的。夏牧场的保护,重在全面轻牧与均衡利用。夏牧场退化,一是更新困难,二是游牧畜夏季无地可牧。(5)改良草原不仅从改良一般所说牧草出发,而还应该从改良与之密切结合的林木结构与覆盖率下手,以取护草、扩大饲料来源与为畜遮荫以及其它林业为国为民作用,草木不应对立、矛盾、分家。荒漠和有林草原,最好条播、直播抗旱耐瘠薄的饲料灌木、刺丛,不仅灾(旱、雪)年救畜,且可起到防风、聚集水(雪)土作用。 4.草原的正确评价和合理利用。草原的好差,由许多因素共同构成:(1)草质(营养性和适口性)、草量(高度和密度)、草类(繁杂和单调);(2)人畜饮用水源(泉、河、湖、坝、雪)的量、质(清、浊、盐碱度)与道路远近、取用难易;(3)气象(温凉或热寒,干燥或潮湿,年降水超过或不及300毫米,多或少七八级以上大风);(4)地貌(平坦、稍有起伏或陡峻,近风口或遮风地,远离或靠近大河、沼泽、险地);(5)燃料(类属、多少、拾取难易);(6)役畜、奶畜可吃牧草多少;(7)与外间道路的长短和险夷。因而草原的评价虽然首先从对牲畜有直接影响的前四项标准来衡量,但也要从直接对人、间接对畜有影响的后三项标准来衡量。牲畜得利的草原人未必感觉舒适,因此只有改善牧者生活条件,才能促使牲畜合理均衡利用草原。游牧民的生活条件和游牧业生产条件是同一的,改善生活条件也就是改善生产条件。在七项标准中,老天未能提供、自然环境不足的,人就要想法创造补充。这在解决人畜用水、燃料和补饲等方面,看得很清楚。只就以草的量与质来评论草原的长短来说,也不能从简,听信一面之词。虽然说嫩绿比枯黄草适口养分高有充分科学根据,但有经验的游牧人却认为阴坡尤其是高又绿的林阴草,不如阳坡黄矮草,这连牲畜也能辩得出来,总是自动选择。高到足以掩畜的草,除了因垦作农田减少外,至今仍有,但大都是芨芨、芦苇、薄草等,并非好草也并非能为牲畜愿吃、吃尽的草。这就是说,草原的好坏,只就草种、草质、草量来说,应该从实际多方面的考虑,不应从概念、单方面下结论。可以说,这方面游牧人的实际经验往往高明于书本理论。 5.草原建设项目。所谓草原建设项目,除为了提高牧草质量产量的草原本身的更新改良外,还有:(1)冬、春秋、夏三地宽敞、明亮、结实、成套人房、畜舍、工棚、围栏;(2)春秋人畜饮用水源,开暗渠、埋管道、挖井、堵坝、修水泥池;(3)冬(高标准)牧场小片草料梯田(不断提高畜均自给补饲水平);(4)道路(便于驮运畜道、畜力车道、小型机车道)。 6.草原的合理利用。这有以下三项主要措施:(1)均衡利用,克服不牧和超牧现象;(2)为达到上述目的,饮水设施(如库、坝)易小而分散,不易大而集中。缺水多在春牧场,可用堆雪、堵坝、小型水泥池蓄水;一般道路宽平,或可采用畜驮或畜车、机车拉运,供人和部份牲畜(奶牛、羊、病弱畜)饮用,实易办到且较经济。(3)几处草原四季(或冷、暖两季)轮牧,是合理利用草原的基本方式。草原的按季划分轮牧,不论从时间或空间上说,都只有相对意义,并非绝对、纹丝不能变动。草原利用的平衡关系,是由:A牲畜数,B畜均日吃草量,C放牧日数等三项连乘之积,就是性畜需吃草量;由D草原面积(公顷或亩),E亩(或公顷)产草量和F补饲草料数量等三项连乘之积,便是草原实际产草量。游牧业经营者的职责和管理水平,正在于通过调整六项因素来维持草畜平衡状态和四季草原轮牧的良性循环关系。草原因草类不同,生长期(阶段)不同和牲畜适口性不同,如何通过适宜的具体轮牧形势,以提高草原利用率(即全面积内全部草量的利用百分比),是游牧业生产赖以发展的潜力所在。例如:在游牧区经常碰到如下几种情况:暖季末初牧、轻牧留有剩草的放牧场在冷季末返回再牧;本单位放过细毛羊、牛的夏牧场,再安排粗毛羊、马去放牧;本单位用过的暖季放牧场,让给外单位冷季放牧(特别是马)渡灾。这也就是说明,除去干旱灾年、地面太窄和聚畜过牧(踏多吃少),放牧场之草被牲畜吃得一干二净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它的潜力(地面、草类)是很大的,只要精心安排,就可发挥出来。 要素四:游牧迁徙1、游牧。游牧业生产是全靠牲畜繁殖与生长来提供产品(活畜与畜产品)的。牲畜只有通过吃草才能生存、成长、繁育。草生长于四季分明、相隔有距的广袤地域。为了牲畜吃草,人必须驱赶它们按季节转移到有草、有水并气候相宜的地面放牧。因此说,游牧是连结性畜与草原的必需环节,其核心与关键是按季转移放牧场地。游牧是游牧业的四项基本要素之一,是游牧业链中必需一环,是游牧业生产的主要特定形式。他是适应自然和经济规律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它并非出于人们的感情、爱好与意念,--由于没有舍饲圈养条件,也没有定牧条件,故牲畜必须也才得游动放牧。(1)按时(季节、时令)、适时、及时转移放牧场地,便是游牧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和头等大事。其所以如此,是由于牲畜既能吃到较多较好的草,放牧场、割草场又得到平衡、合理、充分利用(指转入场)和必要的及时的保护(指转出场),还有避免灾害性天气一着。游牧就是四季轮牧,不仅对畜防疫、长膘有利,而且对保持草原生态平衡有利。游牧畜的肉质(由于草杂、运动)高于舍饲圈养牲畜。(2)按时转移,就要求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成百游牧户和上万游牧畜必须统一行动。各游牧户的箱柜等全部生活用品,必须有足够的运载力量。马、牛、驼、羊等全部牲畜,必须以牧庄(群)为单位,进行边行边牧,里程适宜,早起准备,傍晚休歇于近水草之地。游牧民搬迁,犹如大部队行军,日程、运载力、路线、歇宿点等必经妥当组织安排,探路和与有关单位商议、协调,以减免来自各方的抢先行宿。"先起先宿,吃草尖、饮清水,后行晚歇,啃草根、喝浑水。"哈萨克族如下谚语,正说明游牧民按时搬迁的重要性:"春季人赶雪(融前)搬,秋季雪(降)撵人迁"。(3)安全转移是转移牧场的要害,要达到此目的,一是依赖平坦宽阔的道路,力免畜仰车翻,伤人畜、损财物;二是力避暴风为灾,在近风口和多险情之地,应设草料补给和人畜医疗点,预为防范。(4)按时转移的关键是要掌握到充足的运载力量。象内蒙草原,自古使用独牛木(双)轮车,装(卸)载较多、较易,置办也易。在长途转移中,能够使用机车运送老幼妇病残弱人员,病弱幼畜,毡房、床、桌、椅、柜、箱、铺盖、粮食、饲料、炊具、食器、铁炉、燃料等东西,也是游牧业现代化的一项标志。在三地建有固定、结实房舍,并有人看管(放牧场看护人兼)时,就可减少转移器物和转移损失。安排游牧户养足乘驮役畜,不仅有利搬迁,而且也有利于日常运柴、驮水,运送人粮、畜料、饲盐、就医、上学、上市、访亲探友,便利生产、方便生活。平险道为坦途,看路况尽量多用畜力车辆,也是改善游牧之一着。游牧之艰,主要在于运载力量不足和道路状况不好;游牧之苦,主要在于迎大风接雨雪,人的舍宿条件太差,主要落在孕妇、产妇、老、幼、病、残和为搭拆毡房、驮卸器物、备柴背水、烧茶煮饭、哺育儿女等繁重家务操劳的妇女身上。因此,说游牧民暖季喜住毡房、帐房(藏),热天想在凉爽之地居住是正确的,但说他们喜欢搬家过游荡不定的生活就不正确了,特别对妇女来说是如此。游牧生产是全家人都需参加的活动,因而也需全家人一起过共同生活。游牧尚差的条件,大都可以改善,条件改善了的游牧,乐多于苦。 2、定居。每日(时间)在固定位置(空间)饲喂牲畜,谓之舍饲(圈养、圈喂);每日在同一地面(空间)牲畜走动觅食,谓之定牧;那么每年按季节更迭,牲畜轮流巡回在同一广阔地域内的不同地段(空间)迁徙吃草,便称游牧。三者区分的关键是牲畜吃食方式与提供食物的条件。这全由客观现实决定,并不能由主观感情好恶来取舍。实际上,在游牧中,季间(跨地区)游牧总日数(不及六十天)与季内(定点)定牧总日数(超过三百天)是总合在一起的,没有也不可能有完全(即天天)的游牧和绝对的游牧。换句话说,全过程游牧生产中十之八、九的日子实际是在固定地点放牧,而只有十之一、二的日子才是在不同过渡地域游动放牧。在四季转移场地的游牧中,更长时间却在冬、春秋、夏三地定牧。四季间的大区(游动、"逐")游牧和季节放牧场(根据地貌)内的小区(定居)游牧相结合,显然是以均衡合理利用的方式来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哈萨克族又一谚语:"勤搬畜肥妇女瘦,懒搬畜瘦妇女胖。"这说明游牧、轮牧因牲畜吃到鲜草、饱草、少病而上膘快,因人(主要是妇女)搭卸毡房,转运器物而劳瘁。由于畜均草原面积的缩小和搬迁力量(还有思想)的变弱,过去夏季内搬迁三、两次,秋季还有夜牧、"坐牧"("敖特尔")、远牧之举,现今都只定牧于一地了。这就是畜膘大不如前,草原远近不能平衡合理聋用的主要原因。 现今所谓游牧民定居,并非让游牧民脱离畜群或畜群终年定居一地,而实质上只是让游牧民居住固定房屋,以便集中议事、行医、施教、抚老、育幼、商贸、农耕、舍饲。在随畜转移中,自然携带能随时随地搬迁搭拆的活动房屋--毡房、毡蓬方便,而在季节性定牧时,住固定房屋就好些,--好在不仅较保温抵热,而且比较省事、省钱。因此,妥善解决游牧民住房问题,就是抓住了游牧民定居的关键、要害和实质。这就要求:游牧民不仅(应先)在冬季而且在春秋季和夏季三地都能够住进固定房舍以避风寒;不仅是简陋、狭矮的人(病、幼)畜共用单间,而且是人、畜、工各有的宽敞明亮的套间;不是土石险房,而是砖混结构的结实房。与林区接壤之地,盖房木料不难解决。新疆有些牧区已出现了钢筋、水泥、穹庐房,外形似毡房,为牧民所喜爱,应该也建专厂,预制装配部件。即是三地都有了固定房屋,游牧民也离不开毡房和毡蓬。在随畜转移途中,在边远地点放牧,在分群秋配放牧,在合群秋牧中,都需要那种只有顶圈、撑(顶)杆和披毡的锥体形轻便、小型、简易毡蓬(各族游牧民都各有其专门称呼)。由于便于煮肉、炊食、烧茶、通气、出烟、防热、搭拆搬迁和地面利用经济,暖季游牧民喜欢住毡房,即是已转成农民,有了固定房舍,仍愿置办作为"夏季活动别墅",且质量力求上乘。甚至在城镇庭院中,过去来自游牧区官员,夏季多搭起毡房消署;今遇婚丧,也有调自游牧区干部在楼房旁架起毡房炊食、待客。这是说:游牧民定居,不仅三处需有宽敞、结实、明亮的人房、畜舍、工棚、围栏,而且还需具备毡房和毡蓬,以利生产、生活。在游牧业上,生产和生活高度一致,生活条件的改善,无疑也是生产条件的改变、改善,反之亦然。人房、畜舍、工棚、围栏,是生活也是生产资料。游牧业的活劳动投入相对(与舍饲圈养相比)较少,而物化劳动投入(特别是草料)更少,其中主要的可说就只是人房、畜舍,不仅多了毡房、毡蓬,而且固定房舍也要三倍之。由于现今活畜与畜产品价格符合和高于价值,游牧业和游牧民的毛收入、净收入都大大提高了,有可能投入适量资金,用以修建、置办四季全套人房、畜舍,扩大生产和改善生活。这是步入现代化轨道必要的措施。 只从住房上说,游牧户全家四季均住毡房者,新疆解放前较多,现今仍有(也多是和静县蒙古族),但为数不多。全家暖季住毡房(有的还辅以远牧毡蓬),冷季住土、木、石屋(远牧人携带毡蓬),现居多数。半(老弱残幼)常年定居土屋,半(青壮)携带小型、轻便毡蓬,作季节性夜牧、远牧、抢牧,这在半农半牧区有。冬、春秋与夏三地均在固定房舍食宿,携带帐蓬随畜移牧,今日少数单位(如昌吉牧场)如是,主要是粗毛缺、贵、易损,置办毡房不易,而用木料盖房却较易、经久、经济。由此看来,游帕与活动毡蓬、毡房过去有必然联系,现在这种联系有逐渐变淡趋势,但无断绝可能。这是由于游牧户使用四季放牧场的日趋固定和四季游牧长期存在这两条因素决定的。三地(夏、春秋、冬)修建宽阔、结实、明亮、成套人房、畜舍、工棚、围栏,四季置备远牧小型、简易、轻便、牢固的帐蓬和热天兼搭毡房,都是很必要的。因为这适应牲畜与全家人一起定牧和有时成群牲畜与青壮年远牧,其余人与少许牲畜一起定牧相结合的多种多样的利用放牧场地的要求。在一处地方羊群停留时间,是以边行边吃日可来回里程(估计约为五公里)为半径之面积的产草量、除以牲畜日采食量(每羊单位2公斤干草),畜多、草少、面小,期就短;畜少、草多、面广、期就长。从粪便的多少,完全可以检查羊吃草量。 3、定居三原则。(1)以牧庄为单位定居。单家独户不能游牧,自然也就不能下居;即是部分时间、部分人员定居,也得在以"牧庄"为基础的数户近亲丛居协作之间进行。百户聚居,必然是万畜聚牧(《蒙古社会制度史》中称"古列延"牧放方式)极不利于牲畜吃草,极不利于草原均衡合理利用,也极不利于牲畜、牧场的经营管理。这在游牧史上,除在非常时期(战争)偶尔出现一下外,日常均被禁忌。(2)游牧民定居,首先并主要从有利于游牧、有利于生产来作各种规划设想,绝不应倒转过来首先并主要从政治、文化、生活出发来考虑一切。(3)牧庄冬季定居点,就是游牧民常年和中心定居地址,以别于春产、秋配、夏牧季节性定居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