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影寺
释义

基本简介

影寺风景区位于焦作市北部山区的修武县双庙乡,距市区40公里。影寺,原名净影寺,北临山西晋城市,西起孤山水库,东至过风口,南至平顶窑,呈平行四边形。整个景区丛林茂密,翠柏掩映,峰奇洞幽,为太行山游览区的佼佼者。内分影寺、后河、过风口三个小景区。景区周围环山,山外环水,群峰纠纷,呈奇献巧,河水萦带,练白波碧、黄花山踞其中,每年春季黄花满山,周围是肥沃良田。主要景观还有黄娘塔、说法台、蜡烛峰、龙盘峰、狮踞峰、龙角峰、透山水、五股泉、龙门瓮瀑布等。傍晚,有时可以看到"灯出山头"等胜景,山上居有猕猴种群。 后河景区 在双庙乡西北影寺正南。此山多松柏,唯有一棵数百年历史的大白皮松,周围4米,高约30余米,为这个景区的特色。在后河村北5公里处,山坳突出一龛,原有庙三间,祭祀黄龙祖师,庙后有洞,为黄龙洞,泉水从悬崖下注入塘,此塘称为奶奶塘,塘水象乳法一样汇入后大河,滋润着下方沃土。

猿拳发源地

影寺僧人以习武为主。北宋时期,武僧们仿照猴子的灵性和动作,创编了一套“猿仙通背拳”,简称“猿拳”。此拳主要流传于怀川本地和晋东南。到了南宋年间,寺院禅师相互调换,猿拳遂传人少林寺,少林寺将此拳和“大悲拳”定为秘传拳种,不再外传。

然而,在怀川本地人中习练猿拳者众多,便在当地自发传承。至清代,猿拳传人敢废、武备将猿拳传于郭万清、张文魁等十杰士。郭万清、张文魁又将猿拳传于董成 (号称公德先生),董成传于现焦作市龙洞乡高窖河村的许秀文、许秀武兄弟,猿拳便在此发扬光大,由许门世袭传承。许氏第六代猿拳宗师许万怀将猿拳传于其外甥(修武双庙村人)郭再汾。猿拳在郭再汾手中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20岁时,他进京殿试,中“武举”,皇封“武德骑射”官职,并得皇赐御书“雄风柳絮”金匾,褒扬猿拳。另赐柏树一棵,以示猿拳源远流长、万古长青,从此,猿仙通背拳声名远扬。

郭再汾中武举后,在高窖河村中为恩师建造石楼宅院两处,将皇赐线柏栽于石楼西侧,“雄风柳絮”御匾端挂于门庭正中。现御匾已流失无存,但楼舍仍在,那棵线柏仍昂然挺立,它是焦作市境内惟一的一棵线柏,也是仅此一棵皇赐古树,后世拳师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

高窖河许氏算起的猿拳第十世传人、焦作市黄河武术馆馆长李培钧,近年培训学员3000余人习练猿拳,并在国家武术研究院的支持下编写了《猿拳108式拳谱解释》,使这一中华武术瑰宝得以进一步发扬。

猿拳风格,似猿猴轻灵动作,行如流水,起伏翩翩,演练时慢类太极,快逊长拳,摆动如春风和柳,站立如严冬傲梅,魅力无穷,老少皆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