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民生广电 |
释义 | 民生广电是由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我们广播电视工作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我国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我们广播电视工作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我国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形势很好,我们拥有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的许多有利条件。但是,在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这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课题。 工作意义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的桥梁和纽带,与民生、民情有着天然密不可分的联系,关注民生、民情是广播电视性质使然,不仅如此,广播电视关注民生民情还应该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优势。自我台电视推出民生新闻节目《民生直通车》和广播推出民生热线栏目《桐广热线-记者说民生》后,对宣传我市关注民生民情、化解矛盾,推进各方面工作起到了推进剂、稳定剂、润滑剂的作用,受到了广播电视广大受众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民生、民情问题有着深远意义,它关系到社会和谐、国家稳定,关系到人民对执政党及其政策、领导体制的认同。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才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解决民生民情问题是中国当代最大的政治,当然也是我市当前最大的政治;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作为党的“耳目”“喉舌”,高度关注和重视民生、民情,下大力气抓好民生、民情新闻宣传闻责无旁贷。 优势与不足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又为我们广播电视进一步重视和搞好民生、民情的宣传指明了方向。 广播电视的政治属性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党政时事活动中的民生新闻资源优势。党政机关的重要时政活动、重要会议、决议政策出台等,无不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容易构成重大的民生新闻的宣传。在许多情况下,这些重要活动、会议等相关信息往往是广播电视记者占有独家采访或优先采访的优势。二是广播电视新闻的权威性优势。广播电视作为党委政府的喉舌,传达的无疑是党的声音、人民的心声,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权威性毋庸置疑。三是广播电视作为沟通党和人民的桥梁占有优势地位。老百姓自觉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是一种常态,我台前年进行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视)率调查表明,在所有的节目中,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收听(视)率居于首位。广播电视作为党的喉舌和耳目,有直接上通民情的政治地位,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已成为我市最主要的传递民意、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渠道。为我们国家政府的宣传工作立下汗马功劳。 诚然,我们目前的民生民情的宣传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题材大多局限于社区、街道和家庭生活,展现出的仅仅是一幅幅世俗生活的全景图。这种初级形态的民生民情新闻偏重于展示生活的原生态,着力在普通人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经历和境遇中挖掘戏剧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而往往忽略时代的宏大背景和时代精神。民生新闻与百姓息息相关,俯拾皆是,触角广泛。广播电视作为我市的主流媒体我们必须有独特视角,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视野更广。民生民情新闻可以由感性的生存体验深入到民众的精神生活领域,由解决一家一户具体的纠纷升华为化解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在强调民生新闻内涵的同时更强调民生新闻的视角。广播电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报道民生新闻需要用新的视角报道更多的普通群体、进行舆论监督、选取民生重点,更充分地发挥新闻引导舆论、人文关怀、守望环境、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前进方向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的报告,我认为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和深化民生民情的宣传。广播电视民生民情的新闻宣传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强化民生问题报道的责任感。广播电视民生节目的设置得到了广大受众的极大支持,群众的资讯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得到了更好的表达。政治责任是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当然是最核心的一个方面。广播电视主流媒体不光要关心政治更要关心当前的重点政治“民生”。关注民生是广播电视的政治责任。 从某种程度上说,民生问题的报道与时政报道、主题宣传相比,同样需要很强的政治敏感性。从总体上看,民生新闻节目具有较高的收听收视率;另外,所有民生问题本质上都是政治问题。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城市农村社会治安、菜篮子、看病贵不贵、能否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证券市场的政策与走势、住房问题、油价涨跌、城市农村公共交通、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障等等,就是他们最大的“政治”。他们往往从这些民生需求的满足与解决程度,来评价党和政府的工作。因此,民生问题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样报道,背后都应该体现政治层面的考虑,丝毫不能掉以轻心。新闻尤其是民生新闻不是“有闻必录”,不能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而降低节目的品位、忽略节目的导向。一条好的民生报道,或传递了政策资讯,或消除了群众疑虑,或抨击了违规违法现象,或传播了现代文明,不仅体现了政治上的责任,也体现了媒体在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的责任。这方面的要求,与其说是一种外来的“压力”,不如说是媒体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 二、宣传政府关注、改善民生的政策和举措。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已日益在全党形成共识,围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计问题,党委、政府每年都要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老百姓办若干件实事好事。作为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在重大政策的宣讲、重大战略的阐释、重大举措的解读等方面,具有“近水楼台”的特有优势,其公信力和权威性是其他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就民生新闻来看,主流媒体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于重大民生信息的提供与权威解读上。当然,有条件的话,可以建立起媒体与受众之间互动平台,有助于信息的良好发布与反馈,最终促成一些有利民生政策的出台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三、进一步拓宽民生新闻的报道空间。所谓“小民生”,就是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老百姓身边的琐碎事、平凡事、麻烦事,如看病就医、就业上学、油盐柴米等,但凡民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是民生新闻报道的对象。这一类关注性的报道,可以为百姓的生活提供参照标准和行动坐标。通过报道普通人普通事,反映当今老百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思想、新风貌、新追求,展现普通人的真善美。在关注老百姓身边事的同时,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民生新闻还必须强化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导向和介入功能,既关注“小民生”,也关注“大民生”。所谓“大民生”,就是要从“民生”的角度去解读和诠释“国计”。把关注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关注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展民生新闻的题材范围,使民生新闻呈现多视角性、多层次性,从而获得更大的施展空间。譬如,民生新闻可以用百姓的眼光去观察交通建设、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等等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大政策调整,重要动态信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去解读经济社会发展大计,以更好地服务民众。这样的民生新闻,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体贴入微的服务,更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更利于促进“国计”的影响力、利于“国计”深入民心,更能体现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原则。 四、着力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舆论监督要着眼于党和政府关系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否落到了实处,是否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要着眼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敢于和善于揭露、解剖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人和事;要着眼于服务大局,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事关民生的舆论监督往往比较敏感,一定要真实准确,把握好度。要把立足点放在激浊扬清、抑恶扬善、解疑释惑、化解矛盾上。要把加强和改进统一起来,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要增强贴近性、讲究策略性、提高艺术性,通过舆论监督,把党和政府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把党委政府关注的内容与人民群众关心的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清除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促进问题的解决。 加强和改进民生报道,既是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一项紧迫任务,又是需要持之以恒、不懈探索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做好民生新闻的行动指南。我们要遵循和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时刻关注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密切关注来自基层的民间的愿望和呼声,改进和创新民生报道,为改善民生、共建和谐桐乡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采编:卓士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