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澳洲飘虫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澳洲飘虫

拉丁学名:Rodolia cardinalis (MuIsant)

纲:昆虫纲

目:鞘翅目

科:瓢虫科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吹绵蚧

寄主危害作物:柑桔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约4毫米.宽约2.5毫米。体朱红色,被黄绒毛,黑色和红色相同。头部黑色,复眼黑褐色,触角黄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两个圆形黑点,后缘为一黑色宽带。鞘 _翅肩角处有肾形黑斑,翅中央和接近前缘中部,各有一黑斑 相连,略似“T”形,外缘和后缘黑色,后缘中部有“△”形黑斑一个,两翅相并,构成方形黑斑,后翅灰黑色,腹部红色。

卵:长约0.6毫米,宽约0.3毫米,初产时鲜红色,后变为朱红色,孵化前为灰白色。

幼虫:初孵幼虫,体深红色.头部黑褐色。老熟幼虫多为灰黑色,体长5、6毫米,纺锤状,前胸背板中两侧有两列呈“八”形的黑斑,中后胸及腹部各节背面,纵列四行瘤状突起,

蛹:长约4毫米,宽约2.1毫米。椭圆形,黑褐色,全身密被黄色绒毛.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澳洲瓢虫在四川北碚饲养,一年共8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该瓢虫在广州地区冬季无明显越冬现象,在冬季寒潮来临时,隐伏不动,等温度回升后,又恢复活动.

各虫态历期随季节变化而异。卵期以第7代最短,平均2.85天,第1代最长,平均12.27天;幼虫期以第6代为最短,平均为5.77天,第1代最长,平均24.23天;前蛹期以第3代最短,平均1.51天,第1代最长,平均7.55天;蛹期以第6代最短,平均3.30天,第8代最长,平均14.13天;成虫的寿命随世代性别不同而异。以第8代寿命最长,第3代寿命最短,第8代雌成虫寿命平均103.37天,雄成虫平均为46.30天。第3代雌成虫平均19.23天,雄成虫平均11.86天。雌成虫寿命比雄成虫寿命长。世代历期最长229天,最短19天,平均56.26天。

习性

成虫活跃,飞翔力较强,常栖荫蔽环境,活动于树冠内,杂草间,一经触动便落地假死。在食料奇缺时,常残食二、三龄瓢虫幼虫,在室内观察,残食后幼虫死亡率分别为88.9%(二龄)及20%(三龄)。成虫羽化后便可交配,有多次交配习性。交配后1-2天就可产卵,一生产卵5-612粒,平均一生产173.82粒。

卵:散生或堆生,排列不整齐,常产于吹绵蚧背上,腹下卵囊内,卵的孵化率由30.35-99.42%。

幼虫:幼虫共四龄。一、二龄幼虫常集中于吹绵蚧腹下,取食虫体汁液和卵粒,在食料奇缺情况下,常自相残杀。以一、三龄幼虫为最严重,据室内观察.一龄幼虫自相残杀死亡率为68.75%,三龄为67.68%。二、三龄幼虫常残食固定的四龄幼虫。

蛹:四龄幼虫成熟后,多在叶背或较荫蔽的树干缝隙内化蛹,羽化后蛹壳常长留原处。

捕食量:根据室内食量测定,一、二、三龄幼虫日平均。捕食吹绵蚧卵量分别为7.5粒、8.5粒、18粒。但是仅以卵为食料的幼虫,生长发育很差,不能通过蛹前期而死亡。幼虫日平均捕食幼蚧0.85头。成虫日平均捕食幼蚧(三龄)1.19头;平均食成蚧0.61头。成虫在绝食情况下可存活7-15天。

抗药力

澳洲瓢虫抗农药能力弱,相对来说,成虫抗药能力较强,卵次之,幼虫最弱。常用浓度的1605及DDT乳剂,对卵、幼虫、成虫均有很高的杀伤力,一般在80-100%之间。常用浓度的敌百虫,对卵、幼虫、成虫伤害较少,死亡率0-30%。常用浓度的石硫合剂,对卵、幼虫、成虫的伤害 中等死亡率0-80%。

气候因子对澳洲瓢虫成活生殖的影响

湿度对卵孵化率的影响

相对湿度由61-77%逐渐增高,卵的孵化率逐渐降低。相对湿度在61、63、73、76,77%时,卵的孵化率分别为95.2,72.5、68.8,42.3、33.3%,由此说明湿度对卵的孵化率影响很大。

湿度对澳洲瓢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

湿度越高,澳洲瓢虫成虫寿命越短,但对产卵量影响不大。相对湿度在80、85、86%时,成虫一生的寿命分别为24,11.5、10.0天。日平均产卵量分别为24.0、24.0、24.3粒.

雨量、温湿度的联合作用对成虫产卵的影响

1982年6-7月间的高温季节,澳洲瓢虫成虫的产卵量一生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羽化后的2-4天;第二个高峰是羽化后的8-14天。但是日产卵量的多少,还受日降雨量的多少和湿度高低的左右。瓢虫在产卵期间,降雨多、湿度大、温度低的日期,则日产卵量少;若只降雨而湿度变化不大时,对日产卵量影响不大。

光照对成虫寿命的影响

用新羽化的成虫,进行遮光和不遮光处理的绪果,遮光的成虫比不遮光的长1.5天,由此说明澳洲瓢虫比较喜欢阴暗的环境。

冬季低温对澳洲瓢虫产卵量的影响

在重庆桔区1982.12-1983.1月,日均温11℃和15.8℃时,瓢虫均可大量产卵,平均每头产卵23.8粒和90粒。1961年日均温7.8℃的1月份也能产卵,但数量极少,且产下的卵不能孵化。日均温12.7℃的2月份,产卵较多,平均每头产卵5.8粒。3月份产卵量剧增,每雌成虫每10天产卵量由数10粒增加到50多粒。

澳洲瓢虫各虫态过冬成活率

在1983年12月中旬从田间收集老熟幼虫,蛹和成虫于室内自然温度下,其存活率以老熟幼虫为最高,至2月下旬时的成活率为3.8%;其次为成虫2.9%;蛹最低仅0.2%。日均温在5.7℃时,幼虫仍能化蛹,成虫也能产卵。蛹在日均温7.8℃时仍能羽化为成虫。说明澳洲瓢虫各虫态耐低温的能力强,因而每年停止取食和产卵的时间很短,有效利用期长, 几乎无真正的休眠,是其最大的优点之一。

地理分布

广西、福建、浙江、江苏、河北、四川、陕西、湖北、贵州、湖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