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向都第二次起义 |
释义 | 1931年7月11日,向都农民赤卫军和思林、果德部分农军,在中共广西果德县委领导下,在向都县城举行了第二次起义。 向都县地处桂西山区,是左右两江的交通要道。1928年1月8日,曾发生过一次农军攻打县城的武装起义,建立了向都县人民政府。1931年春,以黄绍竑为首的桂系军阀,乘红七军北上之机,卷土重来,控制了右江沿岸的百色、恩阳、奉议、恩隆、思林、果德、向都等县城。并向东兰、凤山大举进犯。在桂系军阀的扶植下,沿岸各县的反动势力纷纷复辟,占领乡镇。向都人民再次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931年7月初,果德、思林、向都三县的中共党组织领导人黄书祥、赵世同、陈鼓涛、林柏在果德县弄那屯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趁向都县城敌军大部分外出“扫荡”之机,集中三县农军和红21师独立团部分武装再次举行起义,攻打向都县城,重建革命政权。7月10日,三县农赤军和独立团共2400多人,集中巴麻编队,由中共果德县委书记(兼独立团团长)黄书祥担任总指挥,决定分兵四路进攻县城。 7月10日晚,准备工作就绪后,农赤军和独立团按计划从巴麻出发,向向都县城进发。因冒雨行军,影响了速度,没有按时到达集结地点,结果敌县长农树棻、民团副司令黄清一闻迅逃跑,有部分后撤民团被农赤军先遣队包围歼灭。11日,农军冲进县城,砸开监狱,救出黄显禄等11名战士和20多名群众,缴获49支步枪,子弹1000余发。国民党县长农树棻不甘心失败,又纠集民团和土豪武装共1000多人进行反扑,双方激战十多分钟,农军打死民团团丁10多名,缴获步枪1支,敌见势不妙慌忙溃逃,起义取得了胜利。 向都第二次起义,是向都、思林、果德三县农军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进行的一次联合起义,它不仅是重建革命政权的行动,也是对国民党桂系军阀镇压革命力量的一次有力还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