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 |
释义 | 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是英特尔公司在2008年1月份正式推出的针对快速成长型企业用户的通用模块化系统。该系统整体运行好、存储子系统特色化,2007年7月份推出的模块化服务器平台开放规格。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通俗意义上来看就是将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管理设备等集成到一个“盒子”中,高度整合以及强大的管理功能使得中小企业或者分支机构可以在一个平台完全管理整个公司的业务,对于资金和技术有限的企业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超值的解决方案。 定义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将计算、存储、I/O、管理等模块集成到了一个机箱系统中,支持多达6个计算模块和14个2.5 英寸SAS硬盘,以及两个以太网交换机模块、集成的SAN(存储区域网络)和一个管理模块,其中服务器计算模块支持2路四核及双核英特尔至强处理器。 英特尔模块化系统采用了英特尔Multi-Flex技术,这是一系列可帮助客户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并提高灵活性的管理和存储技术的组件,具体包括以下技术:虚拟存在、虚拟存储映射、自动操控存储管理、预测硬盘故障、全局和专用热备件、电池正常状态管理、自适应回写高速缓存、单点登录、资源分配布局、集成的存储域网络、安全存储传输、集中化事件记录与审核、实时卷扩展、带外系统管理、诊断、即时显示的数据、集成切换管理、统一的软硬件更新等,可以大大减化管理维护工作,提高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系统结构从结构上讲,整个模块化服务器有以下几个子系统组成:计算子系统、存储子系统、交换子系统、供电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制冷子系统,所有子系统通过中板和交换机的连接及机箱的固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从存储系统的拓扑图可以看出,各片服务器并没有直接连接硬盘,它们只是连接在存储控制器上,同时所有硬盘也通过背板连接在存储控制器上。并且在拓扑图上也能看出两个存储控制器都是同时连接SAS背板和所有服务器,这是做热备所必须的。 交换子系统,对刀片服务器和模块化服务器来说,交换机首先是一个内部数据交换工具。上计算、存储和控制子系统通过交换模块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这样所有的系统才能作为一个整体运行。 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的物理部件模块化服务器是英特尔推出的一款新产品,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08年年初发布该产品时,英特尔刻意回避了"刀片服务器"这个概念,称模块化服务器所使用的 "英特尔Multi-Flex技术"是"一项突破性的壮举","这是一个有变革意义的产品"。但在推广培训时,英特尔自己的技术市场工程师却说:"它看起来像刀片,用起来像刀片,只是名字不叫刀片"。那么,模块化服务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呢? 模块化服务器的物理部件 从外观看,模块化服务器机箱比一般的刀片服务器要小很多,该机机箱高10.5英寸,标准的6U高度;宽17.5 英寸 ,窄于一般机架安装的19英寸工业标准;深为28.4英寸。但重量方面,却比一般的6U服务器重得多。该机完整配置后重达187 磅,相当于近170斤。由此虽然看不出它与刀片服务器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但不难推测它在密度和结构方面可能与普通服务有所差异。 再来看一下这款服务器的由哪些部件构成。 从机箱前方能看到三个模块,右边是服务器计算模块,左边上方是存储硬盘托架,左边下方是I/O风扇模块。 服务器计算模块支持最多六片1U高度的服务器,但它所使用服务器的宽度明显比标准尺寸服务器要小。从配置方面看,模块化服务器的计算性能完全可以和一台普通的主流至强服务区媲美。该服务器使用基于S5000P的MFS5000SI主板,支持至强51XX到54XX系列的多核处理器、8个插槽最多32G的全缓冲 DDR2 内存、ATI* ES1000 视频控制器、集成LSI 1064e 双端口SAS 控制器,同时支持基于IP的KVM和英特尔系统管理软件2.0。 左边的存储硬盘托架和I/O风扇模块比较简单。存储硬盘托架共支持14个2.5英寸的热插拔SAS硬盘,并且与计算部分的服务器一样,插入后连接在中板上。 从机箱后面来看,能看到从左到右依次是热插拔主风扇模块、存储控制模块、以太网交换机模块、个管理模块和电源支架。 存储控制模块和交换机模块都是冗余设计,一个是必须的,另一个可选用来做热备或性能提升。每个存储控制模块都包含6个内部SAS接口和一个外部SAS接口。14个内部SAS硬盘再加上外部SAS接口,为这款模块化服务器提供了不亚于一般存储的超大容量。同时,它的RAID功能也很强大,支持RAID 0、1、1E、5、 6、10、50和60。从存储量模块来看,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很好地体现了英特尔面向中小企业解决方案中将服务器与存储相结合的思路。随着处理器速度继续依照摩尔定律提升和存储性价比的更快提高,综合应用了这两方面领先技术的模块化服务器在存储和计算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同时又大大简化了中小企业的IT支持在硬件需求和人员技术两方面的要求。 机箱中内置交换机本来是刀片式服务器区别与一般服务器和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此处模块化服务器采用了包含12个内部接口和10个外部接口的全千兆交换机。 管理模块是模块化服务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它通过中板连接其他所有子系统并对他们进行监控和管理,所有的远程配置和管理工作也全部通过该模块进行。管理模块功能的实现既是整个模块化服务器特性体现的保证,同时也是基于其自身的软硬件基础:管理模块本身可以看作是一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 电源安装区域最多可以安装四个1000W热插拔电源,电源同样支持冗余。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系统配置对供电的不同要求,使用单个电源时最多只能安装一片服务器,而完整系统配置则需要3000W的电源,也就是同时安装三个电源。 特性解析1、前部模块介绍 机箱采用标准6U高度,但是宽度为17.5英寸,深为28.4英寸,从外观规格上来看比常见的刀片机箱要小。从前视图看,模块化服务器最多可以安装6个1U的计算模块,在计算模块左边提供了14个2.5寸热插拔硬盘托架,硬盘托架下方提供了一个I/O风扇模块。 热插拔硬盘模块:存储子系统是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的一大特色,在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中,每个计算模块是不带有硬盘的,这也是不同于刀片服务器的一个特点。计算模块连接到存储控制器上,由14个热插拔2.5寸SAS硬盘组成的存储模块也通过背板连接到存储控制器上,英特尔的设计思路是将存储驱动器托架、存储控制模块和机箱管理模块共同构成一个存储局域网(SAN),SAN在物理上隔离了存储器和服务器,同时还管理存储驱动器盘位,用户可以创建虚拟存储池,然后根据不同的应用级别创建不同的虚拟磁盘,然后将虚拟磁盘指派给不同的计算模块。 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在存储池中我们可以建立一个50GB RADI 5级别的虚拟磁盘,指派给计算模块server1,然后建立一个80GB RAID 1级别的虚拟磁盘指派给计算模块server2,可以根据计算模块不同的应用和容量需求来指派虚拟磁盘。这样一来使用户对于磁盘的管理大大简化,并且非常灵活。存储控制器支持的RAID级别也非常丰富,支持RAID 0、1、1E、5、 6、10模式。 计算模块: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最多可以支持6个计算模块,计算模块从外观上来看类似于一个刀片,采用标准1U高度。从配置上来看,采用Intel 5000P平台,支持双路英特尔四核至强5400系列处理器,集成8个内存插槽,最高支持32GB ECC DDR2 FBD内存。这样的配置在双路平台中属于中高端,可以看出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除了在设计上的优势外,也可以提供不俗的性能。 2、后部模块介绍 机箱后部提供了两个主风扇模块,四个电源模块,两个网络模块和两个存储模块,此外还提供了一个管理模块。 存储控制模块: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的存储子系统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设计,是采用内置SAN的一个设计。而存储控制模块就是其中的核心部分,维系着磁盘托架、计算模块以及管理模块的联系。存储模块提供了对RAID 0、1、1E、5、6、10 模式的支持,同时提供6个内部 3GbPS SAS 通道和1个外部扩展存储迷你 SAS 端口,可以和外置存储实现良好的结合。在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中,可以安装两个存储控制模块,实现了热备冗余,提高了服务器工作的可靠性。 交换机模块:将交换机整合于服务器中可以降低网络管理的难度,也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可以支持两个交换机模块,每个模块具有10个外部 10/100/1000 GbE全双工端口和12个内部千兆全双工端口。 电源模块:系统最多支持4个1000W的热插拔电源模块,电源也是采用冗余设计,负载是完全分摊,如果只安装一个电源模块,那么只能安装一个计算模块,完整系统安装则需要3个电源模块,也就是3000W。 模块化的设计使服务器的安装管理更为便捷,此外,冗余的设置提高了服务器可用性,降低了服务器故障恢复的时间,同时为服务器的升级、迁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管理功能解析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简化的、统一的管理,通过独立的管理模块以及功能强大的管理软件,可以将管理员从环境恶劣的机房中解放出来。 远程管理的实现非常简单,只需将客户端通过网线与管理模块上的网络接口进行连接,通过客户端的浏览器访问默认IP地址“192.168.150.150”就可以访问管理界面。需要注意的是,客户端有几个条件需要满足: 浏览器版本需要是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7或 6 SP1,或者是 Mozilla Firefox 2。 ·需要安装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version 6 update 1或更高 ·需要安装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客户端IP地址和管理地址在一个网段 成功登录进远程管理界面后,首先会进入名为“Dashboard”的监控界面,在这里我们可以查看服务器的基本状态,包括系统健康状况“System Health”,可以查看计算模块、交换机模块、风扇、电源、存储等设备健康状况;可以查看电源负载“Power Load”,一旦系统负载达到阀值,系统会在这里发布警告信息;可以查看系统温度,包括环境温度、处理器及磁盘温度。这些监控信息非常直观,一目了然。 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的远程管理界面非常直观、形象且功能强大,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实境 远程管理界面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虚拟实境”显示,管理界面会将服务器工作的真实状态通过图示的方式显示出来,比如安装的模块,以及各个模块的电源显示灯都会和真实情况一模一样,这样就可以让管理员非常直观的了解服务器工作的状态。 2、远程KVM 点击相应的模块后可以对该模块进行配置,比如点击计算模块server1,可以在右侧的操作栏中通过鼠标点击对server1进行开机、关机、重启等操作,非常之便捷。此外,远程KVM功能非常有特色,这是一个虚拟的KVM功能,可以将一台客户端的显示器、键盘鼠标、光驱设备同时定向到模块化服务器的6个计算模块上,并且支持多操作系统。光驱重定向这个功能非常实用,管理员可以将客户端的光驱定向到服务器端,可以本地的光盘远程引导服务器,安装操作系统,这个功能在其他厂商的远程管理软件中是不多见的。 3、存储设置简洁 存储设置也非常简洁,如果是首次对存储设备进行设置,需要先创建存储池,然后在存储池中创建虚拟磁盘,然后再将虚拟磁盘指派给计算模块。 同时,管理界面还可以形象地显示磁盘系统的拓扑图,在图中可以显示物理磁盘的数量和状态、存储池的状态、虚拟磁盘的状态以及虚拟磁盘被指派给哪个计算模块,这样看起来非常直观。 4、集中式Firmware更新 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远程管理功能中还包括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功能,集中式Firmware以及BIOS更新。这个功能允许管理员可以在管理界面中集中的更新管理模块、计算模块、交换机模块、存储模块、风扇模块等设备的Firmware和BIOS,这样一来就免去了每个模块单独进行刷新的麻烦,管理员只需在英特尔网站下载一个最新的固件包,在管理页面中上传到服务器端,系统就会自动进行所有设备的固件的更新,操作简便,也免去了刷新固件中面临的风险。 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提供的远程管理功能非常强大,统一式管理,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这样的设计为IT技术不高的中小企业大大提供了方便,从这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款服务器“化繁为简”的设计初衷。 评测测试平台及环境介绍 无论一台服务器的管理功能有多么强大,也不能偏离一台服务器的本源——性能。在模块化服务器刚刚推出的时候,它的性能曾引发一些质疑的声音,这种“看似是刀片,实际上不是刀片”的服务器在性能上是否能够达到中小企业应用的要求,我们在刚刚拿到这款服务器的时候也曾持保留意见。 下一个阶段中将对这款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中小企业的服务器采购中,运算性能以及I/O性能往往是最受关注的指标,下面的测试也将集中在这两个方面。 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及环境 处理器 Intel Xeon E5430*2 2.66GHz 芯片组 Intel 5000p 内存 4*1GB ECC DDR2-667 FB 磁盘 5*73GB SAS 10000转 2.5寸 RAID-5 I/O性能测试 IOMeter 2006.7.27 处理器性能测试 CINEBENCH R10 CINEBENCH 9.5 POV-RAY 3.7 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3 EE SP2 32bit中文版 选用一个计算模块作为测试对象,在存储池中创建一个50GB RAID-5级别的虚拟磁盘指派给测试计算模块。 CINEBENCH:是一款以处理器的运算能力直接进行特定分辨率CG图片的渲染测试软件,可以测试多核心处理器效能以及多处理器协调性能的表现。通过CINEBENCH主要测试的是处理器在进行多任务处理时候的性能表现,以及四核处理器在多任务处理时候的优势能有多大。R10版本相对于9.5版本结果更为准确。 POV-Ray 3.7:POV-Ray是一个使用光线跟踪绘制三维图像的开放源代码免费软件,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处理器生成含有光线追踪效果的图像帧,从而根据处理器所用的渲染时间来评判CPU的计算能力。 IOMeter:IOMeter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IO测试软件,它包含了负载发生器(IOMeter称其为Worker),提供一系列标准测试组件以模仿实际应用,如WebServer(网站服务器)、FileServer(文件服务器)和在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在线交易处理)服务器。这些测试组件产生不同大小的输入输出请求和读/写分布,以模仿实际应用中的行为。 测试结果 1、处理器测试结果 采用CINEBENCH 9.5和CINEBENCH R10,渲染特定分辨率的CG图片来测试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在单颗情况和多核情况下分别进行测试,可以对比出多核处理与单核处理情况下性能的提升。 首先采用CINEBECH 9.5来渲染一张分辨率620x620、RGB模式、8bit色的图像: CINEBENCH 9.5测试结果 单核渲染得分/时间 478/46秒 8核渲染得分/时间 2326/9秒 多核速度提升 4.86倍 之后采用CINEBENCH R10来渲染一张分辨率800x600、RGB模式、8bit色的图像: CINEBENCH R10测试结果 单核渲染得分/时间 2922/5分02秒 8核渲染得分/时间 16905/52秒 多核速度提升 5.79倍 CINEBENCH测试由于是采用处理器的计算性能直接进行CG渲染,所以结果中渲染时间越短,表示处理器运算性能越好。多核性能提升测试的是多核协作以及多处理器协作的性能,这个数值越接近8越好,不过在实际测试中根本无法达到理论值。为了使结果更加形象,利用之前的一些CINEBENCH R10测试结果来进行对比: 对比测试平台也均采用Intel 5000p,服务器均采用2U机架式结构,从对比数据来看刀片式结构的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在CINEBENCH R10测试中并没有落后。性能表现还是比较令人满意。 下面来看一下POV-RAY的测试结果,测试中是通过渲染一张1024x768分辨率,关闭抗锯齿的图片所耗费的时间。 POV-Ray 3.7测试结果 单核渲染得分/时间 10分5秒(1024x768 no aa) 8核渲染得分/时间 1分19秒(1024x768 no aa) 多核速度提升 7.66倍 2、I/O性能测试 为了测试服务器的最大I/O性能,采用这样的脚本进行测试: Max IO(read): 测试读取尺寸为512Bytes,10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0%,即为100%连续读取,队列深度128,用于检测磁盘子系统的最大读能力。 Max IO(write): 测试写入尺寸为512Bytes,0%读取操作,随机率为0%,即为100%连续写入,队列深度128,用于检测磁盘子系统的最大写能力。 磁盘I/O性能的测试结果有些意外,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采用的是2.5寸SAS硬盘,而且采用的是外置磁盘的方式,最初 对于其磁盘I/O性能并没有太多期待。但是从结果来看顺序读峰值达到了47341.82 IOps,这是很高的一个数值,并且从曲线来看读取非常平稳,随着队列深度的提升稳步提升,在64个队列深度后达到饱和。写入性能也非常优秀,峰值达到42373.53 IOps,曲线也比较平稳,在64个队列深度后达到饱和。 优秀的磁盘I/O性能打消了我们对于其磁盘性能的质疑,看来其独特的内置SAN结构保证了磁盘子系统能够有非常优秀的性能表现。 总结 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从硬件设计上来看,各组件采用独立设计,考虑到冗余功能,提高了服务器工作的可靠性,并且升级、扩展、升级非常灵活。管理功能上,采用“一站式”管理模式,通过远程客户端可以实现所有功能模块的集中管理,这和传统的用几台服务器,加几台交换机、加存储搭建起来的网络相比,在超值方面实现了飞跃。 性能上,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在处理性能和磁盘I/O性能上给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尤其I/O性能的优秀表现体现出模块化设计的技术优势,同时,相对于传统的塔式以及机架式服务器,模块化服务器提供了更高的计算密度和配置灵活性,相对于高端刀片服务器,模块化服务器又体现出更贴近中小企业的价格优势。 在技术标准的建立过程中,既看到了一些新技术成为一个时代的开启,也看到了一些标准的黯然退出,新的技术标准的建立是否成功,是昙花一现还是引领一个时代,需要一段时间的市场考验。对于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把信息化建设变得更加简单灵活的模块化服务器,对其还是充满了期待。 Nehalem使模块化服务器更适合虚拟化2009年8月,宝通公司宣布称,Nehalem处理器将使之前的英特尔MFSYS25模块化服务器用户在未来几个月将会显著提高性能和节能效率,并且更适合于虚拟化应用。这是因为这些服务器将通过刀片升级,配置最新的英特尔Nehalem处理器,从而获得最佳处理能力。 宝通公司市场总监陈镇智说,英特尔Nehalem处理器在计算和节能方面有着双重绝佳表现。同上一代双核处理器相比,Nehalem处理器能够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同时还能够以较少的耗电量以同样的时间处理更大的计算工作量。MFSYS25模块化服务器采用了英特尔Multi-Flex技术,支持6个Blade 7426T-S3刀片同时工作,而每个计算刀片采用Intel5000P芯片组,模块可支持2个最新Nehalem CPU,这就意味着新的MFSYS25模块化服务器相当于12路服务器,拥有48个计算内核,达到每秒4万亿次的计算能力。 然而,宝通公司对于Nehalem技术在虚拟化领域的前景感更感到兴奋。陈镇智解释说,虚拟化是一个敏感的实践活动,需要有大量的自动化功能,特别是在系统管理方面。MFSYS25模块化服务器已经创建了虚拟化环境目前迫切需要的各种功能,无论用户需要服务器内部存储容量更大,还是希望计算密度更大,或者在网络和安全管理方面有特殊需求,模块化服务器都能够保证用户所需的虚拟化环境。 例如MFSYS25模块化服务器不仅同时支持14个热插拔2.5"SAS硬盘,双RAID控制器,提供海量存储能力,实现虚拟化共享存储。另外其以太网交换机模块,包括12个内部万兆接口,10个外部千兆接口,交换模块具有多种2层以上的特性,如链路聚合、VLAN等,并且可以实现模块的冗余,提供强大的网络连通能力。此外IMFSYS25模块化服务器的硬件已经获得了许多操作系统的认证,在过去的一二个月里,市场反映显示这种服务器的性能处于领先的地位,目前能够与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进行竞争的产品不是很多。 陈镇智说,虚拟化应用更对服务器的可管理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在投资ERP、数据库和商务智能项目时更关心这些应用的安全性,MFSYS25模块化服务器在为关键应用分配独立的一个刀片之时,充分利用Nehalem四个内核分别处理能力,为安全要求低的应用安排共享同一个刀片,这就更得企业以一种较低的硬件成本获得虚拟化应用。 英特尔SSI模块化服务器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将计算、存储、I/O、管理等模块集成到了一个机箱系统中,支持多达6个计算模块和14个2.5 英寸SAS硬盘,以及两个以太网交换机模块、集成的SAN(存储区域网络)和一个管理模块,其中服务器计算模块支持2路四核及双核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目前,包括浪潮、联想、宝德、航天联志等国内厂商都已经推出了相应的产品方案。 英特尔模块化系统采用了英特尔Multi-Flex技术,这是一系列可帮助客户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并提高灵活性的管理和存储技术的组件,具体包括以下技术:虚拟存在、虚拟存储映射、自动操控存储管理、预测硬盘故障、全局和专用热备件、电池正常状态管理、自适应回写高速缓存、单点登录、资源分配布局、集成的存储域网络、安全存储传输、集中化事件记录与审核、实时卷扩展、带外系统管理、诊断、即时显示的数据、集成切换管理、统一的软硬件更新等,可以大大减化管理维护工作,提高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的主要特性如下所示: 1)紧凑型一体化系统:6U 机架安装式服务器,高 10.5 英寸,深 28 英寸(706 毫米)。 2)配置灵活性:共享存储硬盘托架,可支持多达 14 个 2.5 英寸 SAS 硬盘;可同时运行高达六(6)个计算机模块;可选装第二个 I/O 以太网交换机模块;可选装第二个存储控制器。 3)可维护性:免工具设计特性;前端接入可选的热插拔硬盘;后端接入 I/O 插槽、散热设备及热插拔电源;状态与故障 LED 指示灯;可从前端看到的计算机模块 ID LED 指示灯;带有色码的部件,便于区分热插拔/非热插拔可维护组件。 4)可用性:四个采用冗余(N+1)配置、具有独立电源线的 1000 瓦电源;可同时运行高达六(6)个计算机模块;冗余网络与存储;冗余散热设备。 5)散热:散热子系统由三个散热区组成,包括I/O 模块散热区、硬盘与电源散热区和计算机模块散热区,每个散热区都配备了专用热插拔风扇模块,每个风扇模块都配有一个状态 LED 指示灯,用于报告风扇故障。可从前端/后端接入的风扇模块直接与系统中间背板连接。 6)易于使用:通过 Web 浏览器就能够实现全面的系统管理;配置向导可协助设置存储与网络。 推荐理由: 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是X86系统从传统机架式服务器向高密度、刀片式服务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更加重要的是,模块化服务器主要针对成长型的中小企业用户,降低了刀片式服务器的价格门槛,并得到了众多系统厂商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刀片服务器标准的统一。Multi-Flex系列技术的采用则是大大降低了管理复杂性,提高了用户的管理效率。这款产品无论是对于中小企业用户还是刀片服务器产业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平台开放提及刀片服务器,人们往往联想到就是高端、昂贵、专属,电信、金融、高等级数据中心等应用的专利。时下,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英特尔模块化服务器平台开放推出,众多服务器厂商和SI、ISV们的大力跟进,刀片服务器正在从高端市场向低端市场拓展,全面渗透到传统服务器市场。作为英特尔服务器产品配件总代理,香港宝通集团联手英特尔,与增值渠道合作伙伴一起,力推英特尔通用模块化服务器系统,大幅降低刀片系统成本,惠及广大成长型企业和中小用户。 所谓刀片服务器,是指在标准高度的机架式机箱内可插装多个卡式的服务器单元,实现高可用和高密度,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主板。市场咨询公司Gartner和IDC的调查数据显示,刀片服务器市场正处于飞速增长之中,呈现出刀片服务器必将与机架服务器并驾齐驱迅猛发展势头。 与传统机架服务器相比,刀片服务器具有诸多的优势。第一,刀片服务器更节省空间,将机架服务器所占用的空间密度再一次提高了50%。在机柜系统配置好的前提下,将1U机架优化服务器系统移植到刀片服务器上,所占用的空间只是原来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而在一个标准的机柜式环境中,刀片服务器的处理密度要提高四到五倍。第二,刀片服务器方案的线缆布线明显优于1U机架方案,因为刀片服务器在机房布线只要统一布网络线、电源线,刀片服务器之间不需要人为布线。第三,从成本上来看,刀片服务器不仅管理起来更容易,在更小的空间里能够提供更多的处理能力,而且因为许多部件都可以共享,所以花费更低。最后,刀片服务器有着更高的可靠性并易于维护。刀片服务器的所有关键组件均可实现冗余或热插拔,卸下服务器进行维修仅意味着将刀片服务器拖出机箱,这就像拆卸热插拔硬盘一样简单。 计算密度高、节约空间,同时便于集中管理、易于扩展和提供不间断的服务,刀片服务器特点显著,因而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以往对刀片服务器的采购,主要是一些因业务需要进行密集型计算的大型企业,诸如证券、电信、石油勘探等行业,此外大型的网络游戏和视频网站对于刀片服务器的需求也很高。刀片服务器计算密度较高,网络、通信功能完备,但其价格昂贵,规格标准方面也不开放,早期基本为IBM、HP等几家大的服务器厂商所垄断。广大成长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用户,尽管意识到了刀片服务器的应用优势,但却囿于其标准的不统一和价格昂贵而却步。 对此,宝通市场总监陈黎表示到,英特尔基于SSI规范之下推出的“模块化服务器”,打破了这一瓶颈,也让广大中小企业体验刀片服务器的“锋利”成为可能。英特尔推出的通用模块化服务器系统,采用了英特尔Multi-Flex技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交换等功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最多能支持6个计算模块、14个存储模块和2个以太网交换模块、SAN和管理模块。新的通用模块化系统与英特尔之前的机架式系统相兼容,而且成本是传统刀片系统的几分之一。 除了技术和成本优势外,英特尔通用模块化系统推出也是顺应了客户的应用需求。传统服务器主要以计算功能为主,存储设备处于从属地位。而当前,用户对于存储、网络和系统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虚拟化等新一代企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将计算、存储、管理甚至是内存、I/O等部件集成在一起的高密度系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陈黎表示,对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应用主要是管理企业内部网络以及企业的对外网站,以及专门的邮件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刀片服务器,几个计算刀片就可完全胜任,不但节省空间,而且从成本上来看,刀片服务器管理起来更容易,在小的空间提供多的处理能力,提供共享服务,使得中小企业在成本方面花费更低。 目前,刀片服务器已经成为整体服务器市场中增长最快、最突出的领域。宝通密切整合英特尔资源,与增值渠道一道,扩大中小企业市场。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