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
释义 | 作品名称: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词 作者:秦观 作品原文遥夜①沉沉如水, 风紧驿亭②深闭。 梦破鼠窥灯, 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③,无寐, 门外马嘶人起。 注释译文作品注释①遥夜:长夜。 ②驿亭:古时候设在官道旁,方便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中途休息换马的馆舍。 ③ 寐:睡觉。 作品译文长夜漫漫,四周沉静如水。北风紧吹, 驿亭深锁。我从睡梦中惊醒,只见一只老鼠正在油灯下偷窥。风霜送来清晨的寒气,透过被子都能感觉到。正在想睡而不能入睡之时,门外马声嘶鸣,赶路的人们已经起来了。 词牌格律词牌《如梦令》,原名《忆仙姿》,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中的“如梦”得名。又名《宴桃园》、《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有单双调。单调正体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格律词作的韵脚是:二十六宥;可“二十五有/二十六宥”通押。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 (注:○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作品鉴赏秦观一生,因涉党祸屡遭贬谪。1096年(宋哲宗赵煦绍圣三年),词人自处州再贬郴州。《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作于是年冬季赴郴州途中。词借描写夜宿驿亭苦况诉行旅艰辛。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夜色苍茫,沉沉如水,寒风阵阵紧吹,吹过这古道的驿亭和暂歇驿亭的行人。“如水”、“风紧”,以其重量感造就出一种强烈的空间的挤压感。似一股无形的力在肆意捏挤,取境也随之由远拉近,凸出一个特写:驿亭紧闭的大门。那般突兀,那么引人注目,空间的闷压至最大限度。作为一个审美对像,“驿亭深闭”既是现实的意象,也是心灵的象征。在新旧党争的政局变幻中,词人无辜受害,如今身坐党籍,艰难跋涉在贬途中,身心憔悴,纵有满肚的不平又不敢铺展。词人的心情从这纯粹的景语中已暗示出几分。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驿亭的深闭阻隔了外界的喧嚣,寂寥之中劳累的词人也开始悄然入梦。诗人梦到了什么渺然不可追考,也无须乎落实。描写梦境,寄寓悲思之作,几乎贯串了词人的一生。这是由他一生沉郁,特别是政治上遭打击后远谪蛮荒,痛感人生无望的独特心境所决定的。如“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梦扬州》)、“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阮郎归》)、“一觉相思梦回处,连宵雨,更那堪,闻杜宇”(《夜游宫》)等等。“古之伤心人也”惟有希冀一个个好梦消释现实中无法消释的无限悲慨。然而“梦破”二字,又流露出许多烦恼意绪。它推动着词意的递进:心魂从梦中归来,往事在梦中幻灭,萦怀往复,给全词带来了更为浓重的悲剧气氛。接着,作者通过醒后之所见、所感再加渲染。“梦破”大约与鼠有关。老鼠半夜出来偷油吃,不免就弄出些声响来了,鼠惊人梦,人醒鼠也当惊,可它并未立即逃藏起来,还垂涎于那盏灯油。又不免惶恐地窥觑着这盏昏暗的油灯和惊梦初醒之人。一个“窥”字,用得十分传神。“鼠”之敢对人“窥灯”,可见驿亭之荒凉破败。唐代杜甫《北征》中写旅途所见:“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野鼠见人时不惊不藏,竟交其前足如人之拱手,自立于乱穴中间。见出荒山之无人、战争的创伤。诗心词境,传神而妙。再说梦回之后的词人。孤灯照壁,再也无法成眠,只觉得薄薄的衾被已挡不住寒意侵身,一定是外面下了霜,才送来这寒气逼人。这两句写所见、所感,驿亭之简陋,词人之孤独冷寂,不言而喻。王国维说秦观晚期词境变而为“凄厉”,此其一斑。 “无寐,无寐”两次的重复,是词中唯一直抒作者感叹之笔。二词叠用,除了协律,还突出了词人多少烦闷、无奈、凄苦的心绪……如果不是心中那水一样浩茫梦一般绵邈的愁情的折磨,则不会如此夜难再成眠。身心都极需休憩的词人也不必这般和自己过不去呢。 好梦既无从续起,只得起来。这是第二天早晨的事了,时光总算暗暗在流转。“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李清照《念奴娇》)。门外,马儿嘶鸣,是在催人上路。从听觉感受中暗示黎明的到来。熬过了大半夜不眠的词人,又不知该怀着一般什么样的心情,拖着疲累的身躯,开始又一天的旅途奔劳。 细味全词,词人高明之处在于善用省净的笔墨(共33字),描绘了一个典型环境──古代简陋的驿馆。鼠之扰闹,霜之送寒,风声阵阵,马嘶人起,如耳闻目睹,俱以白描手法出之。毫无缘饰,不用替代,只坦直说出,却别有一番感人的力量。这是由于词人下笔精到,所写驿馆种种景况,无不蕴含着天涯飘泊的旅思况味,婉曲地传出了郁积于心的人生不平──遭谗受害,屡遭贬谪,岁暮飘零如是。白描手法的运用,不仅要求描写之逼真,尤重在情味之活现,使人读之有一目了然之快意,味之而作深长之联想。 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后为王安石的新党排挤,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他的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